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婷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导管
  • 2篇静脉
  • 1篇导管异位
  • 1篇导丝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超声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术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头端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外周
  • 1篇外周静脉
  • 1篇外周静脉置入
  • 1篇外周静脉置入...
  • 1篇经外周静脉
  • 1篇经外周静脉置...
  • 1篇经外周静脉置...
  • 1篇经外周静脉置...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彭小华
  • 2篇郑勇
  • 2篇罗艳丽
  • 2篇冯婷
  • 1篇陈惠容
  • 1篇胡晓梅
  • 1篇胡小梅

传媒

  • 2篇华西医学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超声技术联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支撑导丝头端退出法在导管多次异位颈内静脉复位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时导管头端多次异位到颈内静脉时的有效复位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3月-12月在血管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时,导管头端异位到颈内静脉3次以上的患者17例,对其首先按常规复位法复位3次,仍不能成功复位,则采用支撑导丝头端退出法,以利用血液流向和重力作用,将异位的导管调整至正常位置。结果 17例患者先采用常规复位法复位3次,均不成功。改用支撑导丝头端退出法进行复位,一次复位成功16例,成功率为94.11%;二次复位成功率达100%。结论 PICC置管联合血管超声,能及时发现导管是否异位颈内静脉,采用常规复位方法 3次,均不能成功复位时,采用支撑导丝头端退出法,可有效纠正导管头端异位,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反复送管所致静脉并发症。
郑勇彭小华陈惠容冯婷胡小梅罗艳丽
关键词:置管术血管超声导管异位颈内静脉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首次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导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首次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以降低其穿刺失败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3月门诊就诊的335例PICC患者中出现首次穿刺失败的原因。结果 335例患者中,首次穿刺失败55例,首次穿刺失败率为16.4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性别、血管部位和血管直径对穿刺失败与否有影响(P<0.05)。结论性别、血管部位和血管直径是穿刺失败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置管操作工作中应考虑上述因素,以降低穿刺失败率。
彭小华冯婷胡晓梅陈慧容郑勇罗艳丽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失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