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正坤
-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CET测试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有效性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借助准实验的研究方法,设计并实施17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检验翻转课堂对学习者语言成绩的影响,以此探讨翻转课堂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对研究对象CET-4和CET-6成绩的ANCOVA检测表明,这种新型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阅读、写作及综合成绩,说明翻转课堂不但适用高校外语教学而且较传统教学法效率更高。基于语言水平分组数据的t检验亦表明,外语翻转课堂有着极高的适用人群,但其影响路径则因学习者前期语言水平的差异而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
- 闫正坤邹莉媛
-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有效性
- 中学阶段英语翻转课堂建设的挑战与对策被引量:6
- 2016年
- 翻转课堂以其独特的理念为中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方向,但中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教学理念以及教材编制等因素直接影响了中学英语翻转课堂建设。结合安徽某市6所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认为中学英语教学与翻转课堂的融合需要在英语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团队和教材建设上做出巨大调整,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能,培养高素质人才。
- 闫正坤邹莉媛
-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材建设
- 翻转课堂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治理与路径探索被引量:30
- 2017年
- 作为教学范式的变革,翻转课堂是数据化和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亦为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的教学治理应当在价值理念、管理秩序和教学思维等方面加强与翻转课堂的对接,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建立科研与教学的协同治理机制,健全教学评价及指标管理体系,从而发挥翻转课堂的潜在优势,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 闫正坤张萍
- 关键词:高等教育
- 论福克纳《八月之光》的时间艺术
- 2017年
- 时间是福克纳小说艺术的重要构成。文章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基础,分析福克纳的代表作《八月之光》的时间艺术,认为福克纳将小说的叙事时间碎片化与个人化,让时间内化为人物的心理意识结构与性格特征,使之成为了美国南方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主题上烘托了南方哥特式文化中的个人困境,同时也使得小说具有了沉重的历史观感。
- 闫正坤
- 关键词:福克纳《八月之光》空间叙事
- 浅析《紫颜色》中书信格式对于成长主题的表达被引量:1
- 2014年
- 作为一部颇具代表性的成长小说,《紫颜色》叙述了主人公西丽从顺从走向反抗的黑人女性的故事。小说中,作家爱丽丝·沃克成功地运用了书信体格式,将形式与内容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与身份和话语权诉求结合在一起,从而完成了对成长小说经典文学范式的继承和超越。
- 闫正坤陈葵阳
- 关键词:《紫颜色》书信体成长小说
- 基于多元化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构——以安徽财经大学改革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结合安徽财经大学多年英语教学实践,分析了分级教学、通识教育与ESP教学的优缺点,并依此为契机,提出了基于多元化理念的课程体系。该体系从学生需求入手,以分级教学为基础,通识教育与ESP教学相结合,将英语课程模块化,从而将三种教学模式融合在一起,建构了符合一般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理想模式。
- 闫正坤
- 关键词:课程体系构建分级教学通识教育ESP教学
- 翻转课堂与大学英语教育的融合研究
- 2016年
- 对翻转课堂进行了描述性研究,探讨了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潜在意义,同时展示大学英语课堂实践翻转教学的学生满意度情况。调查表明,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使用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参与度。
- 闫正坤邹莉媛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E-LEARNING
- 基于语料库的钦定版《圣经》词汇特征分析
- 2012年
- 钦定版《圣经》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的经典经书,几百年来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特色,成为《圣经》英译本中的一块奇葩。长久以来一直被学者所研究。该文通过现代计算机语料库检索技术,对钦定版《圣经》从词表,词簇,搭配,共现,语义韵等方面分析其词汇特征,进一步该经文的新的用词特点。
- 徐鹏闫正坤
- 关键词:《圣经》语料库
- 中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构建模式与策略探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尽管近年来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在我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中学阶段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仅止步于自然科学学科,英语学科的尝试较少。鉴于此,本文拟借助罗伯特·塔尔伯的翻转课堂模型,设计英语翻转课堂的课前和课中活动,尝试探究翻转课堂学习与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融合方式以及建构策略。
- 闫正坤邹莉媛
- 关键词:中学阶段英语教学
- 《典型美国佬》:美国民族身份认同的消解和建构被引量:2
- 2012年
- 美国民族身份认同是美国文学批评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亦是族裔作家不断质疑完善的重要概念之一。文章以当代华裔作家任碧莲的小说《典型美国佬》为文本,审视典型美国人固有形象及其在小说中的化身以及家庭意象。她不但消解了美国固有的民族认同,突破了东方主义的藩篱,而且重新建构了一个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以家庭为核心的杂和认同。
- 闫正坤
- 关键词:消解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