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莹
- 作品数:2 被引量:4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施氮量对旱地小麦强势粒和弱势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3年
- 为给旱地小麦高产栽培中合理施氮提供依据,在盆栽条件下,以两个旱地小麦品种长武134和长旱58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旱地小麦强势粒和弱势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产量、穗粒数和穗粒重均随施氮量的提高呈增加趋势,但千粒重受施氮量影响较小。强势粒的灌浆速率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均明显高于弱势粒。随施氮量的增加,强、弱势粒的灌浆速率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强势粒粒重与平均灌浆速率和总灌浆时间呈正相关,而弱势粒粒重与最大灌浆速率持续时间和各阶段灌浆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 徐莹王林林陈炜李红兵邓西平
- 关键词:小麦施氮量灌浆特性
- 氮素营养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3年
- 在大田条件下,以冬小麦"长旱58"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干物质转运、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共设5个氮水平,即N1(0kg/hm2)、N2(80kg/hm2)、N3(150kg/hm2)、N4(195kg/hm2)、N5(300kg/hm2)。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为195kg/hm2的水平下,籽粒获得最高产量,N1处理产量最低。其余茎中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最大,而颖壳是灌浆期干物质转运最先发生的部位。N4处理下花后干物质积累最大,而花前同化物转运率最小,N1和N2处理花前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最大,N5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小于N4,说明合理的增施氮肥可增加灌浆期光合同化物积累,从而提高产量。
- 王林林陈炜徐莹李红兵邓西平
- 关键词:氮肥冬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