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丽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PDCA循环法主动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血申请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输血科运用PDCA循环法主动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血申请的效果,促进血液资源合理利用最大化。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主动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血申请,严格审查,制定计划,采取相应措施主动干预。结果:随着医院的发展,2016年各成分血申请量不断上升,运用PDCA循环法主动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血申请,各成分血实际用血量对比2015年未实施此方法,显著下降。2016年12月拟定相关"肿瘤科输血指征""产科输血指征",血液资源利用最大化。结论:采用PDCA循环法采取措施主动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血申请效果显著,杜绝了临床大量不合理用血现象,促进临床科学、合理、有效、安全的用血。
- 徐荣华秦雯熊春花赵惠菊邢亚萍普丽许小峰
- 关键词:PDCA循环法干预
- 肝移植患者围术期PBM的建立与实施
- 2023年
- 目的建立切实可行的临床肝移植患者血液管理(PBM)模式,以优化肝移植围术期用血量,改善患者预后与生存率。方法成立多学科PBM团队,初期由医务部牵头,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临床建立肝移植患者PBM模式的重要性向麻醉科、肝胆科、输血科、ICU医务部等相关科室近71人做了《器官移植患者血液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的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分析,确定肝移植患者PBM的重要项,制定试行方案,包括医务部组织,输血科负责对麻醉科、肝胆科、ICU等科室的医护人员完成教育培训后,麻醉科、肝胆胰科、ICU确定肝移植患者术前、中、术后PBM措施,以2021年本院的肝移植患者30人为实验组(对象),全面实施PBM;同时选取2020年本院所做的肝移植术3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术前、中、后输血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均未输注任何成分血;术中异体成分血输注量:红细胞(U)为12.75(8.75,18.63)vs 15.25(8.38,26.13)(P>0.05),单采血小板(治疗量)为0(0,2)vs 1(0,4.25)(P>0.05),血浆(U)为2300(1550,3763)vs 3650(2075,5400)(P<0.05];冷沉淀(U)0(0,10)vs 10(0,30)(P<0.05);术后异体成分血输注量:红细胞(U)为8.00(3.38,12.88)vs 11.25(4.75,19.63)(P>0.05],单采血小板未输注,血浆(U)为0(0,0)vs 0(0,600)(P>0.05],冷沉淀未输注。结论肝移植患者PBM模式的建立及其管理措施在移植术前、中、后的运用,明显减少了患者术中输血量,改善患者移植术后的预后。
- 侯星羽秦雯海帆李兵普丽宋松涛陈刚徐荣华
- 关键词:肝移植术用血量围术期输血
- 输血科人员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模型构建与探索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提高输血科人员整体素质,构建输血科人员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型。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法、横断面问卷调查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输血科人员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型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医院输血科人员胜任力模型包含了6个公因子和34个特征指标,维度分别为:基本专业技能、个人特质、能力素质、风险防控、遵守规范和职业素养。这些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为重要的特征指标包括责任心和严谨性、输血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安全意识、严格核对、严守医德及爱岗敬业。结论输血科人员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型的构建可以为输血科工作人员的选拔,岗位职责的制订,综合能力的评价,科室绩效的管理提供依据,对输血医师的培养也具有指导及参考价值。
- 秦雯海帆杨超宋松涛侯星羽许小峰赵惠菊徐荣华普丽
- 关键词:输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