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继
- 作品数:19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莞东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动态CT灌注成像与缺血再发作的关系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的变化,为预防TIA再发提供判断依据。方法经临床确诊的TIA患者20例于急性期先行常规16排螺旋CT横断面平扫,然后根据累及的动脉系统,选择感兴趣平面行脑CT灌注扫描,同时行CT血管造影。1个月后复查脑CT灌注。结果20例患者中,在急性期大部分患者患侧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呈轻到中度异常,患侧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呈正常或轻度下降。1个月后复查CT脑灌注结果显示有12例患者未发现异常,8例患者rCBF呈轻到中度下降,患侧rCBV呈正常或轻度下降,随访1年,14例未复发。6例两次CT灌注均有异常者在1年内有5例TIA再发,1例发展为脑梗死。结论对于脑灌注量降低严重而且持续时间长的TIA患者,提示可能出现TIA再发或进展为脑梗死,应及时强化抗缺血治疗。
- 谭琦孙凌瑜何国荣黄如训陈豪彭全唐劭年李哲胡宗继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CTP联合动态TCD量化评估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与预后
- 2024年
- 目的:CT灌注成像(CTP)联合动态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量化评估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1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60例MCA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减影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的患者侧支循环状态将侧支循环不良者纳入不良组(26例)、侧支循环良好者纳入良好组(3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P、动态TCD检查,以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CTP联合动态TCD诊断MCA狭窄患者侧支循环情况效能,比较两组患者CTP参数及动态TCD参数,比较入院时以及治疗后7、14、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MCA狭窄患者侧支循环状态与CTP参数、动态TCD参数、NIHSS评分、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以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CTP联合动态TCD诊断侧支循环状态的灵敏度为84.61%,特异度为91.17%,准确率为88.33%,Kappa值=0.761。不良组患者rCBF、rCBV均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iACA、VmiPCA、VmiACA/VmcACA、VmiPCA/VmcPCA均低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rMTT、r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及治疗后7、14、30 d,不良组患者NIHSS评分均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不良组患者mRS评分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侧支循环评分与rCBF、rCBV、NIHSS评分、mRS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与VmiACA、VmiPCA、VmiACA/VmcACA、VmiPCA/VmcPCA呈正相关性(P<0.05),而与rMTT、rTT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TP联合动态TCD可准确评估MCA狭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状态和预后,且MCA狭窄患者近、远期预后与其侧支循环状态演变密切相关,在临床预后评估和治疗策略的制定中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 苻晓慧孙凌瑜刘琳黄慜杨萍连宗德李哲胡宗继
- 关键词:CT灌注成像大脑中动脉狭窄侧支循环预后
- 大面积脑梗死早期血管开通的影响因素
- 目的:通过观察影响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因素,了解早期血管开通与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起病形式、发病时意识、血压、血糖、早期CT改变、是否溶栓治疗、病因、中线移位情况、合并应用尤瑞...
- 谭琦孙凌瑜黄灿胡宗继李哲巴特尔周曙光
- 低血糖脑病33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分析低血糖脑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为临床工作提供经验。方法:总结33例低血糖患者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行头颅CT及MRI检查。结果:33例患者表现为意识不清者20例,有精神症状者2例,类似TIA发作6例。偏瘫4例,癫痫发作1例;CT检查有陈旧性梗死灶8例,1例头颅CT灌注提示桥脑低灌注状态。另1例MRA检查提示椎动脉发育异常。结论:低血糖脑损害表现与脑细胞的进化程度及脑血管基础病变有关。
- 孙凌瑜谭琦陈豪彭全唐劭年李哲胡宗继
- 家庭治疗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家庭治疗对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康复、社会功能改善及降低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家庭治疗,为患者进行治疗前和开展治疗后2、4、8周的HAMD-24、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和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以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开展4周和8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AMD-24、FIM和FA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的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治疗能显著降低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社会功能效果良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唐劭年任兰振胡宗继李哲刘立雄
- 关键词:家庭治疗脑梗死抑郁
- 尤瑞克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9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神经细胞、稳定生命体征、降低颅内压等急性脑梗塞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急性脑梗塞常规治疗+静脉滴注尤瑞克林。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4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4d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尤瑞克林可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有效。
- 李哲谭琦胡宗继唐劭年黄灿刘琳刘立雄
- 关键词:尤瑞克林脑梗塞神经功能缺损
- 脑干梗死45例临床与MRI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影像的形态学分析,更全面地认识脑干梗死。方法:分析45例脑干梗死患者不同临床表现,并将磁共振检查结果按不同部位分类并统计。结果:本组病例临床有22例桥脑梗死表现为偏侧肢体活动障碍或感觉障碍,类似于大脑半球梗死的表现,占脑干梗死59.5%。从MRI检查看,病变部位主要在桥脑旁正中区。结论:脑干梗死表现形式多样,对老年纯运动性卒中或感觉卒中的患者,除考虑大脑半球腔隙性梗死外,应高度警惕脑干梗死的可能。
- 孙凌瑜陈豪谭琦胡宗继唐劭年彭全李哲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磁敏感加权成像不对称的显著皮质静脉对脑梗死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
-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不对称的显著皮质静脉(asymmetrically prominent cortical vein,APCV)对脑梗死侧支循环、...
- 胡宗继谭琦黄如训李哲朱刚明彭全刘琳黄灿
- 关键词:脑梗死侧支循环预后评估
- 家庭治疗对脑梗塞预后的影响
- 目的 探讨家庭治疗对提高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康复、社会功能改善及降低脑梗塞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06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除了有对照组同样...
- 唐劭年任兰振胡宗继李哲刘立雄
- 关键词:家庭治疗脑梗塞抑郁
- 中老年大面积脑梗死的非手术治疗效果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老年大面积脑梗死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脑梗死伤残率与脑梗死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我院2007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中老年大面积脑梗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75例伴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采用抗脑梗死药物以及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情况以及脑梗死与脑梗死后抑郁症的相对关系。结果中年患者35例,死亡率为31.43%,残障率为22.86%,患者远期预后较老年组好;老年患者40例,死亡率为37.5%,残障率为30%,患者早期以及伴合并症者死亡率较高,预后差。脑梗死后抑郁症治疗情况:重度患者疗效差,内源性患者疗效差,中轻度患者疗效较佳。脑梗死与脑梗死后抑郁相互作用。结论中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保守药物治疗效果较为稳定,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手术治疗相比治疗过程更安全,对患者机体环境要求较低,可做特殊患者以及不适做手术的脑梗死患者一般治疗方式,控制患者抑郁症情况也可降低死亡以及残障率。
- 唐劭年胡宗继巴特尔李哲刘立雄
-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非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