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华支睾吸虫与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动物肝癌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7
- 1994年
- 本文报道用华支睾吸虫与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动物肝癌的实验结果。A组每只金地鼠通过胃管人工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30d后当鼠粪中查见华支睾吸由卵时开始自由饮服0.0025%二甲基亚硝胺溶液17周,结果11只鼠中4只诱发肝癌,1只诱发肝胆管癌和5只肝硬变。B组每只鼠仅自由饮服0.0025%二甲基亚硝胺溶液17周,15只鼠中3只诱发肝癌,5只肝硬变。C组每只鼠仅通过胃管人工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不饮服二甲基亚硝胺,12只鼠中仅6只发生肝硬变。空白对照的15只鼠均未发现病变。结果显示金地鼠饮服二甲基亚硝胺可引起肝细胞和胆管细胞恶变,而华支睾吸虫在肝内的寄生,可促使肝癌的发生。
- 王磊肖锡昌唐永煌曾子华
- 关键词:二甲基亚硝胺肝癌异形吸虫病
- 中华分支睾吸虫病与原发性肝(胆管)癌关系的初步研究
- 1992年
- 本文报道一较典型华支睾吸虫所致原发性肝胆管癌病例。患者经B超,肝扫描,CT均显著“肝内占位性病变”,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证实“肝右叶肿瘤”。外科作肝肿瘤切除并送病理检查,确诊肝华支睾吸虫感染伴发肝胆管上皮腺瘤样增生,肝胆管上皮癌变及胆管腺癌。对华支睾吸虫病所致原发性肝胆管癌的病理变化过程,作了较详细描述,同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讨论。鉴于原发性肝胆管癌目前治疗尚有一定困难,病死率极高,作者认为积极防治华支睾吸虫病,将对流行区内原发性肝胆管癌发病率的下降及对原发性肝胆管癌的防治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肖锡昌王磊朱师晦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 登革热1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2年
- 对136例登革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发热高、热程长以及血小板减少显著者,极易合并出血,且最常见为上消化道出血,可危及生命。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在综合治疗的同时,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加冰水口服有良好效果。
- 王小碧王磊曹雅鲁李智超朱师晦麦敦宪刘建尧吴国仁陈景贤
-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上消化道出血登革热
- 149例艾滋病人与寄生虫感染的分析比较
- 1996年
- 149例艾滋病人与寄生虫感染的分析比较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广州510632王磊,蔡玲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免疫功能的缺陷导致发生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而寄生虫感染是其中常见的,亦是艾滋病人常见的死因。笔者观察了欧洲某医学院附院149...
- 王磊蔡玲
- 关键词:艾滋病寄生虫感染
- 华支睾吸虫病合并肝(胆管)癌关系的临床观察(附14例报告)被引量:1
- 1997年
- 曹雅鲁王磊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肝癌合并症
- 恙虫病65例临床分析
- 2000年
-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现称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我院自1990年7月~2000年8月共收治该病患者65例,现将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40例,女25例,年龄1.5~68岁,其中11~49岁47例(占72%).一例在2月份发病,其余均在5~12月份发病.有29例(占44%)在发病前有草地坐卧史.二、诊断标准 依照1998年第三版(传染病学)(王季午主编)拟定的标准.三、临床情况 本组患者58例(占85%)急骤起病,全部患者均发热血例(占92%)在39℃以上持续高热;59例(占90%)有典型的焦痴或溃疡,且焦痴或溃疡有64%位于腋窝、腹股沟或外生殖器,其他的多位于会阴或左右下腹部;58例(占89%)淋巴结肿大;47例(占72%)头痛;45例(占69%)
- 王磊蔡尤英
- 关键词:恙虫病恙虫病立克次体急性传染病
- 80例尿毒症死亡病例的临床分析
- 1990年
- 本文总结了我院近年收治的80例尿毒症病例对其原发病因及死亡原因作一分析。原发病以慢性肾炎最多,后依次为肾硬化、狼疮肾、肾盂肾炎、尿路结石、糖尿病肾病、多囊肾和多发性骨髓瘤。死亡原因以代谢性酸中毒为冠,其次为感染、心衰、高血钾、心律失常、脑水肿、脑出血及心梗。
- 唐德燊胡卓加王磊
- 关键词:尿毒症肾衰竭
- 艾滋病患者的寄生虫病一附62例分析被引量:9
- 1996年
- 本文分析在149例艾滋病人中,62例感染寄生虫病的临床情况。其中感染卡氏肺囊虫36例,弓形虫23例,隐孢子虫1例,间日疟原虫1例,蓝氏贾第鞭毛虫1例。在艾滋病人中寄生虫病是常见的,它常是艾滋病人致死的原因。与无寄生虫病的艾滋病人相比较,有寄生虫病的艾滋病人临床表现比较严重,病死率较高。
- 王磊
- 关键词:艾滋病寄生虫病
- 丙型肝炎病毒 NS_3 抗原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病理组织学活动性的关系
- 1997年
- 本文采用HCVNS3区单克隆抗体、LSAB法检测了65例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CVNS3抗原的表达状况,并对其与病理组织学活动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检测了肝组织中的HCVRNA,显示其与HCVNS3抗原的检出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组,HCVNS3抗原多呈胞浆型表达,且与病理组织学活动性正相关,而在慢性丙型肝炎,较多见胞核型表达,与组织学活动性并无明显关联。实验结果支持急性丙型肝炎的肝损害与HCV的直接作用及免疫反应有关,而慢性丙型肝炎则以免疫反应引起肝损害为主。
- 张立伐彭文伟姚集鲁姚集鲁唐永煌江元森
- 关键词:丙型肝炎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