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晨光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电机
  • 3篇永磁
  • 3篇永磁直线
  • 3篇永磁直线同步...
  • 3篇直线同步电机
  • 3篇同步电机
  • 3篇滑模
  • 3篇滑模控制
  • 1篇抖振
  • 1篇优化算法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自适
  • 1篇自适应
  • 1篇自适应控制
  • 1篇小波神经
  • 1篇小波神经网络
  • 1篇粒子群
  • 1篇粒子群优化
  • 1篇粒子群优化算...

机构

  • 3篇沈阳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赵希梅
  • 3篇王晨光
  • 1篇程浩

传媒

  • 2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智能增量滑模控制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直接驱动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精度易受参数变化、外部扰动、端部效应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将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和增量滑模控制器相结合的智能增量滑模控制方法。利用系统先前的状态信息和控制动作作为反馈量,同时选择饱和函数作为切换函数来设计增量滑模控制器,不仅削弱了抖振,而且提高了系统的跟踪性能;利用WNN实时观测和补偿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等影响,并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线调整WNN的学习率,对不确定因素进行实时估计。从理论上分析证明了此控制器可以保证系统收敛,提高了直线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通过系统实验,证明了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与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相比,系统具有强鲁棒性和良好的位置跟踪精度,明显地削弱了抖振现象。
赵希梅王晨光
关键词: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小波神经网络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自适应互补滑模控制被引量:6
2017年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易受非线性因素影响而降低伺服系统鲁棒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互补滑模控制方法。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非线性因素包括系统参数变化、电机端部效应及外部不确定性的扰动。互补滑模控制将积分滑模面与广义误差滑模面相结合,将系统状态轨迹限定在两个面的交线上,缩短了状态轨迹达到滑模面的时间,提高了位置跟踪精度。为了进一步改善系统鲁棒跟踪性能,利用自适应控制对不确定扰动因素的上界进行估计,减小不确定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改善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自适应互补滑模控制不仅提高了系统的跟踪性能,而且更有效地抑制了不确定因素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赵希梅王晨光程浩
关键词: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滑模控制自适应控制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自适应增量滑模控制被引量:27
2017年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直接驱动伺服系统易受参数变化、外部扰动、端部效应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增量滑模控制(AISMC)方法。通过利用系统先前的状态信息和控制动作来设计增量滑模控制器,同时选择饱和函数作为切换函数,不仅削弱了抖振,而且提高了系统的跟踪性能。然后利用自适应控制来观测和补偿参数变化与外部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并对不确定性参数的界限进行实时估计,设计出自适应增量滑模控制器。从理论上分析证明了此控制器可以保证系统收敛,具有快速的收敛速度,提高了直线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通过系统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AISMC方案的有效性,与滑模控制(SMC)相比,基于AISMC的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精确的跟踪性,明显削弱了抖振现象。
赵希梅王晨光
关键词: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抖振鲁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