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艳群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石斛
  • 2篇丁香
  • 2篇丁香酸
  • 2篇醛糖
  • 2篇醛糖还原酶
  • 1篇抑制作用及机...
  • 1篇ADME
  • 1篇ADMET

机构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十二...

作者

  • 3篇古练权
  • 3篇戚辉
  • 3篇顾琼
  • 3篇方花
  • 3篇魏小勇
  • 3篇高欣欣
  • 3篇王岭
  • 3篇易艳群
  • 1篇肖婷

传媒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石斛酚与丁香酸协同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石斛酚与丁香酸联用对醛糖还原酶(AR)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石斛酚和丁香酸联合对AR的抑制活性;采用分子对接软件Sybyl中的FlexX方法预测二者作用残基、结合方式及其药效团。结果石斛酚和丁香酸联用的抑制活性优于单一组分——石斛酚和丁香酸,表现良好的协同效果,二者协同抑制AR的氨基酸残基为Asn160,主要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形成共同药效团。结论石斛酚与丁香酸联合对AR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并呈现协同性。
方花戚辉高欣欣易艳群王岭魏小勇顾琼王峥涛古练权
关键词:丁香酸醛糖还原酶
石斛酚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石斛酚对醛糖还原酶(AR)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石斛酚对AR的抑制作用及抑制类型;采用分子对接软件Syby17.3中的FlexX预测二者作用残基及结合方式。结果石斛酚对AR的IC50=2.12 mmol/L,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并呈显强烈的量-效关系;二者作用残基为Trp111,His110,Tyr48,Trp20,主要结合方式是疏水相互作用、氢键和范得华力。结论石斛酚对AR活性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
魏小勇高欣欣顾琼王岭方花戚辉易艳群王峥涛古练权
关键词:醛糖还原酶
石斛酚与丁香酸的ADMET分子模拟预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子模拟预测石斛酚与丁香酸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理性(ADMET),为进一步开发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DS2.1中ADMET模块,从吸收性、水溶性、血脑屏障穿透性、与人细胞色素P450 2D6酶结合、肝毒性、与血浆蛋白结合6个方面进行测定。结果石斛酚的肝毒性比标准稍高,石斛酚与丁香酸的其他各方面的预测值都在正常范围内。结论石斛酚、丁香酸的ADMET测定结果符合药物研究开发的标准,可作为新药进一步研究。
肖婷魏小勇高欣欣顾琼王岭方花古练权戚辉易艳群
关键词:丁香酸ADME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