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文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7前后股末端神经束结构特点和三维重建研究
- 目的 研究颈7前后股末端神经内部运动与感觉纤维的特点.方法 取自愿捐献新鲜成人尸体臂丛神经标本,确定颈7神经,切取股束结合部由神经外膜包绕的前、后股各一段,以4根女性头发作为标志线,连续横断面冰冻切片,层厚10um,连续...
- 秦本刚顾立强向剑平戚剑王洪刚郑建文傅国张德春朱家恺
- 关键词:三维重建
- C_7神经前后股末端神经束结构特点和三维重建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C7神经前、后股末端神经束的特点。方法取自愿捐献新鲜成人尸体臂丛神经标本,确定C7神经,切取股束结合部由神经外膜包绕的前、后股末端,以4根头发作为定位线,连续横断面冰冻切片,片厚10μm,行乙酰胆碱酯酶染色,采集图像后进行神经功能束的鉴别和计数,并用Amira 4.1医学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前、后股染色深浅对比不明显,神经功能束由近向远逐渐分开。C7神经前股末端感觉束多于运动束,感觉束主要位于内侧,运动束主要位于外侧;后股末端运动束多于感觉束,运动束及感觉束内、外侧均有分布。C7神经前股末端运动束(2.85±0.36)束,感觉束(5.13±1.01)束;后股末端分别为(6.00±0.69)束及(3.78±0.94)束;前、后股末端间运动束和感觉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后可从不同角度观察C7神经前、后股末端神经功能束的特点,可见神经功能束在走行过程中不断交叉、融合。结论 C7神经前股末端以感觉束为主,主要位于内侧;后股末端以运动束为主,内、外侧均有分布。应用Amira 4.1软件可实现C7神经前、后股末功能束的三维重建。
- 秦本刚顾立强向剑平傅国戚剑王洪刚张德春郑建文刘小林朱家恺
- 关键词:臂丛神经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