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旭
- 作品数:39 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进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我国2011年11月首次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通过对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应然逻辑和实然状态的分析,提出改进建议:深化价值取向引领、建立专业高效的配套机构、完善激励与退出机制、规范考评活动、切实保证资金充足等5个方面,以此为切入点形成完整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体系。
- 邓旭包丹妮
- 关键词:资格认证
- 先进教育督导理念及其对教育实践的作用探微
- 2003年
- 我国教育督导的主要职能可分为监督、评估、指导、反馈四个方面。以往的教育督导 ,整个操作过程侧重点都在监督 ,但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所涉及到的学校和教师作用方面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变革 ,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在重视监督作用的同时 。
- 邓旭
- 关键词:教育实践督导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
- 我国教育政策民意表达合理性的缺失及建构被引量:2
- 2014年
- 教育政策民意表达的合理性包括民意表达主体构成的合理性,民意表达途径的合理性,民意表达形式的合理性。但实际中,仍然存在教育政策民意表达主体地位缺失,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欠缺;民意表达途径阻滞且单一;民意表达形式以被动为主,缺乏主动表达的技能与愿景等民意表合理性缺失的现状。为了确保教育政策过程科学有效地进行,需对我国教育政策民意表达的合理性进行建构,确立教育政策民意表达的多元主体地位;建立网状的教育表达途径以及从形式上提高民意表达主动性,完善教育政策品质。
- 邓旭乔芳
- 关键词:教育政策民意表达
- 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2020年
- 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问题一直是教师教育的重点问题。根据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从活动、体制、机制和观念四个范畴,从"应然-实然-应然"的逻辑进行分析。首先,从"互动式"双语培训活动、灵活对接的职后培养体制、因地制宜的评价机制和与时俱进的培养观念来构建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模式的标准;其次,找到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现实问题,主要有双语培训活动失衡、政策扶持与培训机构设置存在落差、评价机制与教育实际脱节和价值观偏差及传统观念制约四个方面的问题;最后,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释义双语教师含义、系统建构双语培训模式、灵活推进政策实施、培训课程融合民族特色、评价标准体现地域特点、评价机构呈现地域优势和树立正确价值观导向等建议。
- 马一先邓旭
- 关键词:民族地区
- 制度规约下教育政策绩效评估框架的建构被引量:2
- 2013年
- 我国教育政策绩效评估的低效能很大程度是因为其过程缺少制度性保障框架,建构合理的保障框架是进行教育政策绩效评估的制度分析的重要手段。制度分类理论为教育政策绩效评估提供了分析工具和框架,教育政策绩效评估制度分析框架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范畴组成,其中包含六个维度,教育法律制度、教育组织制度和教育运行机制是其正式制度;非权力影响、人际关系和教育信念是其非正式制度。应用此分析框架研究教育政策活动,才能形成完善的教育政策绩效评估的制度规约体系,保障教育政策绩效评估的效能。
- 邓旭赵刚
- 关键词:制度分析框架非正式制度
- 教育政策执行的四重路径被引量:25
- 2007年
- 教育政策分析不但要注重内容分析,还要注重过程分析。在过程分析中不但要注重制定和评估,还要注重执行分析。教育政策执行有经典的两元路径,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但这两种纵向路径并不能完全涵盖和解释教育政策执行中的所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为对教育政策执行路径的有效补充,从自下而上的路径中横向分解出由内及外和由外及内的路径。后二种路径对于多数教育政策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它们形成了教育政策执行的网状图式,保证了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公众参与和政策效能的实现。
- 邓旭
- 关键词:教育政策执行
- 困境儿童教育精准支持:主体、客体、方法、内容
- 对困境儿童提供的教育精准支持由精准支持的主体、精准支持的客体、精准支持的方法、精准支持的内容四个范畴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困境儿童教育精准支持的理论架构和实践指向.其线索体现为:明确困境儿童教育精准支持提供的主体,它解决的...
- 邓旭曾皖湘
- 关键词:政府支持学校管理社会参与家庭支持
- 从教师交流政策看实施教育公平的政策逻辑被引量:1
- 2013年
- 为实现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2006年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了"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至2012年此项政策执行的6年时间里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政策目标。教育公平为教师交流政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从教育公平的起点、过程、结果三个阶段,分析教师交流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有助于教师交流政策的实施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 邓旭
- 关键词:教师交流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合法性
- 教育政策民意表达的逻辑架构被引量:8
- 2013年
- 教育政策民意表达的起点、过程、结果三个范畴,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政策民意表达理论架构和实践指向。其线索体现为:教育政策民意表达"是什么",这是其起点;教育政策决策、执行、反馈过程中的民意表达是其过程;而教育政策民意表达的路径及每条路径指向的结果则是其实践归宿。这是进行教育政策民意表达实践的理论基石和法理依据,它有助于实现理性、主动、多元且有效的民意表达,改善教育政策决策品质,提高教育政策执行效能,为教育政策反馈提供依据。
- 邓旭
- 关键词:教育政策民意表达
- 我国教师政策执行问题及路径选择被引量:7
- 2007年
- 作为教育政策核心构成的教师政策,其执行效力直接关乎整个"教育政策效能"的实现。通过对教师教育政策、新课程改革政策以及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执行所遇到的问题分析发现:教师政策执行主体地位的缺失;目标利益群体激励机制的缺位;教师利益主体利益诉求与表达政策考量的缺乏是当前教师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路径可定位于三个基点:基于教师的行动逻辑与利益选择的教育政策执行;基于教师体验与主体参与的教育政策执行;以及基于执行路径多元化取向的教育政策执行。
- 邓旭
- 关键词:教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