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丽霞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症状
  • 2篇中毒
  • 1篇电凝
  • 1篇电凝电切
  • 1篇电凝电切术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电切术后
  • 1篇毒蕈
  • 1篇毒蕈碱
  • 1篇毒蕈碱样
  • 1篇休克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农药
  • 1篇有机磷农药中...

机构

  • 5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付丽霞
  • 2篇杨叶
  • 1篇罗鸣
  • 1篇蔡海芳
  • 1篇叶秀津
  • 1篇李雅
  • 1篇叶淑芳
  • 1篇叶斌
  • 1篇汪剑波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07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观察贲门失弛缓症的气囊扩张和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扩张组采用COOK气囊扩张 ,手术组采用经腹或经胸Heller手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比较。 结果 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但扩张治疗方法简单 ,效果满意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付丽霞蔡海芳
关键词:气囊扩张贲门失弛缓症手术并发症
胃镜下肉眼观察胃黏膜形态直接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胃镜下肉眼观察胃黏膜形直接判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行胃镜检查患者2255例,通过2位内镜医师肉眼观察其内镜下的胃黏膜表现形态判断有无H.pylori感染,分为A组(H.pylori感染组)和B组(非H.pylori感染组),仅满足1项A组黏膜表现为A1组;满足两项及以上A组黏膜表现为A2,同样方法将B组分为B1、B2组.最后与^(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A1组共计547例,A2组共计636例,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B1组共计489例,B2组共计398例,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内镜诊断与^(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H.pylori感染之间符合率为90.8%.其中满足1项内镜表现判断有无H.pylori感染的准确率为85.6%,其灵敏性84.6%,特异性为86.8%,而满足两项及以上内镜表现判断有无H.pylori感染的准确率为96.0%,其灵敏性为97.3%,特异性为94.1%,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内镜下肉眼观察直接判断有无H.pylori感染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汪剑波付丽霞刘俊伟叶斌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
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肠梗阻15例分析
2007年
杨叶付丽霞陈芝兰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肠梗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内科急症毒蕈碱样首发症状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2007年
付丽霞罗鸣
关键词: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治分析非特异性症状中毒性休克高凝状态腹部不适
雷贝拉唑在胃息肉电凝电切术后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息肉电凝电切术后腹痛和溃疡的疗效对比。方法:96例胃息肉电凝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两组。雷贝拉唑(A)组46例:雷贝拉唑20mg;奥美拉唑(B)组50例:奥美拉唑20mg,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腹痛缓解和溃疡愈合情况。溃疡的愈合情况通过胃镜检查来评估。结果:A组患者于服药后第1天腹痛缓解率为82.6%,高于B组的50%(P<0.001)。A组患者第7天腹痛缓解率为100%,高于B组的82%(P<0.01)。两组间疼痛消失平均天数比较,A组明显少于B组(P<0.001)。服药后的疼痛1、7d缓解率和平均疼痛消失天数雷贝拉唑组均优于奥美拉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内镜检查溃疡愈合率A组95.7%,高于B组9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雷贝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在胃息肉电凝电切术后溃疡的愈合方面具有相同疗效,但对腹痛缓解效果雷贝拉唑组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
杨叶李雅付丽霞叶淑芳叶秀津
关键词:雷贝拉唑胃息肉电凝电切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