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胜韬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毒性
  • 1篇毒性作用
  • 1篇氧化锌
  • 1篇细胞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氧化锌
  • 1篇U937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篇杨胜韬
  • 1篇王海芳
  • 1篇刘佳蕙
  • 1篇刘元方

传媒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纳米氧化锌对人单核细胞系U937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纳米氧化锌(ZnO)对U937细胞的毒性及机制.方法 对4种不同粒径的ZnO(直径分别为10、30、60、500nm)进行详细表征.通过台盼蓝拒染实验、噻唑蓝(MTT)实验检测各种粒径ZnO在不同浓度时(浓度分别为12、120、240、600、1200 μmol/L)对U937细胞存活率和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锌离子探针监测细胞内锌离子浓度变化;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对ZnO的吞噬情况.结果 4种粒径ZnO均呈棒状,属于闪锌矿,六方晶系,样品纯度〉99%,比表面积变化规律与粒径相吻合.浓度12~600 μmol/L,4种ZnO染毒组细胞相对活力[ZnO-n10为:(97±19)%、(91 ±4)%、(24 ±4)%、(15±2)%;ZnO-n30为:(111±24)%、(81±3)%、(24 ±2)%、(27±8)%;ZnO-n60为:(105±11)%、(73±20)%、(43±11)%、(28±14)%;ZnO-μm为:(88±16)%、(62±7)%、(22±4)%、(13±5)%]均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r值分别为:0.965、0.979、0.998、0.992;对应的相关系数统计检验值t值分别为:19.8、25.3、76.3、40.9,P值均〈0.05).浓度12~1200 μmol/L,4种ZnO染毒组细胞存活率[ZnO-n10为:(98±1)%、(67±2)%、(59±7)%、(13±13)%、(5±4)%;ZnO-n30为:(98±1)%、(97±2)%、(50±3)%、(20±14)%、(7±2)%;ZnO-n60为:(97±2)%、(88±5)%、(48±10)%、(12±5)%、(4±1)%;ZnO-μm为:(96±1)%、(76 ±3)%、(58±3)%、(19 ±5)%、(20±10)%]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r值分别为:0.982、0.956、0.972、0.980;对应的相关系数统计检验值f值分别为:19.3、12.1、15.6、18.5,P值均〈0.05).ZnO-n30引起的细胞内锌离子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的增加值(121±11)与等锌量ZnAc2引起的升高值(平均强度132±14)一致(F=1.6,P〉0.05).200 μmol/L ZnO-n30或ZnAc2孵育3 h后,ZnO-n30使高锌含量细胞占总细胞数的(87.6±2.6)%,ZnAc2组为(86.9±3.2)%,二者差�
刘佳蕙杨胜韬王海芳刘元方
关键词:氧化锌U937细胞毒性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