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婷婷

作品数:5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血清生化
  • 3篇血清生化指标
  • 2篇肉牛
  • 2篇饲料
  • 2篇青贮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养分消化
  • 1篇养分消化率
  • 1篇有氧稳定性
  • 1篇玉米
  • 1篇植物乳杆菌
  • 1篇日粮
  • 1篇肉牛生长
  • 1篇乳杆菌
  • 1篇山羊
  • 1篇水牛
  • 1篇饲粮
  • 1篇体尺
  • 1篇体尺指标

机构

  • 5篇广西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亚...

作者

  • 5篇武婷婷
  • 3篇林波
  • 3篇杨膺白
  • 2篇王荣
  • 2篇贺志雄
  • 2篇马志远
  • 2篇王敏
  • 1篇赵子贵
  • 1篇邹彩霞
  • 1篇郭辉
  • 1篇张勤
  • 1篇杨冉冉
  • 1篇邵俊红
  • 1篇刘雨琪
  • 1篇李胜开
  • 1篇周波
  • 1篇宋明杰

传媒

  • 1篇饲料工业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现代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牛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隆林山羊周岁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本文通过对隆林山羊周岁体重和体尺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不仅为隆林山羊生长发育模型的构建起基础作用,同时也为山羊的选种选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试验选取150只(公羊占20%)12月龄的隆林山羊测量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五个生长性状指标。通过SPSS软件对隆林山羊的体重和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与通径分析,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隆林山羊周岁的体重(Y)与体高(X_1)、体长(X_2)、胸围(X_3)、管围(X_4)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以体高最大(0.748),其次是体长(0.653)和胸围(0.610),管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小(0.224);得到最优回归方程:Y=0.412X1+0.192X2+0.173X3-16.912。
李胜开张勤刘雨琪赵子贵邵俊红武婷婷杨膺白
关键词:隆林山羊体重体尺
非常规饲料对水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非常规饲料(棕榈粕、玉米皮、玉米酒精糟、干木薯渣)部分替代常规饲料(玉米、麸皮和豆粕)对水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0头15月龄、(352.5±69.1)kg的摩拉杂交公牛,随机分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3种不同精料(精粗比4:6),饲粮精料及组成为干物质基础,常规组(TD组)为玉米26.68%+麸皮6.16%+豆粕6.16%,替代Ⅰ组(PRDⅠ组)为玉米20.52%+棕榈粕9.24%+玉米皮9.24%,替代Ⅱ组(PRDⅡ组)为玉米20.52%+玉米酒精糟9.24%+干木薯渣9.24%,预试期5 d,正试期50 d。结果表明:各组水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和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为PRDⅡ组>TD组>PRDⅠ组(P<0.05),PRDⅡ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高于TD组(P>0.05),显著高于PRDⅠ组(P<0.05);PRDⅠ组血清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TD组(P<0.05);TD组饲料成本最高,PRDⅠ组收益分别较PRDⅡ组和TD组低32.4%和14.7%。结果表明,利用非常规饲料玉米酒精糟9.24%+干木薯渣9.24%作为水牛精料,优于非常规饲料棕榈粕9.24%+玉米皮9.24%,显著提高了水牛DM、ADF及NDF表观消化率,有提高水牛生长性能和干物质采食量的趋势,且降低了饲料成本。
杨云燕武婷婷韦泽阳莫钦礼潘志航梁黎明杨膺白贺志雄林波
关键词:非常规饲料水牛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
不同能量水平的象草饲粮对肉牛生长、消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饲粮中应用玉米替代象草,增加能量水平对肉牛生长、消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为肉牛育肥过程中合理使用能量饲料提供依据。选取30头21月龄左右的杂交公牛[(449.4±45.7)k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低能组、中能组和高能组,对应饲粮干物质中玉米和象草的含量分别为12.5%、22.5%、32.5%和60.0%、50.0%、40.0%,每组10头。试验期45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40 d。正试期内测定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并计算经济效益;最后5 d用全收粪法测定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后2 d分别于晨饲前及晨饲后2.5、6.0 h测定瘤胃液pH;最后1 d采集血液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平均日增重以高能组最高(1.31 kg/d),中能组次之(1.21 kg/d),低能组最低(0.96 kg/d),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为高能组>中能组>低能组,高能组与低能组差异显著(P<0.05),而料重比则反之;2)晨饲前瘤胃液pH以高能组最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能组、中能组晨饲后2.5和6.0 h瘤胃液pH显著低于低能组(P<0.05);3)经济效益以低能组最低,低能组毛盈利分别比高能组和中能组低46.10%和40.28%;4)各组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得出,肉牛育肥期以象草为唯一粗饲料时,提高饲粮中玉米含量以增加能量水平提高了肉牛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平均日增重和经济效益,降低了料重比;当饲粮中玉米含量达32.5%时对瘤胃发酵和肉牛健康也无不利影响,具有最大的养殖经济收益。
武婷婷王敏郭辉杨膺白贺志雄王荣马志远黄琳峰林波梁云斌
关键词:肉牛血清生化指标
日粮中不同粗饲料组合对南方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旨在探讨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肉牛生长性能、干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为肉牛育肥过程中合理使用粗饲料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将28头平均1.5岁、体重相近(319.86±37.46)kg的健康利木赞×安格斯×西门塔尔三杂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7头。对照组粗料饲喂全株青贮(100%),试验I组粗料饲喂青贮玉米(40%)和黄贮玉米(60%),试验II组粗料饲喂青贮玉米(40%)和象草(60%),试验Ⅲ组粗料饲喂黄贮玉米(40%)和象草(60%),精料均为5kg/头·天,试验期每周按头测定一次精料和粗料采食量,全部试验牛栓系饲养并自由饮水。试验期70天,预饲期5天,正试期65天,试验前后空腹称重,记录初重和末重并计算日增重、料重比和经济效益等指标;试验结束前四天,用全收粪法测定干物质消化率;最后一天空腹采集血样测定血清指标。[结果]试验I组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为1.198kg/d,试验Ⅲ组最低,为1.106kg/d,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以试验I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它两组差异不显著;粗料采食量各组间无差异,但精料采食量以对照组为最低,试验Ⅲ组最高(P<0.01);对照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其它三个试验组(P<0.05),以试验Ⅲ组为最低。料重比以试验Ⅲ组最高,对照组最低,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济效益以试验I组最高,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除血清中尿素氮水平试验I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5),其它各血液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全株青贮玉米作为育肥期肉牛的优质粗饲料,本研究表明其与黄贮玉米组合后相比单独饲喂全株青贮或低质的黄贮玉米与象草组合,提高了肉牛采食量、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及经济效益,发挥了粗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并对精料和粗料的组合效应有促进作用,对南方低质粗饲料的合理利
武婷婷杨膺白梁云斌黄琳峰王敏王荣马志远韦建文林波
关键词:肉牛青贮玉米血清生化指标
枯草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以新鲜的甘蔗尾为原料,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AP)分别以菌液体积比为1:1、1:2和2:1的比例进行添加青贮,共设了3个不同的试验组合和一个对照组,每个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取400 g甘蔗尾于聚乙烯薄膜袋中真空青贮;对照组只添加40 ml生理盐水,不添加任何菌种;试验Ⅰ组:7.5 ml BS+7.5 ml LAP+25 ml生理盐水;试验Ⅱ组:5 ml BS+10 mlLAP+25 ml生理盐水;试验Ⅲ组:10 ml BS+5 ml LAP+25 ml生理盐水。经过43 d密封厌氧青贮后,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和其它各试验组相比,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乳酸的含量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pH值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Ⅰ组相比pH值显著降低(P<0.05)。枯草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不同比例添加青贮试验组有氧稳定性最低增加了72 h,与对照组相比有氧稳定性提高了90%以上。因此,枯草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组合能够有效提高甘蔗尾青贮后的营养品质并改善有氧稳定性;尤其是枯草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比例为12时,对提高甘蔗尾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最为显著。
穆胜龙周波甘书灏杨冉冉武婷婷宋明杰邹彩霞何仁春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