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
  • 1篇印迹
  • 1篇印迹法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代谢
  • 1篇实时定量PC...
  • 1篇内障
  • 1篇麻醉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印迹
  • 1篇免疫印迹法
  • 1篇黄斑
  • 1篇黄斑变性
  • 1篇黄斑营养不良
  • 1篇防盲
  • 1篇白内障
  • 1篇白内障防盲
  • 1篇STARGA...
  • 1篇表面麻醉

机构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2篇张瑞帆
  • 2篇陈波
  • 1篇吴峥峥
  • 1篇杨平
  • 1篇余曼
  • 1篇关敏

传媒

  • 1篇实用防盲技术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Stargardt病Ⅲ型致病基因ELOVL4在脂肪酸代谢中的功能研究
2014年
背景研究证实,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4(ELOVIA)基因是Stargardt病的致病基因,且ELOVIA可能是c≥28的超长链脂肪酸的延伸酶,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targardt病Ⅲ型(STGD3)的发病可能与视网膜中c≥28的超长链脂肪酸的代谢有关。探讨ELOVL4在STGD3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超长链脂肪酸代谢的关系有望对STGD3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探讨ELOVIA基因在STGD3发病和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腺病毒(Ad)转染重组病毒质粒36h的人胚肾293细胞(HEK293)以纯化病毒,构建携带ELOVIA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转人培养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I2),将培养的PCI2细胞分成PCI2组、PCI2+Ad5一GFP组和PCI2+Ad5一ELOVL4组,根据分组情况分别将Ad-GFP和Ad-ELOVL4病毒质粒按1×10~2×10。噬斑形成单位(pfu/m1)的滴度加入含质量分数2%胎牛血清(FBS)的细胞培养液转导24h,采用实时定量PCR法(qRT—PCR)定量分析各组细胞中ELOVIA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ELOVL4蛋白的表达。分别在各组培养基中加入花生四烯酸(AA或20:4n6)、二十碳五烯酸(EPA或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或22:6n3),孵育48h后进行脂肪酸提取,通过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各组细胞中超长链脂肪酸产物。结果PCI2+Ad-ELOVL4组、PCI2+Ad-GFP组和PCI2组间细胞中ELOVL4mRNA表达水平(ELOVIAmRNA/RPLl9mRNA)分别为0.833±0.138、0.027±0.002、0.024±O.002,3个组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700,P=0.000),其中PCI2+Ad5一ELOVL4组PCI2细胞中ELOVIAmRNA表达水平是PCI2组和PCI2+Ad5-GFP组的30~40倍;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证实,PCI2+Ad5-ELOVIA-组PCI2细胞中ELOVL4蛋白呈阳性表达。GC-MS法检测发现PCI2+Ad5-ELOVL4组PCI2细胞中有C28-C38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其中均以C34和C36多不饱�
余曼陈波张瑞帆吴峥峥
关键词:黄斑变性免疫印迹法实时定量PCR
表面麻醉在高原地区大规模白内障防盲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高原地区大规模白内障防盲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四川省高原地区贫困白内障防盲手术患者457例(457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均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术后第1天,视力≥0.3者384眼,占84.03%。结论在高原地区大规模白内障防盲手术中应用表面麻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
张瑞帆陈波关敏杨平
关键词:白内障表面麻醉防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