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天时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膳食纤维
  • 3篇微粉
  • 3篇米糠
  • 2篇脱脂
  • 2篇脱脂米糠
  • 2篇酶法
  • 2篇酶法改性
  • 2篇米糠膳食纤维
  • 2篇改性
  • 1篇膳食
  • 1篇贮藏
  • 1篇木聚糖
  • 1篇木聚糖酶
  • 1篇聚糖酶
  • 1篇壳聚糖
  • 1篇可食膜
  • 1篇蓝靛果
  • 1篇功能性质
  • 1篇保鲜
  • 1篇保鲜效果

机构

  • 4篇哈尔滨商业大...

作者

  • 4篇郭天时
  • 2篇刘颖
  • 1篇于晓红
  • 1篇张丹

传媒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农产品加工(...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米糠膳食纤维的微粉-酶法改性及其理化功能性质的变化研究
本实验针对脱脂米糠膳食纤维(defatted rice bran dietary fibre,DRBDF)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re,SDF)含量低、功能性质差的问题进行了改性处理。SD...
郭天时
关键词:脱脂米糠膳食纤维功能性质
文献传递
壳聚糖可食膜的不同涂膜方式对蓝靛果贮藏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以蓝靛果作为研究对象,壳聚糖为主剂制成的天然食品防腐剂作为保鲜膜,研究喷雾、浸泡、涂布3种涂膜方式,以感官评价、失质量率、还原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为评价指标,讨论不同温度对蓝靛果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蓝靛果的最佳壳聚糖涂膜方式是浸泡涂膜;其最佳保鲜工艺为将蓝靛果浸泡于2%壳聚糖保鲜制剂中,成膜后置于4℃环境中贮藏,可贮藏18 d,第18天时蓝靛果的失质量率为45.7%,还原糖含量为3.6%,POD活性为0.84%。
张玮圳于晓红刘丽宅张丹郭天时刘颖
关键词:蓝靛果保鲜效果
米糖膳食纤维的微粉—酶法改性及其理化功能性质的变化研究
本实验针对脱脂米糠膳食纤维(defatted rice bran dietary fibre,DRBDF)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re,SDF)含量低、功能性质差的问题进行了改性处理。SD...
郭天时
关键词:脱脂米糠膳食纤维酶法微粉改性
文献传递
木聚糖酶结合微粉法改性米糠膳食纤维被引量:7
2016年
用木聚糖酶对经过超微粉碎处理后的DRBDF水解使其改性,增加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以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改性条件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的改性工艺。结果表明,在木聚糖酶添加量30 FXU/g,酶解p H值4.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粒径范围100~150μm时,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最高,达到7.13%。经过改性后的米糠膳食纤维,其持水力、持油力分别为改性前的1.18倍和2.04倍,溶胀力降低为原来的79%。
郭天时刘颖
关键词:木聚糖酶超微粉碎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