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畅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性别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压
  • 1篇年龄
  • 1篇趋化
  • 1篇趋化因子
  • 1篇胃镜
  • 1篇胃镜检查
  • 1篇无痛胃镜
  • 1篇无痛胃镜检查
  • 1篇镜检
  • 1篇后肾
  • 1篇高血压
  • 1篇高血压患者
  • 1篇骨癌
  • 1篇骨癌痛
  • 1篇骨骼
  • 1篇芬太尼
  • 1篇腹腔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3篇袁畅
  • 2篇艾艳秋
  • 1篇郭海明
  • 1篇吕蕴琦
  • 1篇卜慧莲
  • 1篇李璐
  • 1篇何龙
  • 1篇周俊飞

传媒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SmO_(2)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后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评价肌氧饱和度(SmO_(2))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分级Ⅱ或Ⅲ级,BMI≤30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3):常规组(C组)和SmO_(2)目标导向组(S组)。C组采用调整输液速度及血管活性药物,维持MAP和HR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20%;S组通过评估CO、HR、SV、SVV、SVRI和MAP,采用调整输液速度及血管活性药物,维持SmO_(2)不低于70%或基线值。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基线值)、手术开始(T_(1))、气腹开始后40 min(T_(2))、气腹结束后5 min(T_(3))和手术结束(T_(4))时,记录SmO_(2)、HR、MAP、CO、CI、SVV和SVRI。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时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记录术后急性肾功能下降发生情况。记录术中低血压发生情况、液体出入量和术后气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转入ICU情况、术后24 h的15项恢复质量量表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S组T_(1-3)时SmO_(2)、T_(3)时CO和CI升高,T_(2-4)时SVRI降低,术中输液量和尿量升高,术后24 h肾小球滤过率和15项恢复质量量表评分升高,急性肾功能下降发生率降低(P<0.05),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出血量和术后气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转入ICU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O_(2)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可减少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后急性肾功能下降的发生,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袁畅许颖王洁张超凡何龙艾艳秋
关键词:骨骼血流动力学高血压腹腔镜检查
年龄及性别因素对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有效剂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年龄及性别因素对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_(50))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患者,按年龄及性别分为6组,A组:青年女性(18~44岁),B组:中年女性(45~59岁),C组:老年女性(60~75岁),D组:青年男性(18~44岁),E组:中年男性(45~59岁),F组:老年男性(60~75岁)。入室给予阿芬太尼10μg/kg及试验剂量瑞马唑仑,设定0.20 mg/kg为初始剂量,采用改良序贯法确定下一例患者剂量,记录各剂量瑞马唑仑镇静效果及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概率回归分析各组瑞马唑仑ED_(5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及量效关系。结果纳入167例患者,其中A组26例,B组25例,C组27例,D组28例,E组33例以及F组28例。A组瑞马唑仑的ED_(50)(0.33 mg/kg,95%CI:0.26~0.37 mg/kg)较C~F组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ED_(50)(0.32 mg/kg,95%CI:0.24~0.36 mg/kg)大于C、E以及F组,余各组ED_(50)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时,青中年女性ED_(50)高于老年女性及同年龄段男性患者。
李璐周俊飞袁畅吕蕴琦
关键词:年龄性别阿芬太尼无痛胃镜
趋化因子在骨癌痛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背景骨癌痛(cancerinducedbonepain,CIBP)是中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趋化因子是有趋化作用的蛋白质,通过趋化白细胞定向移动的方式来参与免疫应答。近几年研究证明,趋化因子在CIBP的发生及维持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的了解趋化因子在CIBP发生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为CIBP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内容综述近几年相关文献,阐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CIBP发生与维持的研究进展。趋向趋化因子有望成为CIBP治疗的新靶点。
袁畅卜慧莲郭海明艾艳秋
关键词:骨癌痛趋化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