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 作品数:50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超声引导技术在婴幼儿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在婴幼儿接受的大型手术如心脏病手术及先天性食道闭锁等中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已成麻醉常规手段。但因婴幼儿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故行深静脉穿刺较为困难,而按照传统方法行深静脉穿刺术的并发症较多[1]。因操作方便快捷、可实时跟踪等优势,超声引导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可视化"的优点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已有文献报道,在成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超声引导技术优于常规解剖定位技术[2]。
- 高翔林传涛周敏
- 关键词:超声引导技术穿刺置管术深静脉成功率婴幼儿
- 七氟烷吸入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宫腔镜麻醉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对比观察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与靶控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妇科宫腔镜麻醉中的作用。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S组(七氟烷组)与TCI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S组通过面罩以潮气量法吸入七氟烷,术中用2%~3%七氟烷和3 L/min氧流量吸入维持麻醉。TCI组用双道TCI泵,靶控血浆浓度,术中以1%丙泊酚2.0μg/ml、瑞芬太尼1.0 ng/ml血浆浓度TCI,两组术后即刻停止用药。监测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和心率,同时观察诱导入睡时间、术中呼吸情况、麻醉苏醒情况,并评定麻醉效果,观察麻醉恢复期相关并发症。结果 TCI组入睡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1);术毕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别。麻醉起效时两组患者MAP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TCI组在扩宫颈时、宫腔操作时与S组比较,MAP有明显下降(P<0.05)。TCI组术中麻醉效果优于S组(P<0.01),TCI组呼吸抑制发生率较S组高(P<0.01)。两组术后均无恶心、呕吐及躁动等发生。结论 TCI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较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效果更佳,而七氟烷麻醉更易维持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稳定。TCI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可提供与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相当的快速苏醒。两种麻醉方法均可用于妇科宫腔镜麻醉。
- 周敏张励
- 关键词:七氟烷丙泊酚瑞芬太尼宫腔镜手术
- 盐酸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盐酸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程的影响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抽取的58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58例产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29例,另一组为镇痛麻醉组29例。镇痛麻醉组行PCEA镇痛麻醉,并与同期相似条件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对照组)进行比对,同时观察两组产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总产程:镇痛麻醉组产程较对照组产程缩短;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麻醉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优;产妇产后恢复良好;产后出血、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镇痛率高达96.55%。结论对于产科分娩镇痛,硬膜外联合麻醉可达到分娩镇痛、加速产程、促进产妇产后恢复的作用效果,并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张励周敏张龙新
- 关键词: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产程
-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地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地氟烷吸入麻醉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并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麻醉维持:对照组给予靶浓度3μg/mL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观察组给予靶浓度2μg/mL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复合吸入2%地氟烷。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T_0~T_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水平以及术后2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并对2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T_0、T_3时,2组MAP和HR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_1、T_2时,观察组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地氟烷吸入麻醉,手术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患者早期恢复速度更快,而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上研究应用。
- 陈小芬魏颖王菁张龙新周敏
- 关键词:腹腔镜老年妇科手术丙泊酚
- 罗哌卡因腰麻对子痫前期重度剖宫产舒芬太尼量效关系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0.5%罗哌卡因8 mg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子痫前期重度剖宫产腰麻的ED50和ED95。方法:23例子痫前期重度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穿刺成功后,第一个患者蛛网膜下腔给予0.5%罗哌卡因8 mg+舒芬太尼2.5μg。麻醉效果满意时下一个患者的舒芬太尼用量减少0.5μg;若麻醉效果不满意时下一个患者的舒芬太尼用量则增加0.5μg。结果:23例患者入选研究,舒芬太尼的ED50为1.51μg,95%CI为1.09-1.81μg;ED50为2.12μg,95%CI为1.81-3.95μg。结论:采用序贯法测定0.5%罗哌卡因8 mg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子痫前期重度剖宫产腰麻的ED50和ED_(59)分别为1.51μg和2.12μg。
- 周敏王菁陈小琳
- 关键词: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子痫前期重度剖宫产术量效关系
- 可视喉镜与传统喉镜在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培的教学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与传统喉镜在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60名,随机分为A组(可视喉镜组)和B组(传统喉镜组)。A组采取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教学,B组采取传统喉镜行气管插管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考核以及问卷调查评估学员对气管插管操作的掌握程度。结果:A组在声门暴露程度及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在对气道解剖的掌握程度、气管插管操作的自信心、学习兴趣以及对带教的满意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可视喉镜在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的气管插管术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普通喉镜,加深学员对气道解剖理解与掌握,并且提高学员满意度,增强其操作自信心,增加其学习兴趣。
- 王菁赵林林魏颖张龙新周敏
- 关键词:可视喉镜教学
- 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组(D组)。所有患者术毕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R组每侧注射0.35%罗哌卡因20m L,D组每侧注射0.35%罗哌卡因+地佐辛0.1mg·kg-1混合液20m L;两组均行PCIA,分别记录术后2、4、8、12、24h的VAS评分和BCS舒适度评分,第一次按压镇痛泵时间、PCA按压有效次数、按压总次数,舒芬太尼的总用量以及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8h的VAS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4h的VAS评分:D组明显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结论地佐辛可增强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效果,延长镇痛时效且显著降低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 王菁魏颖周敏
- 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超声引导剖宫产地佐辛术后镇痛
-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产后疼痛物质及应激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7年
-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方式,而硬膜外自控镇痛是剖宫产产妇常用的一类镇痛方式[1-2]。本研究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产后疼痛物质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报告如下。
- 周敏王菁张励
- 关键词:硬膜外自控镇痛剖宫产应激激素
- Disposcope可视内窥镜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及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针对性分析Disposcope可视内窥镜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厦对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Disposcope内镜组和直接嚷镜组,对比研究应用Disposcope可视内窥镜后的心血管反应。结果:Disposcope内镜组患者插管后各时间点MAP及HR水平均显著低于直接喉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Disposcope可视内窥镜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心血管反应影响较小,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王玉苹王菁周敏
- 关键词: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间歇脉冲注入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被引量:25
- 2021年
-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PIEB)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提出自然分娩和椎管内镇痛要求的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孕妇200例,初次妊娠,ASA分级为Ⅰ或Ⅱ级。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序列分为2组(n=100):单纯硬膜外阻滞+PIEB组(E组)和DPE+PIEB组(D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E组将硬膜外导管置于硬膜外腔内3~4 cm,D组进行针内针蛛网膜下腔穿刺,随后将硬膜外导管置于硬膜外腔内3~4 cm。连接硬膜外脉冲泵(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参数设置:首次剂量10 ml,背景剂量10 ml/h,PCA剂量5 ml,间隔时间20 min。记录镇痛起效时间、给药后30 min内感觉阻滞平面达到S_(2)的情况、运动阻滞情况、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输注量、罗哌卡因补救镇痛情况、罗哌卡因用量和分娩方式。记录孕妇低血压、瘙痒、恶心、呕吐、穿刺后头痛和胎儿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的Apgar评分。产后1 d常规随访产妇对镇痛满意度评分。结果:与E组比较,D组镇痛起效时间缩短,感觉阻滞平面达到S_(2)比率升高,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罗哌卡因用量减少(P<0.05),运动阻滞发生率、罗哌卡因补救镇痛率和产妇满意度评分、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联合PIEB用于分娩镇痛可缩短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 王菁肖培汉方团芳周敏
- 关键词:镇痛硬膜外脊椎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