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实验性自身免...
  • 2篇实验性自身免...
  • 2篇自身免疫性脑...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免疫
  • 2篇脑脊髓
  • 2篇脑脊髓炎
  • 2篇脊髓炎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脂肪间充质干...
  • 1篇脐带
  • 1篇脐带间充质干...

机构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段海峰
  • 2篇王运良
  • 2篇薛鹏
  • 2篇李金凤
  • 1篇尹红蕾
  • 1篇张玉镇
  • 1篇刘金
  • 1篇王姗姗
  • 1篇许春阳
  • 1篇花琳琳
  • 1篇徐志秀
  • 1篇刘凤姣
  • 1篇张辉

传媒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效果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移植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疗效。方法:实验第0、7天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作为抗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免疫小鼠,ADMSC组(n=14)小鼠于免疫后第14、21、28天尾静脉注射ADMSC(5.5×10^6个/只),EAE组(n=13)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对照组(n=12)不免疫,不给予ADMSC。实验过程中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第33天,取脊髓行病理观察,进行炎性细胞浸润评分和脱髓鞘评分;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TNF-α、IL-17和IL-4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脾脏中CD4+Foxp3+T细胞(Treg)的比例。结果:与EAE组相比,ADMSC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脊髓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和脱髓鞘评分降低(P〈0.05);外周血IL-4水平升高,而TNF-α和IL-17水平降低(P〈0.05);脾脏中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ADMSC移植可显著改善EAE小鼠的神经功能。
薛鹏李金凤刘新珊刘金刘凤姣秦亚茹段海峰王运良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调节性T细胞小鼠
SPK1基因转染的UCMSC移植对EAE小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鞘氨醇激酶1(SPK1)基因转染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移植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疗效。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12只)、EAE组、UCMSC组和UCMSC-SPK1组;后3组进行免疫诱导以制备EAE模型,每组11只。以第一次注射抗原当日为第0天,UCMSC组和UCMSC-SPK1组小鼠分别在免疫后第14、21、28天通过尾静脉注射UCMSC和UCMSC-SPK1,对照组和EAE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采用双盲法进行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第33天,ELISA法检测外周血IFN-γ、TNF-α、IL-17和L-4水平,分别采用HE和Fast-blue(LFB)染色观察并进行脊髓炎性细胞浸润评分、脱髓鞘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GFAP和MBP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调节性T细胞和NK细胞比例。结果:与EAE组比较,UCMSC-SPK1组和UCMSC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脊髓炎性细胞浸润评分和脱髓鞘评分降低,脾脏调节性T细胞比例升高、NK细胞比例降低;UCMSC-SPK1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UCMSC-SPK1组脊髓GFAP表达较EAE组下降,MBP表达增强(P<0.05),外周血IFN-γ、TNF-α、IL-17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P<0.05)。结论:UCMSC-SPK1移植能较UCMSC更为显著地修复EAE小鼠神经功能损伤。
许春阳薛鹏花琳琳李金凤刘新珊张达矜徐志秀王姗姗尹红蕾张辉张玉镇王运良段海峰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