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炎

作品数:1,226 被引量:15,145H指数:62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3篇期刊文章
  • 186篇会议论文
  • 46篇专利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29篇医药卫生
  • 16篇文化科学
  • 15篇经济管理
  • 10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理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38篇中医
  • 179篇中药
  • 172篇中医药
  • 122篇证候
  • 97篇中风
  • 72篇缺血
  • 61篇中医学
  • 61篇辨证
  • 60篇药学
  • 50篇中风病
  • 49篇病机
  • 48篇痴呆
  • 47篇医药学
  • 47篇中医药学
  • 45篇药物
  • 44篇血管
  • 41篇中医临床
  • 39篇中医证
  • 39篇中医证候
  • 38篇疗效

机构

  • 790篇中国中医科学...
  • 286篇中国中医研究...
  • 244篇北京中医药大...
  • 12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1篇北京中医药大...
  • 74篇中国中医科学...
  • 52篇中国中医科学...
  • 48篇中国人民大学
  • 40篇北京中医药大...
  • 3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8篇中国医学科学...
  • 2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6篇成都中医药大...
  • 24篇山东中医药大...
  • 23篇天津中医药大...
  • 20篇天津中医学院
  • 18篇山西中医学院
  • 13篇河南中医学院...
  • 12篇武汉大学
  • 12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1,224篇王永炎
  • 150篇谢雁鸣
  • 79篇王燕平
  • 70篇张文生
  • 65篇王忠
  • 56篇黄启福
  • 48篇时晶
  • 47篇田金洲
  • 46篇张志斌
  • 38篇张启明
  • 31篇黄璐琦
  • 31篇张华敏
  • 29篇吕爱平
  • 29篇杨薇
  • 28篇杨洪军
  • 28篇王阶
  • 28篇翟华强
  • 28篇常富业
  • 26篇史楠楠
  • 25篇庄严

传媒

  • 175篇北京中医药大...
  • 125篇中国中药杂志
  • 101篇中医杂志
  • 88篇中国中医基础...
  • 42篇天津中医药
  • 33篇中国中医药信...
  • 28篇现代中医临床
  • 25篇中华中医药杂...
  • 24篇中国中西医结...
  • 17篇世界科学技术...
  • 13篇辽宁中医杂志
  • 1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0篇环球中医药
  • 10篇中华中医药学...
  • 9篇中医药学刊
  • 9篇中医教育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9篇中西医结合学...

年份

  • 2篇2024
  • 12篇2023
  • 25篇2022
  • 32篇2021
  • 37篇2020
  • 30篇2019
  • 18篇2018
  • 31篇2017
  • 28篇2016
  • 38篇2015
  • 63篇2014
  • 57篇2013
  • 66篇2012
  • 78篇2011
  • 67篇2010
  • 65篇2009
  • 62篇2008
  • 90篇2007
  • 98篇2006
  • 115篇2005
1,2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适宜于中医药特点的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模式的探讨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模式,针对各研究模式不足之处进行了评述,提出适宜于中医药特点的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模式,预测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思路。
林丽美王永炎王智民刘菊妍许招懂
关键词:中医药活性成分
玄府理论与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75
2005年
杨辰华王永炎
关键词:涵义
一种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药材:银杏叶1‑30份,木蝴蝶1‑20份,苦参1‑20份,甘草1‑10份。药理试验表明,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对人肝癌(Hep 3B和Huh...
王忠王永炎刘琼
文献传递
证候模型研究的思路被引量:67
2005年
证候模型作为中医理论和中药研究不可或缺的技术平台一直受到关注。证候模型应该是与生物学和药理学的整体动物模型如生化模型、病理模型、转基因模型和细胞模型等不尽相同的一类生物表征模型,如舌象、唇象、爪象、耳轮、尾尖、眼球、毛皮以及动物行为等表现。这种模型应该符合中医四诊信息所表达的证候表现特征,而不是用想象的某些生物指标来替代。证候模型研究设计应该遵循因—脉—证—治的思路。所谓“因”指造模因素,如寒凝血瘀之寒;所谓“脉”泛指舌脉等临床表现,在这里指模型的体表特征;所谓“证”则是对体表特征所反映的病理机制的概括;所谓“治”指方剂干预效果的反证。“脉”应是证候模型评价的较直接、较直观、较重要的指标体系。只有在模型的生物表征符合人体证候的临床表现基础上,才能确认这种模型的证候性质。而“治”的重点是方,以方测证是证候模型验证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证候模型在当今中医药理论研究中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能替代人体证候,在证候模型上得出的结论还不能直接解释人体证候有关的问题,证候研究的原则仍应以人体为主。
田金洲王永炎时晶朱爱华黄启福
关键词:证候模型
从《金匮要略》肾气丸的运用论异病同治被引量:3
2008年
杨明会王永炎
关键词:异病同治肾气丸辨证论治
基于“毒损脑络”病机的廖氏化风丹组方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廖氏化风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具特色的发酵工艺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但目前廖氏化风丹组方特点尚不明确,阻碍了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毒损脑络"病机的创新性发展为指导,通过文献梳理分析,提出廖氏化风丹"以毒攻毒"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并从理论研究和临床报道两方面验证廖氏化风丹的组方与"毒损脑络"病机的契合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用药指导。
张囡魏玲宋玉万小青滕彩厚王燕平翟华强闫赋琴王永炎
关键词:组方分析毒损脑络急性中风临床合理用药
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观察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破瘀醒神、化痰消水中药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置;疗程均为21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肿吸收、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满意。
林安基孟庆刚王永炎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
小便类症状单元的确认方法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介绍一种规范中医小便类症状四诊信息的方法。方法提出症状单元假设,依据逻辑学的划分和科技术语的命名规则,给出历代医案中小便类症状单元的属性、名称和定义。结果借用23个症状单元及其2个限定因素的组合就能表达小便类四诊信息的3867种不同描述。结论症状单元是简化四诊信息的可行假设。属性提取、命名和定义可能是规范四诊信息的有效步骤之一。
张启明王义国王永炎
关键词:症状单元中医诊断
张元素气味配伍理论述要被引量:6
2003年
程昭寰王永炎
关键词:张元素药物配伍中医理论当归拈痛汤九味羌活汤
移精变气,杂合而治被引量:2
2013年
杂合而治"是中医的特点之一。由于目前学科越分越细,医生越来越专,给"杂合而治"带来一定的困难,有中医特色的"移精变气"临床应用更少。倘能在中医"形神一体"观指导下将两者有机结合,通过"治神以动其形",则临床疗效会提高。
王永炎王燕平于智敏
关键词:移精变气中医
共1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