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波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基因
  • 4篇再狭窄
  • 3篇静脉
  • 3篇基因组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多核苷酸
  • 2篇移植静脉
  • 2篇胰蛋白酶
  • 2篇增生
  • 2篇试剂
  • 2篇试剂盒
  • 2篇内膜
  • 2篇内膜增生
  • 2篇介导
  • 2篇静脉移植
  • 2篇基因治疗
  • 2篇核苷酸

机构

  • 9篇香港中文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伦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作者

  • 9篇冯波
  • 4篇黄春
  • 4篇王小文
  • 4篇何向军
  • 3篇吕志前
  • 2篇向小勇
  • 2篇张诚
  • 1篇谢晓
  • 1篇胡嘉彪

传媒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Poloxamer 407-胰蛋白酶混合凝胶提高腺病毒转染移植静脉组织效率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安全高效地将治疗基因导入移植静脉组织是移植静脉再狭窄基因治疗研究的重要内容。该研究探讨应用Poloxamer 407-胰蛋白酶混合凝胶局部转染提高移植静脉的腺病毒转染效率的可行性。构建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模型,应用Poloxamer 407-胰蛋白酶混合凝胶涂染法,通过增加腺病毒载体与血管组织的接触时间以及改善血管壁的渗透性,提高移植静脉的腺病毒转染效率。分别在术后7、14、28天采集标本,应用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和qRT-PCR检测移植静脉中EGFP的表达以评估转染效率。Poloxamer 407-胰蛋白酶混合凝胶局部转染能够显著提高移植静脉的腺病毒转染效率,其中0.25%的胰蛋白酶转染效率最佳,并且不影响移植静脉血管的组织抗拉性。Poloxamer 407-胰蛋白酶混合凝胶涂染是一种简单、安全和高效的局部基因转染方法,可用于移植静脉再狭窄的防治研究。
王小文李送钟昌明张诚黄春黄春冯波
关键词:腺病毒转染效率移植静脉再狭窄内膜增生
移植静脉再狭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017年
移植静脉再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对探索移植静脉术后再狭窄的发病机制、研发防治药物靶点和研究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桥血管狭窄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使得基因治疗用于防治移植静脉术后再狭窄成为可能。该文介绍常用的几种移植静脉再狭窄动物模型的特点和造模方法。
王小文冯波吕志前黄春向小勇
关键词:再狭窄静脉移植基因治疗动物模型
Pluronic F-127-胰蛋白酶混合凝胶提高静脉桥血管腺相关病毒感染效率的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pluronic F-127-胰蛋白酶混合凝胶是否可以有效提高静脉桥血管中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的感染效率。方法·构建大鼠静脉桥血管再狭窄模型。用编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报告基因的重组AAV(AAV1、AAV6、AAV8、AAV9血清型)感染静脉桥血管,并使用pluronic F-127-胰蛋白酶混合凝胶增加病毒接触时间和改善血管壁通透性。分别在术后21d采集标本,应用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定量反转录PCR检测静脉桥血管中EGFP的表达以明确感染效率。通过测量组织拉伸强度来评估组织的结构完整性。结果·Pluronic F-127-胰蛋白酶混合凝胶能够显著提高静脉桥血管中AAV的感染效率,但并不影响静脉桥血管的组织抗拉性,且AAV6血清型相比AAV1、AAV8、AAV9血清型感染静脉桥血管的效率更高。结论·Pluronic F-127-胰蛋白酶混合凝胶涂染是一种提高静脉桥血管AAV感染效率安全有效的方法,可用于静脉桥血管再狭窄的防治研究。
李送钟昌明王小文张诚冯波冯波谢晓黄春
关键词:基因治疗腺相关病毒PLURONIC再狭窄
同源重组及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途径介导的基因编辑:CRISPR技术的认知、应用及展望被引量:4
2018年
CRISPR系统具有精确识别及剪切特异性DNA序列功能而被开发成一种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它以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效率高及通用性广等优势,成为新一代最具代表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应用中,CRISPR系统可在特定靶点形成DNA双链断裂,继而诱导同源重组(HDR)或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NHEJ),为基因组定向改造与调控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该文将对近年来生物科学领域中发展迅猛的研究工具CRISPR/Cas系统进行介绍,包括其结构、作用原理、类型及应用等,并重点阐述同源重组或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途径介导的基因定向编辑技术及应用。
朱娉慧罗群王曜峰冯波
关键词:CRISPR同源重组
使用CRISPR的高效体内敲入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体内基因组编辑的组合物、方法和试剂盒。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治疗体细胞组织疾病的组合物、方法和试剂盒。
冯波何向军
CRISPR/Cas9介导的非同源性外源DNA在基因组中的高效敲入
冯波
大鼠移植静脉再狭窄模型构建的标准化步骤及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缝合法建立移植静脉再狭窄动物模型的标准化步骤,并通过动物实验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方法·32只雌性SD大鼠,采用颈外静脉移植颈动脉的方法构建移植静脉再狭窄模型,对建模步骤进行优化。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建模成功率及建模效果。结果·32只SD大鼠均顺利完成桥静脉移植手术,术中无死亡。随访45 d,除1例发生术后桥静脉内血栓形成外,其余均通畅,无血栓形成及坏死,建模成功率达96.8%。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术后14 d,再生的血管内皮几乎完全覆盖吻合口及缝线,血管内膜可见不规则隆起,为内膜增生所致。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显示:术后第21、45 d移植静脉狭窄形成后,与对侧正常颈动脉相比,吻合口的收缩期流速峰值明显升高,术后45 d更为显著。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典型的移植静脉再狭窄病理改变,增生内膜厚度和面积明显增加。结论·建立的移植静脉再狭窄建模标准化步骤经实验评估验证,其建模成功率高且重复性好。
王小文胡嘉彪何向军冯波黄春吕志前
关键词:再狭窄内膜增生静脉移植动物模型
经由同时敲入和基因破坏来改造免疫细胞
产生能够用作用于治疗疾病的通用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的修饰的宿主细胞的方法。方法包括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如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组编辑,在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点如TCR或HLA基因处插入编码CAR的多核...
冯波张辰子何向军王婧怡
用于靶向基因操作的新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用于靶向的然而通用的基因组操作的新方法和系统,其包括细胞系、重组多核苷酸构建体、组合物和试剂盒。
冯波何向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