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桂梅

作品数:2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1篇心理治疗
  • 1篇脂肪
  • 1篇脂肪细胞
  • 1篇脂肪细胞因子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利培酮
  • 1篇利培酮治疗
  • 1篇精神分裂症患...
  • 1篇安全性

机构

  • 2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高淑英
  • 2篇卢宝
  • 2篇赵桂梅
  • 1篇梁月竹
  • 1篇王春钢

传媒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心理治疗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利培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功能评定量表(G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蒙哥马利-艾斯伯格抑郁量表(MADRS)、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变化,以及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的SSPI、GAS及ADL均有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ADRS、BPRS及PANSS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利培酮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卢宝梁月竹王春钢赵桂梅高淑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疗利培酮安全性
脂肪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脂肪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脂联素(APN)、激素结合蛋白(SHBG)、瘦素(LEP)、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评估患者精神病症状,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第4版(WAIS-Ⅳ)及韦氏记忆量表第4版中文版(WMS-Ⅳ)评价两组的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肪细胞因子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而SHBG、LEP、RBP4、IL-6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APN水平高于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而SHBG、LEP、RBP4、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WAIS-Ⅳ总评分、WMS-Ⅳ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WAIS-Ⅳ总评分、WMS-Ⅳ总评分与APN呈正相关(P<0.05),而与SHBG、LEP、RBP4、IL-6及TNF-α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APN、SHBG、LEP、RBP4、IL-6及TNF-α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与精神分裂症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脂肪细胞因子可能通过介导机体炎性反应而损伤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
卢宝高淑英赵桂梅
关键词:脂肪细胞因子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