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鸟类
  • 2篇线粒体基因
  • 2篇线粒体基因组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组
  • 1篇新生研讨课
  • 1篇研讨课
  • 1篇雁形目
  • 1篇越冬
  • 1篇山椒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教育
  • 1篇生物专业
  • 1篇湿地鸟类
  • 1篇食性
  • 1篇适应性进化
  • 1篇鸟类多样性
  • 1篇线粒体
  • 1篇民科
  • 1篇教育

机构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5篇张东升
  • 1篇李晨虹
  • 1篇王辉
  • 1篇王建
  • 1篇张俊芳
  • 1篇韩兵社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进展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 1篇求知导刊
  • 1篇自然博物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生物专业新生研讨课建设探索被引量:1
2015年
新生研讨课是近年来在各大高校的教育改革中受到广泛好评的新兴教学模式,也已在许多高校中陆续实践展开。本文根据作者进行该类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对该类课程的特点及其构建模式进行了探讨,包括班级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师和高校在实施课程建设时应充分利用该课程的特点和优势,以期实现更高效的教学目标。
王建张俊芳韩兵社张东升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教学改革生物学教育
基于基因富集的鸟类线粒体基因组快速获取方法研究
2024年
动物线粒体基因常常被作为系统发育研究、环境DNA、物种鉴定的分子标记,如COX1、12S rRNA等,而不同学者使用的位点各不相同,导致参考数据库难以统一,而使用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作为参考,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建立本地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对环境DNA研究尤为重要。根据鸟类线粒体基因组内10个保守位点开发了针对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基因富集探针,利用该探针富集并组装、注释了17种共19只采集于上海地区的鸟类样本的线粒体基因组,在没有白腹鸫(Turdus pallidus)参考线粒体基因组的条件下组装获得了该物种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同时,针对白腹鸫样本“不富集,直接建库”和“先富集,后建库”两种方法的测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因富集可以显著提高全基因组文库中线粒体DNA的占比;随后对两种方法的测序结果进行随机抽样,结果表明在约40000条序列(约0.012 G测序量)的极端情况下,富集后结果可达到约75%的覆盖度,而未富集的样本仅有约25%的覆盖度;在测序量约0.24 GB时,富集后的样本首次达到100%覆盖度。相对于传统使用引物逐段扩增获取线粒体基因组的方法,研究提出的RNA探针为获取鸟类线粒体基因组提供了更加高效、快捷的方法。
邱冰滢陈雪瑶王辉李晨虹张东升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组鸟类
琉球山椒鸟在中国大陆越冬记录
2023年
文章报道了琉球山椒鸟(Pericrocotus tegimae)在我国华东和华南各省的首次越冬记录。这些记录显示了琉球山椒鸟在2020—2021年冬广泛分布在中国大陆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越冬。
张笑磊张东升
关键词:越冬
基于公民科学方式的上海南汇东滩湿地鸟类多样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南汇东滩湿地是长江口区域鸟类重要栖息地,鸟类多样性官方数据已有近10 a没有更新。为厘清南汇东滩湿地鸟类的资源现状,设计8条线路调查鸟类多样性,涵盖了该地区所有典型的栖息地类型。2020年9月—2021年8月,218名公民科学家参与调查,记录到野生鸟类18目55科237种,包括水鸟7目15科99种。按居留类型分,迁徙鸟类205种(占86.50%),其中旅鸟115种(占48.52%),冬候鸟72种(占30.38%),夏候鸟18种(占7.60%),留鸟28种(占11.82%),迷鸟4种(占1.68%)。从统计到的鸟类数量上看,迁徙鸟类占总数的81.88%。调查5种生境的鸟类多样性,芦苇地鸟类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分别为0.78和5.48;芦苇地和基本农田鸟类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均为0.75。南汇东滩湿地对于迁徙鸟类的保育非常重要,该项目提高了公民科学家对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
徐茹晖张卫平张东升
关键词:鸟类多样性公民科学
不同食性雁形目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的适应性进化分析
2023年
以往的研究表明,动物的食性与能量代谢及生存适应密切相关。能量代谢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线粒体编码的13个蛋白质亚基是氧化磷酸化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雁形目鸟类的食性主要包括肉食性、杂食性和植食性3种类型。为了分析食性对鸟类基因组进化的影响,研究选取了20种雁形目鸟类,并根据食性分成3组,下载其线粒体基因组,通过适应性进化分析、放松性选择分析、多态性氨基酸位点检测以及3D结构预测分析,研究这3组鸟类的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在进化上的表现。结果发现,食肉组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速率高于食草组和杂食组鸟类,并且只有食肉组鸟类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受到了放松性的选择压力作用。此外,多态性氨基酸位点检测表明,食肉组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中,多态性位点和有害位点数量远高于食草组和杂食组。而杂食组鸟类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进化速率较低,大部分基因受到强化性选择作用,蛋白质序列中的多态性位点也较少。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食性的雁形目鸟类,其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受到了不同的选择压力,这为食性差异影响鸟类线粒体基因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分子依据。
张卫平邱冰滢张东升
关键词:雁形目食性线粒体适应性进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