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根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地铁
  • 2篇地铁区间
  • 2篇失稳
  • 2篇隧道
  • 2篇边坡
  • 2篇沉降
  • 1篇地铁车站
  • 1篇盾构
  • 1篇盾构区间
  • 1篇岩质
  • 1篇岩质边坡
  • 1篇运营隧道
  • 1篇运营线
  • 1篇支护
  • 1篇支护体系
  • 1篇植筋
  • 1篇失稳破坏
  • 1篇市政桥梁
  • 1篇隧道洞口
  • 1篇墙板

机构

  • 6篇安徽省交通规...
  • 2篇长安大学
  • 1篇长沙学院

作者

  • 6篇王根
  • 2篇江朋
  • 1篇谢立辉
  • 1篇卢浩
  • 1篇沈洪波
  • 1篇卢浩
  • 1篇李为
  • 1篇徐国庆
  • 1篇张有桔
  • 1篇王雨

传媒

  • 3篇工程与建设
  • 1篇施工技术
  • 1篇路基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贾家山隧道洞口边坡失稳破坏机理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在建隧道工程中,洞口边坡失稳破坏的案例屡见不鲜。边坡失稳破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地质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的宏微观变形,其影响因素也很复杂。位移是边坡变形过程中的重要信息,位移监测可为分析滑坡成因、预测滑坡及发展趋势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利用贾家山隧道洞口边坡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对贾家山隧道洞口边坡失稳破坏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性强降雨是贾家山隧道洞口边坡失稳破坏的主导因素,核心土开挖和边拱施工对边坡失稳有一定的影响,其他施工工序影响很小。
李为卢浩王根
关键词:边坡隧道降雨沉降
地铁区间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线区间隧道设计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为确保新建线路盾构区间施工近距离安全下穿既有运营隧道,综合分析了工程相对关系及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现状,主要对盾构区间的平面交角、纵面坡度及附属工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设计优化。针对穿越施工风险,划分重点影响区和次要影响区,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预案,为其他类似区间穿越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王根王林
关键词:盾构区间运营隧道
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的吊柱式轨顶风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的吊柱式轨顶风道结构,涉及轨道交通通风技术领域,所述吊柱式轨顶风道结构由主体结构板、吊柱、风道墙、风道板、横梁、锚固钢筋组成;所述吊柱和横梁构成梁柱体系,吊柱与主体结构板形成固定连接;所...
张有桔沈洪波江朋徐国庆王根陈焱
基坑桩锚支护体系失稳破坏安全系数研究
2021年
在基坑桩锚支护体系设计中,正确合理地分析基坑失稳破坏安全系数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基于不同的基坑失稳破坏机理,对目前最常用的圆弧滑动条分法、Kranz法及强度折减有限元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这三种方法计算了某一典型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失稳破坏安全系数,分析了不同锚杆自由段长度、锚杆锚固段长度、围护桩嵌固深度下三种安全系数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由于基于不同的基坑失稳破坏机制,圆弧滑动条分法安全系数与Kranz法安全系数具有一定差异性;Kranz法适用于土层性质较好、锚杆设计长度及围护桩嵌固深度较小基坑的稳定性验证,圆弧滑动条分法适用于土层性质较差、锚杆设计长度及围护桩嵌固深度较大基坑的稳定性验证。此外,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可以与Kranz法或圆弧滑动条分法相结合来指导基坑的设计。
江朋王根
关键词:安全工程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某岩质边坡治理及加固效应的离散元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以某在建岩质边坡治理工程案例为研究对象,在定性评价边坡结构稳定性基础上,运用UDEC离散元软件建立该岩质边坡的仿真模型,通过减弱岩体节理参数和增大竖向加速度模拟边坡的失稳过程,以及对设计方案及时加固后岩质坡体的应力分布、塑性区和张开节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岩质边坡失稳一般经历节理面贯通,表层岩块脱落,沿节理面崩塌三个过程。按照设计方案及时加固后坡体的塑性区减小,张开节理由坡体前缘逐渐转向坡体后缘并减少,有效控制了坡体稳定。
谢立辉王雨王根卢浩
关键词:岩质边坡离散元仿真计算加固效应
地铁区间近距离穿越施工对既有市政桥梁结构变形风险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地铁区间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城市桥梁工程施工时,必然会对桥梁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扰动,造成基础、承台及桥梁上部结构变形。以合肥地铁4号线区间穿越既有市政桥梁工程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控制步各桥梁结构监测控制点的变形。针对施工影响区的地表沉降、桥墩差异沉降及承台水平变形分别进行了研究,量化了隧道穿越施工的风险:隧道穿越南北一号高架桥桥墩最大差异沉降为1.7 mm,承台最大水平变形为0.9 mm;穿越龙川路右转匝道桥桥墩最大差异沉降为3.7 mm,承台最大水平变形为3.8 mm。
王根夏阳
关键词:地铁区间市政桥梁差异沉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