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疾病
  • 2篇综合征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疾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事件
  • 1篇心脏
  • 1篇心脏自主神经
  • 1篇心脏自主神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事件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机构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作者

  • 5篇祝鹏
  • 4篇任晖
  • 3篇郑时康
  • 3篇李静
  • 2篇王甲文
  • 2篇巩洁
  • 1篇万招飞
  • 1篇高天林
  • 1篇庄贵华
  • 1篇张军康
  • 1篇黄立勋
  • 1篇袁搏
  • 1篇王蕊
  • 1篇任辉
  • 1篇谢静

传媒

  • 2篇心脏杂志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并发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并发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5年10月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3765例,其中并发出血60例,纳入并发出血组。其余选取240例纳入无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及药物作用情况。结果并发出血发生率为1.6%(60/3765)。与无出血组相比,并发出血组患者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心功能不全、并发肾功能不全、既往有出血史的患者出血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氯毗格雷、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出血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并发心功能不全、并发肾功能不全,既往有出血史、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氯毗格雷、替罗非班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出血的可能性更大。
郑时康任晖祝鹏李静王甲文袁搏高天林王蕊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出血
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方法: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8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51例采用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同时常规抗凝治疗为观察组;33例常规抗凝、溶栓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临床变化并进行3~46个月随访。结果:观察组在出院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vs.58%,P<0.01),随访3个月治疗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98%vs.79%,P<0.01);观察组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4%vs.27%,P<0.05),静脉血栓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vs.15%,P<0.05);观察组在肺动脉栓塞发生率上有显著降低(观察组0%,对照组12%,P<0.01)。结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优于传统溶栓治疗,能有效预防或减少肺栓塞的发生,但应严格掌握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指征。
任晖郑时康祝鹏李静巩洁谢静张军康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肺栓塞
心率变异性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估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同期80例住院非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对照组),采用Holter记录仪对两组患者进行24h心率动态监测,对比两组监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卒中组24h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129.89±5.42)ms比(92.58±4.36)ms]、24h每5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118.85±5.79)ms比(77.36±4.82)ms]、相邻窦性R-R间期的均方根[rMSSD,(27.04±1.18)ms比(7.31±1.09)ms]以及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24h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8.97±1.48)%比(2.62±0.54)%]均明显下降(P均<0.01);而脑卒中患者中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率变异性指标在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能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发展做出预测,有助于预防和发现严重脑血管疾病。
郑时康任晖祝鹏
关键词:卒中自主神经系统
血浆FB、BNP、TNI、CRP浓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钠尿肽(BNP)、肌钙蛋白(ITNI)、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组,39例稳定型心绞痛(SA)和4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组比较FB、BNP、TNI、CRP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FB、BNP、TNI、CR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三支病变组高于双支、单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Gensini评分≥20分组高于Gensini评分<20分组(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组高于未发生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FB、BNP、TNI及CRP浓度有助于AC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祝鹏任辉万招飞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钠尿肽GENSINI评分心血管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院内死亡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方法:438例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存活与否,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4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结果,分析发生院内死亡的原因及死亡预测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中年龄>65岁、心功能Killp分级≥Ⅱ级、心源性休克、广泛前壁梗死、多支闭塞(≥2支)、近段闭塞、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后即刻TIMI血流≤Ⅱ级、IRA开通后即刻血压下降与存活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心功能Killp分级≥Ⅱ级、心源性休克、广泛前壁梗死、IRA开通后即刻TIMI血流≤Ⅱ级是急诊PCI患者围术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死亡原因中,心源性休克8例(38.1%)、恶性心律失常6例(28.6%)分居第1和第2位。结论:年龄>65岁、心功能Killp分级≥Ⅱ级、心源性休克、广泛前壁梗死、IRA开通后即刻TIMI血流≤Ⅱ级是急诊PCI患者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是急诊PCI手术住院期间主要死亡原因。
任晖黄立勋庄贵华巩洁李静祝鹏王甲文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