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 作品数:579 被引量:1,690H指数:18
- 相关作者:李筱荣赵少贞魏瑞华张晓敏东莉洁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质量分数0.1%和0.3%玻璃酸钠滴眼液对FS-LASIK术后干眼泪膜稳定性及视觉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研究质量分数0.1%和0.3%玻璃酸钠滴眼液对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术后干眼泪膜稳定性及视觉质量的作用。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FS-LASIK术前无干眼、术后1周出现干眼的患者60例60眼,其中轻度干眼患者和重度干眼患者各30例30眼,均取右眼进行分析,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随机给予0.1%或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在术前、术后1周(点药前和点药后15、30、60、120、180 min)、1个月和3个月使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视觉质量分析系统Ⅱ(OQASⅡ)、Keratograph 5M眼表分析仪、角膜荧光素染色等方法进行评估。比较分析FS-LASIK术后3个月内干眼患者局部应用0.1%和0.3%玻璃酸钠滴眼液后泪膜光学质量的动态变化,并分析眼部不适症状(OSDI评分)、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 avg)、角膜荧光素染色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轻度干眼患者不同时间0.3%玻璃酸钠组较0.1%玻璃酸钠组更能改善OSDI评分(F组别=10.913,P=0.003)和角膜染色(P=0.027)。与术前相比,轻度干眼患者0.1%玻璃酸钠组和0.3%玻璃酸钠组术后1周点药前和点药后多个时间点基础客观散射指数(OSI)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干眼患者0.1%玻璃酸钠组和0.3%玻璃酸钠组术后1周点药前总OSI较术前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60),0.1%玻璃酸钠组点药后总OSI明显下降,点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总OSI较术前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17);0.3%玻璃酸钠组点药后15、30、60、120 min总OSI均较术前增高,差异�
- 郑晓红赵少贞
- 关键词:玻璃酸钠干眼泪膜
- 睑板腺癌差异表达miRNA筛选及miR-3907功能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筛选睑板腺癌(MGC)差异表达微小RNA(miRNA)并探究微小RNA-3907(miR-3907)对MG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收集2011年7月至2019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MGC患者的癌组织样本及癌旁组织样本。应用miRNA芯片对其中5份MGC与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筛选。选取MGC中表达显著上调的miR-3907为观察对象,通过生物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实验预测并鉴定miR-3907靶基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18份MGC组织及6份癌旁组织样本中靶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培养的MGC原代细胞中分别进行miR-3907过表达、miR-3907敲减、靶基因敲减、miR-3907敲减+靶基因敲减转染并分别设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后各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划痕实验评估转染后MG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进行比较。统计学方法主要为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样本相比,MGC样本共筛选出表达上调的miRNA 22个,表达下调的miRNA 5个,其中miR-3907表达显著上调。生信数据库与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血小板凝血蛋白酶1(THBS1)为miR-3907的下游靶基因。癌旁组织中THBS1蛋白阳性表达率(6/6)显著高于MGC组织(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与对照组比较,miR-3907过表达组48、72 h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F=3.70、2.65);24 h后细胞迁移率显著增高(54.6%±3.4%与34.2%±0.6%比较;t=8.34);miR-3907敲减组24、48、72 h细胞增殖能力降低(F=3.10、2.17、3.09)、24 h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40.8%±2.8%与69.7%±2.7%比较;t=10.42);THBS1敲减组24、48和72 h细胞增殖能力增强(F=3.84、3.79、2.24)、24 h后细胞迁移率显著增加(82.5%±1.9%与37.6%±5.1%比较;t=11.74);miR-3907敲减+THBS1敲减组24、48 h细胞增殖能力增强(F=3.97、3.31)、24 h细胞迁移率显著增�
- 张传丽刘勋姜美霞朱利民林婷婷何彦津
- 关键词:眼睑肿瘤睑板腺微RNAS凝血酶敏感蛋白1细胞运动
- 角膜个体化切削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3年
- 角膜个体化切削是在PRK、LASIK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屈光手术技术。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常规PRK、LASIK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角膜的重新塑形 ,使人眼达到“超常视力” ,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替代PRK、LASIK ,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本文将个体化切削机制及初步临床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赵金荣赵少贞孙慧敏
- 关键词:屈光手术PRKLASIK
- 人孤雌胚胎干细胞向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及分子生物学特征
- 李筱荣李文博鲁振宇东莉洁张云山
- 视力表
- 吴淑英李筱荣韩林刘巨平郭俊来连捷李盛来
- WaveScan波前像差仪客观验光与显然验光的比较
- 目的:通过对比WaveScan波前像差仪验光和显然验光结果,探讨WaveScan波前像差仪验光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05年8月~2006年3月在我院行LASIK矫正近视和散光的患者135人(256眼),按屈光度分...
- 赵少贞徐凤
- 关键词:波前像差仪
- 文献传递
- LASIK手术前后角膜厚度的动态变化研究
- 目的:探讨近视眼LASIK手术前后角膜厚度的动态变化, 为近视眼LASIK手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利用Pentacam 眼前节测量及分析系统观察166例近视患者的右眼LASIK 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
- 郭玉峰赵少贞
- 关键词:近视眼LASIKPENTACAM角膜厚度
- 文献传递
- 叉头框转录因子F2小发夹RNA对人眼小梁网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F2(FoxF2)对小梁网细胞外基质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培养人眼小梁网细胞(HTMCs)分为Scramble对照组和FoxF2小发夹RNA(shRNA)组,构建FoxF2重组干扰载体FoxF2 shRNA,应用FoxF2 shRNA慢病毒颗粒感染HTMCs,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oxF2 shRNA的敲低效果及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表达变化,利用Transwell计数实验分析HTMCs的迁移能力。结果体外培养的HTMCs呈长梭形,生长状态良好,形态符合HTMCs形态学特征。FoxF2 shRNA组FoxF2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72±0.02,显著低于Scramble对照组的1.2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8,P<0.01)。FoxF2shRNA组纤连蛋白(FN)、Ⅰ型胶原蛋白(COL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3±0.03、0.53±0.08和0.86±0.15,显著低于Scramble对照组的0.87±0.04、1.66±0.06和1.73±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08、18.81、7.50,均P<0.01)。FoxF2 shRNA组HTMCs的迁移数量为117.30±11.41,显著低于Scramble对照组的251.00±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P<0.01)。结论成功制备可特异性敲低HTMCs内源性FoxF2表达的FoxF2 shRNA病毒,并证实FoxF2干扰对HTMCs中ECM的表达及细胞迁移具有抑制作用。
- 刘爱华高美子黄亮瑜刘勋苏睿虹赵今稚王礼明张晓敏李筱荣东莉洁
- 关键词:小梁网细胞细胞外基质
- 37例眼眶瘘管形成的病因及诊疗分析
- 目的 分析探讨眼眶瘘管形成的临床资料,为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帮助。方法 对1980年1月至2007年7月就诊的37例眼眶瘘管患者的病因、瘘管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逐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中因异物存留引发瘘管形成...
- 林婶婷何彦津朱利民张虹汪东宋国
- 关键词:眼眶瘘管病因影像学
- Lotmar视力仪预测内眼手术术后视力的观察
- 目的:观察Lotmar Visometer预测内眼手术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符合程度。方法:285人361眼接受内眼显微手术,常规术前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和Lotmar值,术后一个月检查最佳矫正视力,部分患者测定术后术眼的Lot...
- 张红苏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