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作品数:3 被引量:24 H指数:2 供职机构: 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华南虎源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7 2018年 为确定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发生的一例华南虎幼虎急性死亡病例的病原菌,无菌采集死亡幼虎的肺、肝、脾、肠道等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从肠道组织中分离到1株细菌并命名为F J/T iger01,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16S r R N A分子鉴定结果确定该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对该分离菌进行动物致病试验、药敏试验、16S r RNA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试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小鼠攻毒后12 h内全部死亡;15种抗菌药物中,该分离株仅对头孢噻肟、头孢噻吩、庆大霉素这3种药物具有敏感性。该分离株与17株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遗传分支,亲缘关系较近,但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异性或物种特异性。本试验从死亡幼虎肠道组织中分离到1株多重耐药的奇异变形杆菌,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为我国圈养华南虎疫病防控补充了参考资料。 范克伟 余佳 杨守深 杨守深 林开雄 杨小燕 黄翠琴 杨小燕 林青青 黄翠琴 王娟 戴爱玲关键词:华南虎 奇异变形杆菌 系统发育分析 福建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oqxAB流行性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调查福建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oqxAB流行性及阳性菌中其重要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以期为本地区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腹泻仔猪肛门拭子分离大肠杆菌,通过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并用PCR法检测PMQR(包括oqxAB)、ESBLs及其他耐药基因;对oqxAB阳性菌进行接合转移试验,测定接合子的药物敏感性变化;对阳性菌的种系发育及毒力基因分布进行测定。结果本研究共分离鉴定大肠杆菌133株,分离株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最高(90.2%),对多粘菌素的耐药率最低(24.8%),其余药物的耐药率在26.3%~85.7%;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oqxAB基因检出率为29.3%(39/133),在oqxAB阳性菌中还检测出floR(76.9%)、qnrS(71.8%)、CTX-M-1G(59.0%)、mcr-1(56.4%)、fosA3(28.2%)和acc(6′)-Ib-cr(23.1%)等耐药基因,其中59.0%携带6种以上耐药基因,以oqxA+oqxB+qnrS+CTX-M-1G+mcr-1+floR基因型最为流行(38.5%);种系发育显示分离株主要分布在A组(46.2%),毒力基因主要分布在B2和D组,其毒力基因平均个数分别为3.43和2.64。69.2%(27/39)oqxAB阳性菌成功将耐药质粒传给受体菌(C600),其接合子的MIC值较受体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福建地区猪源大肠杆菌中oqxAB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在oqxAB阳性菌中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种系发育主要分布在共生型(A组),毒力基因主要分布在B2和D群;携带oqxAB基因的阳性质粒可通过接合转移的方式进行水平传播。 杨守深 范潇悦 江妤丹 林欣 张雅红 涂小梅 杨光庭 王娟 王娟 黄翠琴关键词:药物敏感性 毒力基因 华南虎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对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一例华南虎幼虎急性死亡病例的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为圈养华南虎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无菌采取死亡幼虎的肺、肝、脾、肠道等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16SrRNA PCR扩增结果进行病菌鉴定;并对该分离菌进行16S rRNA系统进化分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PCR鉴定、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从幼虎肝脏及肠道组织中分离得到1株大肠杆菌(E.coli),命名为FJ/Tiger2016。16SrRNA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分离菌与大肠杆菌人源分离株(NZCP016497)、鼠源分离株(NZMBNX01000003)、鸭源分离株(EF620926)及禽源分离株(AB272358)的遗传距离较近,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遗传分支,其中与禽源分离株(AB272358)的同源性高达99.7%。PCR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对选用的15种抗菌药均表现敏感。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经腹腔接种时该菌株对试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小鼠攻毒后5h内全部死亡。病理剖检及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死亡小鼠的心脏、肝脏和脾脏等多个重要组织器官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病理损伤,而经灌胃接种时试验小鼠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含有10种毒力基因,暗示其可能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结论】从死亡幼虎肝脏及肠道组织中分离到1株具有较强致病力、肠道外致病的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表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已对我国圈养华南虎造成了一定威胁,应引起重视。 范克伟 余佳 杨守深 杨守深 林开雄 黄翠琴 戴爱玲 黄翠琴 郑琳 戴爱玲 王娟 林青青关键词:华南虎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