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韧带
  • 2篇术后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症状
  • 1篇直肠
  • 1篇直肠手术
  • 1篇置换术
  • 1篇入路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症状
  • 1篇手术中
  • 1篇术后感染
  • 1篇提防
  • 1篇脾损伤
  • 1篇脾脏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机构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玉颖
  • 2篇万进
  • 2篇王伟
  • 2篇郑燕生
  • 2篇罗立杰
  • 2篇熊文俊
  • 1篇洪晓燕
  • 1篇张庆玲
  • 1篇李洋
  • 1篇李金

传媒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医师在线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查因治疗1例
2018年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基层无法进行膝关节置换术,但有可能接收手术后回基层康复却出现感染的患者.对于这一类患者,严重者可能需回大医院二次手术,但在这之前有必要进行感染因素的查找和排除,而这部分基层是可以做的.下面我们看一则详细的病例.
王玉颖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膝骨关节炎二次手术
网膜囊入路法在腹腔镜结肠脾曲游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7年
结肠脾曲游离一直都是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难点,因为结肠脾曲毗邻脾脏和胰腺等重要器官,通过脾结肠韧带、胃结肠韧带及左膈结肠韧带等悬吊结构与邻近器官紧密联系.其操作复杂,术中易造成脾脏或胰腺等周围重要脏器及血管的损伤。中间入路“三路包抄”法[2]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脾曲游离技术。但其在肥胖患者中难以辨认胰腺,易进入胰腺后方,与网膜囊的会师存在较大困难。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基于对结肠脾曲解剖认识,结合中间入路“三路包抄”法设计出腹腔镜网膜囊入路法进行结肠脾曲游离,现报道如下。
彭祺祺熊文俊叶善翱王玉颖张庆玲李洋罗立杰郑燕生万进王伟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胃结肠韧带网膜囊脾脏入路
“罪恶韧带”在腹腔镜胃癌手术中预防脾损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探讨"罪恶韧带"(独立于脾门外脾脏表面的纤维性附着带,可存在于脾脏上、中、下极)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预防脾损伤的临床价值。 方法 复习2011年10月至2017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的27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录像,总结"罪恶韧带"的解剖特点及其与脾脏撕裂的关系,并比较"罪恶韧带"预处理组与未预处理组脾脏撕裂发生情况。"罪恶韧带"预处理:在分离胃底和大弯上1/2对应的大网膜和脾脏区域时优先离断"罪恶韧带"。 结果 270例患者中220例(81.5%)存在"罪恶韧带",可为1束至多束;脾下极出现率最高,为76.7%(207/270),脾上极出现率为9.6%(26/270),脾中间出现率为14.1%(38/270)。270例患者共出现医源性脾损伤30例(11.1%),其中预处理组脾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7%(2/54),低于未预处理组的13.0%(28/216),但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 0.07)。80%(24/30)的脾损伤为牵拉"罪恶韧带"所致,均发生在未预处理组;器械损伤占20%(6/30),其中预处理组2例,未预处理组4例。未预处理组2例患者因牵拉"罪恶韧带"发生Ⅱ度以上脾损伤,中转开腹行脾切除术;其余患者均为Ⅰ度脾损伤,经腹腔镜下电凝、黏合胶及压迫止血成功。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脾脏损伤主要是牵拉"罪恶韧带"所致,预处理"罪恶韧带"能安全、有效地减少术中脾损伤。
王伟熊文俊李金郑燕生罗立杰洪晓燕叶善翱王玉颖万进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脾损伤
胃切除术后提防维生素B12缺乏
2018年
我国是胃癌大国,尽管发病趋势有所下降,但仍是癌症中第二大致死原因.胃癌的治疗手段已经逐渐多样化,包括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术切除仍是目前进展期胃癌的唯一根治性手段.在临床上我们会遇到很多胃切除术后出现贫血、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归根到底,是因为胃切除术后导致的维生素B12缺乏.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则具体病例.
王玉颖
关键词:维生素B12缺乏胃切除术后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发病趋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