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贤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冬虫夏草
  • 2篇克隆
  • 2篇虫草
  • 2篇虫草素
  • 1篇凋亡
  • 1篇桑螵蛸
  • 1篇生物合成
  • 1篇生物合成相关...
  • 1篇转录
  • 1篇转录组
  • 1篇转录组测序
  • 1篇螳螂
  • 1篇细胞
  • 1篇巨噬细胞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克隆
  • 1篇肺癌
  • 1篇肺癌细胞
  • 1篇分泌
  • 1篇分泌因子

机构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4篇王玉贤
  • 3篇国锦琳
  • 3篇彭成
  • 2篇王艺璇
  • 1篇李军德
  • 1篇袁媛
  • 1篇汪松虎
  • 1篇万德光
  • 1篇陶向
  • 1篇童芯锌
  • 1篇王茜
  • 1篇陈蓉
  • 1篇侯飞侠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草药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冬虫夏草蛋白提取物抗A549肺癌细胞及免疫活性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蛋白提取物(OSPE)对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研究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OSPE低、中、高质量浓度(100,200,500 mg·L^-1)处理A549细胞24 h;以200 mg·L^-1OSPE分别处理A549细胞12,24,48,72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mRNA表达。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质量浓度OSPE对巨噬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影响。结果:OSPE具有明显抑制A549细胞活力的作用,OSPE(100,200,500 mg·L^-1)组抑制率分别为19.29%,58.70%,94.91%;200 mg·L^-1OSPE处理A549细胞(12-72 h),抑制率呈时间依赖性;Hoechst染色后,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检测凋亡率显示,200 mg·L^-1OSPE呈现时间依赖性地增加A549细胞凋亡率(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OSPE明显上调Bax mRNA表达量,Bcl-2/Bax显著减小(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OSPE对正常巨噬细胞TNF-α,IL^-1,IL^-12具有显著促进分泌作用(P〈0.01)。结论:OSPE可通过上调Bax诱导凋亡,抑制A549细胞增殖;也可促进正常巨噬细胞分泌因子TNF-α,IL^-1,IL^-12的分泌,推测OSPE可通过诱导凋亡和激活免疫2种方式抑制肿瘤。
王玉贤王艺璇陈蓉万德光彭成沈才洪童芯锌国锦琳
关键词:癌细胞凋亡
基于DNA条形码的桑螵蛸基原动物鉴定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市场调查与文献报道发现,螳螂目昆虫产的卵鞘大多作为桑螵蛸入药,而药典仅收载了3种螳螂的卵鞘,非药典品种的卵鞘入药由于未加评估可能影响临床用药安全,因此亟需研究其原昆虫,由于桑螵蛸是螳螂的卵鞘,形态学等方法无法直接判断其基原,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在动物分类研究中广泛应用,在中药鉴定中也愈发重要。研究首次利用DNA条形码技术,获得了市售桑螵蛸的COI序列,分析了其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准确区分了桑螵蛸的种类和原昆虫,证实了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和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分别为团螵蛸和黑螵蛸的基原昆虫,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e和薄翅螳螂Mantis religiosa均为长螵蛸的原昆虫。
王茜侯飞侠王艺璇王玉贤李军德袁媛彭成国锦琳
关键词:桑螵蛸螳螂DNA条形码
虫草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RNR的克隆及功能验证研究
虫草是虫草属(Cordyceps(Fr.)Link)真菌寄生于昆虫、蜘蛛和大团囊菌属(Elaphomyces Nees&Fr.)的某些地下种类上,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子实体而呈现的虫菌复合体,冬虫夏草和蛹虫草是虫草的典型代...
王玉贤
关键词:虫草素生物合成基因克隆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冬虫夏草虫草素生物合成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对冬虫夏草进行转录组测序,为虫草素生物合成提供依据。方法利用Illumina/Solexa Hi 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冬虫夏草菌丝体和子实体转录组进行测序、数据组装,分析并预测虫草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及差异表达量,发现代谢途径中多数酶在菌丝体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较高。采用c DNA克隆技术从新鲜冬虫夏草子实体中克隆到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NR)基因亚基。结果其中RNR是腺苷代谢的关键酶,从转录组数据中挖掘到RNR大、小亚基各1条,及4条RNR同源序列。RNR大亚基(RNRL)c DNA全长2 733 bp,编码910 aa,RNR小亚基(RNRM)c DNA全长1 257 bp,编码418 aa。通过保守区域和功能结构域分析发现主要催化活性位点位于RNRL,RNRM含有铁结合蛋白保守位点,大小亚基均含有二聚体和亚基结合区域。结论基于转录组测序预测,以RNR为切入点研究虫草素合成途径,为最终揭示虫草素生物合成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黄羽琪童锌芯陶向王玉贤彭成汪松虎国锦琳
关键词:冬虫夏草转录组虫草素DNA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