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凤
-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3
- 1996年
- 《构造地质学》作为我院煤田地质与勘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已经历了四十年的教学实践。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坚持改革探索,特别是经过《构造地质学》课程建设,通过院级验收,获得了院优质课程。
- 康继武王恩营曾玉凤
-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地质填图专业基础课地质教育
- 河南西峡盆地上白垩统河流及湖泊沉积中的遗迹组构被引量:15
- 2004年
- 河南西峡盆地上白垩统马家村组沉积厚度巨大 ,达 196 0m ,由辫状河沉积、曲流河沉积和湖泊沉积组成。在河流与湖泊沉积中 ,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 ,共 6种类型 ,分别为Skolithoslinearis、Cylindricumichnosp 、Palaeophycustubularis、“J”形潜穴、垂直分枝潜穴和垂直螺旋潜穴。从形态分析 ,大多数为居住迹 ,按照遗迹化石产出岩层的岩性、扰动特征和残留遗迹等总体特征 ,将所发现的遗迹化石层划分为两类遗迹组构 ,即软底组构和僵底组构。前者主要发育在纹层状极细砂岩和粉砂岩中 ,潜穴密度大 ,属种单一 ,包括Skolithos组构和Palaeophy cus组构 ;后者主要发育在厚层泥岩中 ,潜穴密度较大 ,类型稍多 ,包括由Cylindricumichnosp 、垂直分枝潜穴、J形潜穴和垂直螺旋潜穴所组成的遗迹组构。与报道过的其他地区陆相遗迹化石的对比表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 ,河流沉积中的组构特征在白垩纪有明显变化 ,而浅湖沉积中的遗迹组构表明造迹生物的扰动能力显著加强。
- 张国成郭卫星曾玉凤
- 关键词:湖泊沉积遗迹组构上白垩统陆相遗迹化石属种
- 济源盆地谭庄组(T_(2-3))上段湖相沉积及遗迹化石特征被引量:22
- 2005年
- 济源市西南郊出露有中—上三叠统谭庄组,代表了济源中生代盆地充填的一部分。在湖相剖面中识别出六种岩相组成的两类相序,相序 1呈叠置的向上变粗的序列,由下到上由富有机质页岩 (相E,类型Ⅰ ),纹层粉砂岩 (相A)和水流波痕层理砂岩(相B)组成,记录了在温暖潮湿条件下常年性开放湖泊中小型河口坝三角洲的进积作用;相序 2缺少明显的垂直序列,由互层状细粒碳酸盐岩和粉砂岩(相C),变形层理和波浪改造砂岩 (相D),富有机质页岩(相E,类型Ⅱ)和粘土岩组成,虽然也代表了常年性开放浅水湖泊体系,但反映出很强的季节性气候控制特征。湖相剖面的相C中发育丰富的Skolithoslinearis组合,也反映出底层受季节性气候控制。文章深入探讨了该组上段浅湖沉积的环境演替及气候对沉积作用的控制作用,在湖泊演化过程中,很可能出现过几次水体分层。根据晚三叠世时期的古地理重建,推测谭庄组上段湖相沉积反映出的强烈季节性可以用潘加亚巨型季风影响的设想模式解释。
- 张国成曾玉凤Buatois LAMangano MG
- 关键词:湖相沉积盆地充填上三叠统古地理重建遗迹化石
- 一种无熟料白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无熟料白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利用非金属矿物粉末,加工制备的白水泥。由煅烧高岭土、煅烧石膏、生石灰、减水剂均匀混合制成,其中煅烧高岭土、煅烧石膏、生石灰、减水剂的重量配比依次为...
- 李凯琦曾玉凤申义青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