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西平

作品数:186 被引量:3,126H指数:28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7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40篇农业科学
  • 37篇生物学
  • 12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70篇小麦
  • 60篇水分
  • 40篇干旱
  • 38篇胁迫
  • 28篇基因
  • 23篇水分利用
  • 22篇冬小麦
  • 22篇旱地
  • 21篇抗旱
  • 20篇利用效率
  • 19篇复水
  • 18篇甘薯
  • 17篇水分利用效率
  • 16篇玉米
  • 16篇转基因
  • 15篇水分胁迫
  • 15篇抗氧化
  • 14篇幼苗
  • 13篇土壤
  • 13篇作物

机构

  • 130篇中国科学院
  • 114篇西北农林科技...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韩国生命工学...
  • 6篇鸟取大学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宁夏农林科学...
  • 3篇宝鸡文理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宁夏大学
  • 3篇陕西省农业科...
  • 2篇长安大学
  • 2篇宁夏农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温州市农科院

作者

  • 183篇邓西平
  • 47篇山仑
  • 38篇王仕稳
  • 28篇殷俐娜
  • 14篇李红兵
  • 10篇彭珂珊
  • 10篇陈炜
  • 10篇张岁岐
  • 9篇赵丽英
  • 8篇王征宏
  • 7篇徐学选
  • 7篇杨淑慎
  • 7篇王栓全
  • 7篇黄明丽
  • 6篇陆燕元
  • 6篇刘晚苟
  • 6篇赵紫平
  • 6篇黄占斌
  • 6篇李雨霖
  • 5篇许兴

传媒

  • 19篇西北植物学报
  • 14篇干旱地区农业...
  • 13篇水土保持研究
  • 10篇麦类作物学报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植物生理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技...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植物生理学通...
  • 3篇作物学报
  • 3篇2006年中...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种子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7
  • 12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 8篇2003
  • 12篇2002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分胁迫下不同进化型小麦抗氧化能力比较被引量:13
2005年
以6种不同基因型小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下不同生长期小麦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超氧自由基(O2.-)含量变化,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6种基因型小麦SOD活性及超氧自由基含量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栽培型品种SOD活性增幅高于野生型品种,超氧自由基增幅较低;同样,二粒小麦与一粒小麦相比,二粒小麦SOD活性增幅高于一粒小麦,超氧自由基增幅较低;但现代栽培小麦种表现不明显.结果说明,栽培型与野生型小麦相比,二粒小麦与一粒小麦相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张煜邓西平赵长星
关键词:小麦水分胁迫超氧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
作物旱后复水补偿效应产生的源-库-流的响应及机制
2024年
[目的]作物在生长过程,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时常经受干旱和复水(降雨或灌溉)过程。干旱胁迫下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产量降低;同时,经过干旱胁迫后作物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有所提高;而干旱胁迫后复水,为了弥补作物干旱期间的损失,作物往往表现出补偿性生长,在产量上产生补偿甚至超补偿效应。作物旱后复水补偿效应是作物对干旱胁迫的积极响应与复水后补偿性生长的共同结果,在旱区作物生产中合理利用旱后复水补偿效应可以有效提升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法]“源库”关系被广泛用来解释作物产量的形成过程,调控源库关系也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旱后复水补偿效应的产生与作物“源—库—流”响应关系密切。[结果]基于当前的研究进展,从“源库”关系总结作物旱后复水补偿作用产生的机制。在干旱胁迫过程中,源端表现为气孔关闭、光合降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累积增加,而库端表现为库活性增加。复水后补偿效应产生过程中,在源端气孔打开、光合恢复、短时间内甚至高于干旱胁迫前,同时源端(叶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强,促进作物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能力提高;在库端(籽粒)库活性维持较高水平,同化物卸载和累积速度加快;同时流中同化物转运维持较高水平。在补偿效应产生的源—库响应中同化物的转运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蔗糖转化酶(INV)、细胞壁转化酶(CW-INV)和聚糖代谢酶(1-FEH w3)活性在作物旱后复水补偿效应的源库响应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从源库关系角度对旱后复水补偿效应产生的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总结和分析,为理解作物旱后复水补偿效应产生的机制及旱区作物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李涛涛刘溢健叶佳丽王仕稳王仕稳殷俐娜山仑
关键词:源库关系干旱复水
生物炭施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施用及传统秸秆还田对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养分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生物炭施用量为15 t·hm-2(BC1)、30 t·hm-2(BC2)、45 t·hm-2(BC3)及秸秆还田(SR)。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均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储水量(0~200 cm)及速效磷含量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当生物炭用量为30 t·hm-2时,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分别为6 640 kg·hm-2、18.1 kg·hm-2·mm-1,比对照(CK)分别显著增加17.2%、17.8%;秸秆还田(SR)使作物增产10.5%,但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施用适量生物炭在改善土壤水肥特性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孙海妮王仕稳李雨霖李雨霖殷修帅殷俐娜殷俐娜
关键词:秸秆还田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1
2002年
用玉米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分根实验。种子根平分在装有土娄土的分隔的白铁皮桶中。土壤容重分 4种处理 :低容重 (两边容重都为 1 .2 0 g· cm-3 )、中容重 (两边容重都为1 .33g· cm-3 )、高容重 (两边容重都为 1 .45g· cm-3 )和混合容重 (一边为 1 .2 0 g· cm-3 ,另一边为 1 .45g· cm-3 )。土壤水分控制在高基质势 (- 0 .1 7MPa)和低基质势 (- 0 .86MPa) 2个水平。结果表明 :当植株生长在高紧实土壤或土壤基质势从 - 0 .1 7MPa降到 - 0 .86 MPa时 ,根长和根干重都显著降低 ;紧实土壤使根长降低的同时还使根的直径增大。然而 ,当植株生长在混合容重土壤中时 ,处在低容重土壤中的根系生长得到加强 。
刘晚苟山仑邓西平
关键词:土壤水分条件土壤容重玉米根系生长
小麦苗期叶片碳氮平衡与低氮诱导的叶片衰老之间的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为了解小麦叶片衰老与缺氮诱导及碳氮平衡之间的关系,以两个缺氮衰老响应敏感品种(周麦24和运旱618)和两个缺氮衰老响应不敏感小麦品种(衡观35和西农979)为材料,分析了小麦苗期低氮诱导下表征叶片衰老的叶绿素含量、F_v/F_m、净光合速率,以及表征碳氮平衡的全氮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淀粉)比值。结果表明,低氮胁迫后,4个小麦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F_v/F_m显著降低,说明低氮诱导和加速了小麦叶片的衰老,而缺氮衰老响应敏感品种的衰老程度显著高于不敏感品种。缺氮衰老响应敏感和不敏感小麦品种叶片氮含量在低氮胁迫后均显著降低,同时碳累积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显著升高。进一步分析表明,缺氮诱导的小麦叶片衰老可能并非受独立的氮缺乏和碳累积调控,而可能与碳氮平衡(碳氮比例)有关,即碳氮平衡可能参与了低氮诱导的叶片衰老调控,而缺氮下耐衰老品种的叶片维持碳氮代谢平衡的能力较强。
曹蓓蓓王仕稳齐凌云陈道钳殷俐娜邓西平
关键词:小麦低氮胁迫叶片衰老
宁夏山区草田轮作研究——Ⅰ不同轮作方式的生产力及效益被引量:29
1992年
文章介绍了草田轮作试验布设概况及不同轮作方式的生产力与效益。试验表明:四区粮豆轮作:豌豆—春小麦—春小麦—糜(谷)子的粮食产量较其他轮作高而稳定,应作为当前基本农田的主要轮作方式;以苜蓿为主的草粮轮作,其生物量、产能及能量产投比都较高,拟作为农田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加以发展。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草粮轮作的生物量、产量、适应性、对化肥的反应以及后效等方面的问题。
山仑刘忠民辛业全邓西平马国忠
关键词:草田轮作
富平县东新村社经状况调查
1999年
通过对东新村村民文化素质、劳动力状况、群众生活水平以及农村经济结构、种植业、养殖业和乡村企业的调查,综合分析认为,该村的社经状况属中等偏上水平。
刘忠民邓西平
渭北地区冬小麦的有限灌溉与水分利用研究被引量:29
1999年
采用越冬前、拔节、抽穗和灌浆4个灌水时期和每次60与120mm两个灌水量的组合设计,在大田条件下对冬小麦的灌水量与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灌水效率(IUE)和有限灌溉的下限与适宜的灌水时期进行了小区试验研究,并建立了冬小麦产量与耗水以及WUE与耗水的回归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在渭北地区的耗水量与产量和WUE之间均呈现非线性关系;满足最大产量时所需的补充灌水量约为180~220mm;满足WUE最大时的补充灌水量为60~80mm。研究结果还显示,在底墒良好的条件下,拔节期60mm的有限灌溉可以同步提高子粒产量和WUE冬季60mm和拔节期60mm的两次有限灌溉,对于改善渭北地区冬小麦的苗期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
邓西平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有限灌溉水分利用
不同水肥条件下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研究(英文)被引量:5
2007年
试验选用了3个二倍体(Triticum boeoticum,AA;Aegilops speltoides,BB和Ae.tauschii,DD)、2个四倍体(T.dicoccoides,AABB和T.dicoccum,AABB)和1个六倍体(T.aestivum,AABBDD)的小麦进化材料,在不同水肥条件下研究小麦进化中养分效率的差异及水肥条件对小麦养分利用的影响。试验表明,随小麦的进化,养分(N、P和K)吸收量和吸收效率显著增加,但是籽粒养分含量却减少。水分胁迫和低肥处理减少小麦籽粒养分含量、(整株)养分吸收量和吸收效率。小麦的生物量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养分利用效率都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而且后者的差异更大。随小麦的进化,生物量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养分利用效率均显著增加。6个小麦进化材料的生物量氮、磷利用效率(NUTEb和PUTEb)的大小顺序相同,均为:Ae.speltoides>T.dicoccum、T.dicoccoides、Ae.tauschii、T.boeoticum>T.aestivum,而生物量钾利用效率(KUTEb)是T.aestivum、Ae.tauschii、Ae.speltoides>T.dicoccoides>T.dicoccum>T.boeoticum。Ae.tauschii的产量养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二倍体小麦(AA和BB),表明D组染色体上存在有控制高效利用养分的基因。产量氮、磷、钾利用效率(NUTEg、PUTEg、KUTEg)和收获指数(HI)的大小排序均为:T.aestivum>T.dicoccum、T.dicoccoides、Ae.tauschii>T.boeoticum、Ae.speltoides。水分与养分对生物量养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而对产量养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却不显著,说明小麦产量养分利用效率是较为稳定的特性,主要由基因型决定。水分胁迫有利于提高小麦生物量养分利用效率,但是增加施肥量却对其有负作用。
黄明丽邓西平周生路赵玉宗Shinobu INANAGA
关键词: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小麦养分利用效率
一种小麦抗逆延衰增产型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抗逆延衰增产型生长调节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褪黑素0.02~0.08%、表面活性剂0.5~1.5%、纯净水98.42~99.48%,上述物质的总质量百分比为100%,为最终悬浮剂的组成成分。...
王仕稳任建宏殷俐娜邓西平可庆波叶君杨文稼刘溢健
文献传递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