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美娜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寄生虫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免疫
  • 5篇弓形虫
  • 4篇刚地弓形虫
  • 3篇蛋白
  • 3篇免疫小鼠
  • 3篇抗原
  • 2篇速殖子
  • 2篇重组蛋白
  • 2篇黏膜免疫
  • 2篇免疫应答
  • 2篇可溶性
  • 2篇可溶性速殖子...
  • 2篇保护性免疫
  • 2篇鼻内免疫
  • 2篇STAG
  • 2篇PEROXI...
  • 1篇蛋白诱导
  • 1篇热休克
  • 1篇热休克蛋白
  • 1篇热休克蛋白7...

机构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殷国荣
  • 6篇刘美娜
  • 6篇孟晓丽
  • 4篇曹蕾
  • 2篇王海龙
  • 2篇葛玉芳
  • 2篇刘转转
  • 2篇刘红丽
  • 1篇吴锴
  • 1篇殷丽天
  • 1篇胡建敏
  • 1篇申金雁
  • 1篇刘晋平
  • 1篇刘阳
  • 1篇弓鸿飞
  • 1篇张建伟

传媒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4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重组弓形虫SAG1蛋白免疫小鼠抗弓形虫攻击保护作用
2009年
目的评价重组弓形虫表面抗原1(rTgSAG1)蛋白皮下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及抗弓形虫攻击的保护作用。方法6周龄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以100μlPBS、20μg、40μg、60μg或80μg rTgSAG1(溶于100μlPBS)/只皮下注射免疫小鼠3次,间隔14d。末次免疫后14d,以RH株弓形虫速殖子1×104个/只灌胃攻击所有小鼠,每日观察小鼠健康状况。攻虫后第28天,处死小鼠。分离并计数肝和脑组织内速殖子,分离并计数脾淋巴细胞和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ELISA法检测血清IgG和小肠冲洗液IgA抗体水平。结果攻虫后6-14d,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被毛粗糙、采食饮水减少,PBS组存活率最低(33.3%),40μg组最高(75%)。40μg组肝(79.60)和脑组织内荷虫数(16.88)低于PBS组(分别为94.43和19.48)(均P<0.05),脾淋巴细胞数(10.31)和IEL数(4.25)高于PBS组(6.24,1.64)(均P<0.01);40μg组(P<0.01)、20μg组和60μg组(P<0.05)血清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PBS组;各组肠液IgA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rTgSAG1蛋白皮下免疫小鼠能诱导产生抗弓形虫感染保护性免疫,40μg为免疫的最适剂量。
葛玉芳张建伟殷国荣刘晋平孟晓丽刘美娜曹蕾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重组蛋白保护性免疫
重组弓形虫热休克蛋白70联合弗氏佐剂免疫小鼠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重组弓形虫热休克蛋白70(rTgHSP70)联合弗氏佐剂皮下免疫小鼠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方法BALB/c小鼠7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PBS组、A组(佐剂+PBS)、20PA组(20μg rTgHSP70+佐剂)、40P组(40μgrTgH-SP70)、40PA组(40μg rTgHSP70+佐剂)、60PA组(60μg rTgHSP70+佐剂)及80PA组(80μg rTgHSP70+佐剂),皮下免疫,间隔2周,加强免疫2次,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14d,用2×104个RH株弓形虫速殖子/只灌胃攻击各组小鼠,攻击后30d处死,ELISA检测血清IgG和肠液sIgA;分离脑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并计数。结果在添加佐剂组中,血清IgG水平随rTgHSP70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与PBS组和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液sIgA水平60PA组最高,与20PA和40P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BS组相比,A、20PA、40P、40PA、60PA和80PA组的脑组织内速殖子数分别减少了56.87%、56.46%、61.90%、48.74%、62.87%和70.44%。结论rTgHSP70联合弗氏佐剂皮下免疫小鼠可诱导一定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80μgrTgHSP70为较佳剂量。
曹蕾刘美娜殷国荣孟晓丽刘转转刘阳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热休克蛋白70重组蛋白保护性免疫
重组弓形虫Peroxiredoxin蛋白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及其抗弓形虫感染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弓形虫Peroxiredoxin蛋白(rTgPrx)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及其抗弓形虫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20、40、60、80μgrTgPrx(溶于100μlPBS中)和100μlPBS皮下免疫小鼠3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第14天,用1×104个速殖子/只灌胃攻击,逐日观察小鼠健康状况。攻击后第30天,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gG和小肠冲洗液sIgA水平,分离并计数脾淋巴细胞和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分离肝、脑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并计数。结果60μgrTgPrx组小鼠血清IgG水平显著高于PBS、20μg和40μgrTgPrx组,小肠冲洗液sIg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μgrTgPrx组小鼠脾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PBS和20μgrTgPrx组,IEL数量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μg和80μgrTgPrx组小鼠脑和肝组织虫荷均低于PBS和20μgrTgPrx组。结论60μg和80μgrTgPrx皮下免疫小鼠可诱导有效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应答,且抗弓形虫感染的保护作用效果良好。
吴锴胡建敏殷国荣曹蕾葛玉芳刘美娜孟晓丽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PEROXIREDOXIN免疫应答免疫保护
弓形虫STAg不同途径免疫小鼠诱导的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动态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动态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滴鼻和皮下免疫小鼠诱导的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方法6周龄BALB/c小鼠9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20μg STAg滴鼻或皮下注射免疫小鼠2次,间隔2周,对照组不做处理。末次免疫后1、2、3、4和5周,每组随机处死6只小鼠。ELISA法测定小肠冲洗液sI-gA和血清IgG,分离并计数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EL)和脾淋巴细胞。结果对照组小鼠小肠冲洗液sIgA水平和IEL数及血清IgG水平和脾淋巴细胞数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滴鼻免疫组小鼠小肠冲洗液sIgA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IgA=10.074,FIEL=14.747,P〈0.01),其中第5周sIgA水平、第2~5周IEL数量与皮下免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IgA=7.862,FIEL=9.807,P〈0.05)。皮下免疫组小鼠血清IgG水平和脾淋巴细胞数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gG=8.207,F脾细胞=11.209,P〈0.05),第5周脾淋巴细胞数与滴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26,P〈0.05)。结论20μg STAg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黏膜免疫应答水平优于同剂量的皮下免疫,同时也诱导了较高水平的系统免疫应答。皮下免疫可诱导较高水平的系统免疫应答,但其诱导的黏膜免疫应答较弱。
刘美娜殷国荣孟晓丽殷丽天申金雁刘红丽
关键词:可溶性速殖子抗原鼻内免疫黏膜免疫免疫途径
rTgPrx蛋白滴鼻免疫小鼠抗弓形虫感染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重组弓形虫过氧化物还原蛋白(rTgPrx)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及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方法6周龄BALB/c小鼠75只,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分别用10,20,30,40μg rTgPrx〔溶于20μL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滴鼻免疫小鼠3次,各间隔2周;对照组用等量磷酸盐缓冲液;末次免疫后14 d,用1×104个速殖子/只灌胃攻击全部小鼠;攻击后30 d,眼静脉丛采血,颈椎脱臼处死小鼠,ELISA检测血清IgG和肠液IgA,分离并计数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和脾淋巴细胞,分离并计数肝、脑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结果40μg rTgPrx组血清IgG、IEL及脾淋巴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40μg组肝、脑组织内虫荷(速殖子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及10,20和30μg组(P<0.05)。结论rTgPrx滴鼻免疫小鼠可诱导黏膜部位和系统免疫应答和抗弓形虫感染作用,40μg组的免疫保护作用优于其他剂量组。
王海龙刘转转殷国荣孟晓丽曹蕾刘美娜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黏膜免疫保护性抗原
重组人干扰素γ联合弓形虫STAg鼻内免疫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γ(IFNγ)联合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及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STAg组、STAg+IFNγ组和对照组,分别用20μgSTAg、20μgSTAg+1000UIFNγ和20μlPBS鼻内免疫2次,间隔14d。末次免疫后第10天,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灌胃攻击(4×104个/只),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并计算存活率,攻击后第43天处死全部小鼠,计数肝、脑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虫荷,分离并计数肠上皮淋巴细胞(iIELs)、派伊尔氏结(PP)和脾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小鼠粪便弓形虫特异性sIgA和血清IgG水平。结果IFNγ联合STAg鼻内免疫能保护小鼠抵抗弓形虫攻击,小鼠存活率(93%)明显高于STAg组(60%)和对照组(47%);小鼠iIELs(1.81×105)、PP(3.21×107)和脾(3.01×107)淋巴细胞均显著增生,明显高于STAg组和对照组;粪便中sIgA水平(A492=0.435)显著高于对照组(A492=0.047),血清IgG水平(A492=0.233)显著高于STAg组(A492=0.193)和对照组(A492=0.115);肝、脑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虫荷显著减少,分别比对照组减少80.90%和64.50%。结论IFNγ联合STAg鼻内免疫效果优于单独STAg免疫,IFNγ能协同STAg有效诱导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提高弓形虫攻击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肝、脑组织内虫荷。
孟晓丽弓鸿飞殷国荣刘红丽王海龙刘美娜
关键词: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鼻内免疫黏膜佐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