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云鹏 作品数:15 被引量:77 H指数:7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 温州市科技局对外合作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基于高频X光机的DR升级系统的应用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因为DR不具有象CR系统那样与放射科原有的X光机配套使用的能力,在引进新的DR系统后,造成原有的X光机资源浪费。下面介绍一种将... 曹国全 王武 邰云鹏文献传递 迭代算法对CT低剂量扫描潜能的体模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自适应迭代降剂量算法(AIDR 3D)降低CT扫描剂量的潜能。方法:采用320层CT容积扫描模式,用不同管电流(50、80、150、250、350、450、550 m A)扫描体模Catphan500的低对比度模块CTP515和高分辨率模块CTP528,并用滤过反投影重建算法(FBP)与AIDR 3D的三个迭代等级(mild/standard/strong)分别重建图像,对比分析图像的噪声、对比噪声比、信噪比以及空间分辨率等图像质量参数。结果:采用AIDR 3D重建可以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对比噪声比和信噪比,同时不改变空间分辨率。最高降低辐射比例达78.41%。结论:AIDR 3D迭代算法具有良好的降低CT扫描剂量的能力。不同的迭代等级降低剂量的潜能不同。 缪妙 曹国全 邰云鹏 曾碧新关键词:计算机断层 图像质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CT成像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2021年 CT成像作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CT成像》课程整合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本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闻彩云 邰云鹏 周晓军 李建策 王美豪 杨运俊 曹国全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 CT成像 课程整合 数字X线摄影系统在新生儿检查中的应用评价 2009年 目的评价DR摄影系统在新生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CR系统和DR系统(使用剂量为前者的1/4)分别得到新生儿30幅图像。由6位医生来评价以上两者的影像系统对于导尿管末端的显影的清晰程度。结果二者的图像在诊断质量上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DR有较好的分辨率和低噪声特性,高DQE有助于减少新生儿患者的接受剂量,图像传输速度快,使得临床诊断更为及时。 曹国全 邰云鹏 蔡志敏 王宏清关键词:数字化摄影 新生儿 CR技术在乳腺钼靶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2007年 林伯法 曹国全 侯宁健 邰云鹏 王爱敏关键词:乳腺钼靶摄影 CR技术 RADIOGRAPHY 后处理功能 图像质量 乳腺X线摄影 CR与非晶体硅DR胸部摄影曝光剂量优化的探讨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比较CR与非晶体硅DR在胸部摄影中入射剂量的差异,探讨两者最优化曝光剂量.方法 应用CR、DR分别别胸部模体行不同入射剂量曝光成像,记录模体表面入射剂量,用CDRAD2.0评估软件计算模体影像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CR组、DR组图像IQFinv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CR组、DR组各自图像IQFinv与入射剂量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取两组最佳图像IQFinv值,并换算曝光剂量.结果 CR和DR组入射剂量和图像质量IQFinv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93、0.848,P〈0.01),并存在线性回归.CR和DR组IQFin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5,P〈0.05).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0.893,P〈0.001),最佳IQFinv值为3.55.结论 CR、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均随着入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入射剂量相同时,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优于CR;在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时,与CR相比应用DR可大大降低被榆者辐射剂量. 曹国全 许化致 邰云鹏 吴恩福 郑祥武关键词:数字化摄影 图像质量 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脑血管CT成像中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脑血管成像中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与图像质量及剂量间的关系,以确定最优管电压和迭代重建参数。方法:利用ATOM 701-D型成年男性仿真人头颅模型,配置碘水混合造影剂自制脑血管。采用320排容积CT以80 k V、... 曹国全 唐坤 潘克华 邰云鹏 陈晓 吴恩福 王镇章文献传递 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脑血管CT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脑血管CT成像中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与图像质量及剂量间的关系,以确定最优管电压和迭代重建的参数。方法:利用ATOM 701-D型成年男性仿真人头颅模型,配置碘水混合造影剂自制脑血管。采用320排容积CT以80、100、120 k V管电压分别联合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术(AIDR 3D)迭代重建4个等级(off、mild、standard、strong)共12种方案,按管电流等其他参数不变进行颅脑单圈扫描,记录辐射剂量。获得横断面血管CT值及噪声、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及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管电压扫描及不同迭代算法水平重建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管电压100k V时较120 k V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分别降低39.29%、39.52%和39.42%;管电压80 k V时较120 k V时CTDIvol、DLP及E分别降低66.88%、67.02%和67.31%。管电压一定,不同迭代水平重建时:血管噪声、血管周边脑组织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CT值及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迭代重建水平一定,不同管电压扫描时:血管CT值、血管噪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周边脑组织噪声在AIDR 3D off和mild水平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tandard和strong水平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 k V管电压扫描联合standard或strong水平的迭代重建算法会获得较高质量的脑血管成像。 曹国全 唐坤 潘克华 邰云鹏 陈晓 吴恩福 王镇章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管电压 脑血管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诊断与鉴别(附6例报道)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6例PPL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肿瘤的发病部位、数目、形态、密度、伴随征象及强化特点。结果 6例患者中,结节肿块型2例,肺泡或肺炎型3例,混合型1例,4例可见空气支气管征,2例跨肺叶生长;增强后大多数病灶呈中度-明显均匀强化。结论原发性肺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病,CT表现缺乏特征性,但空气支气管征、跨叶生长、中度-明显均匀强化的出现以及没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可提示本病的可能,应积极行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孙厚长 王镇章 李喜梅 潘克华 邰云鹏 曹国全关键词:肺淋巴瘤 原发性 体层摄影术 X 基于高频X线机的DR升级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平板探测器升级高频X光机成为DR系统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利用CANON公司的CXDI-50G平板探测器升级PHILIPS Bucky Ts高频X光机,采集的图像信息传送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结果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与医院PACS、RIS系统联网成功。结论基于高频X光机的DR升级系统,提高了影像质量,降低了材料损耗和购机成本,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曹国全 孙厚长 闻彩云 邰云鹏 周晓军关键词:平板探测器 X光机 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