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血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缺血预处理是机体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肺缺血预处理能减轻后继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相关机制目前尚不能完全阐明,作者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张郁林黄烨周波杨卫东聂军李奎万沛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
- 蛋白激酶C在肺缺血预处理保护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肺缺血预处理(IPC)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在体单侧肺原位I/R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组、I/R组、IPC组、多黏菌素B(PMB)组和缺血预处理加多粘菌素B(IPC+PMB)组5组。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肺组织SOD活力、MDA含量、肺湿干重比和肺泡损伤数比值,观察肺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与S组相比,I/R组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升高,肺湿干重比升高,肺泡损伤数比值升高(均P<0.01);与I/R组比较,IPC组SOD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肺湿干重比降低,肺泡损伤数比值降低(均P<0.01);与I/R组比较,PMB组和IPC+PMB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肺组织病理学改变:I/R组、PMB组和IPC+PMB组肺组织损伤明显,IPC组肺组织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S组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IPC对肺I/R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这一作用可被PKC抑制剂PMB抑制。
- 张郁林黄烨周波杨卫东聂军李奎万沛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蛋白激酶C
- 心脏病患者术后采用两种胸廓按压手法治疗咳嗽的效果比较
- 目的:对两种不同胸廓按压手法治疗心脏病患者手术后咳嗽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4例心脏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经患者及其家属签署同意书后,将所有患者随机...
- 李奎张郁林
- 关键词:咳嗽治疗
- 原发性心脏肿瘤一例诊治回顾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活动后胸闷、气促20 d入院。胸部CT检查示左心房及右心房交界处占位性病变;心脏MRI检查示心房间隔后顶部占位性病变。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房间隔顶部、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及主动脉之间有一肿物,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心脏肿瘤并陈旧性出血及钙化。术后24 h脱离呼吸机。术后10 d康复出院,心功能Ⅱ级。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超声和MRI检查对其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一经确诊即应限期手术,甚至还需急诊手术。
- 张郁林黄烨周波杨卫东聂军李奎万沛
- 关键词:心脏肿瘤
- COVID-19疫情期间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湖北省多中心管理经验总结及建议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自2020年1月16日至2月26日,湖北省多个心脏大血管中心共完成37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包括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开放手术1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19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方式包括Stanford升主动脉置换10例(55.55%),Bentall手术7例(38.89%);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14例(77.8%)。19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2例同时采用左锁骨下动脉的烟囱技术。结果本组住院30天内无死亡病例。术前核酸检测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7例,疑似3例进行急诊手术。大部分手术(62.2%,23/37)采用了三级防护,11例主动脉夹层术后复查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目前尚未发生医护人员感染及患者交叉感染。结论在疫情期间,术前应仔细鉴别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是否合并COVID-19。应遵循"肺炎疫情防控为重,确诊病例首选保守,择期手术尽量延迟,急危重症合理手术"治疗原则,可以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避免疫情扩散。
- 吴龙黄晓帆刘隽炜邱雪峰刘小斌蒋雄刚张郁林张松林黄江平刘伟张军董家寿陈家军夏家红董念国
- 关键词:心血管外科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
- 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收集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71例患者资料,33例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患者与脱呼吸机时间无延迟的38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脱呼吸机时间延迟发生率为46.47%。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有术后低心排、术后。肾功能衰竭、年龄≥50岁、ST—T改变、住ICU〉5d等。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后低心排(OR=5.329,95%CI1.682-16.881)、术后肾功能衰竭(OR=3.163,95%CI1.007-9.931)。结论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后低心排和肾功能衰竭。明确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以缩短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
- 伍育旗余旻张郁林程群霞钱民张新黎王鹏
-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
- 纳米炭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 周波黄烨杨卫东张郁林聂军李奎万沛
- 关键词:纳米炭前哨淋巴结活检乳腺癌
- 巨大主动脉窦瘤外科手术治疗1例
- 2020年
- 主动脉窦瘤(valsalva aneurysm)是一类临床上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现有研究提示该病常伴有马凡综合征或其他结缔组织疾病,由于与周围解剖学邻属关系,有可能自发破裂进入其他心脏腔或心包腔(取决于其位置),如果对破裂不及时处理,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预后较差[1]。我科以外科手段治疗主动脉窦瘤1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郭宇浩张郁林呙诗齐
- 关键词:结缔组织疾病主动脉窦瘤马凡综合征外科手术治疗心包腔急危重症
- 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进一步了解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主动脉夹层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例初诊为下肢动脉血栓栓塞、2例胆囊炎、1例急性胰腺炎、5例冠心病、2例低钾麻痹、2例心包积液,2例胸膜炎。所有患者经心脏彩超和(或)胸腹部CT检查时疑似主动脉夹层,进一步行CTA主动脉增强检查明确诊断。结论因主动脉夹层的病变部位及累及范围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首诊易误诊、漏诊。临床医师应对其临床特点有清楚的认识并保持高度警惕,尽量减少或避免误诊,以及时进行救治。
- 张郁林周波杨卫东张立伟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误诊
- 食管超声引导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医护配合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引导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配合。结果:27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90min,平均70min,无并发症,全部病例痊愈出院。结论: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手术配合强调熟悉手术步骤,正确、熟练使用手术器械和术中密切护理配合是手术取得成功、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黄陈红张郁林张立伟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封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