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红艳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单胞菌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假单胞菌
  • 1篇蛋白质相互作...
  • 1篇药物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原菌分布
  • 1篇杂交筛选
  • 1篇真菌
  • 1篇致病
  • 1篇致病真菌
  • 1篇嗜麦芽寡养单...
  • 1篇双杂交
  • 1篇天然免疫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6篇侯红艳
  • 5篇孙自镛
  • 4篇汪峰
  • 3篇徐令清
  • 2篇李介华
  • 2篇温伟洪
  • 2篇陈中举
  • 2篇孙明月
  • 2篇刘彩林
  • 2篇王欢
  • 1篇朱旭慧
  • 1篇曹伟
  • 1篇钟国权
  • 1篇王山梅
  • 1篇邹明祥
  • 1篇冯羡菊
  • 1篇田磊
  • 1篇管青
  • 1篇欧国平
  • 1篇汪明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了解2013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ICU感染患者临床分离的1379株非重复细菌、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细菌的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58%),其次是血液(16%)、引流液(10%)、尿液(7%),以及胸水、腹水等。共分离病原菌1379株,G-菌827株占60%,G+菌461株,占33.4%,真菌91株,占6.6%。最常见的菌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6.4%)、金黄色葡萄球菌(17.8%)、铜绿假单胞菌(11.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7.5%)、肺炎克雷伯菌(6%)、大肠埃希菌(5.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5%)和屎肠球菌(3.1%)。其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88.4%和88.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不敏感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屎肠球菌。检出2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VRE)。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70%和36%。肠杆菌科细菌中发现1株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2.3%和60.4%,对其他测试药物的耐药率也都在42.9%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对上述2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别为93.7%和94.2%,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达到47.5%。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对5种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均小于5.9%。结论:我院ICU分离的细菌耐药现象严重,特别是多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应加强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刘新明侯红艳田磊陈中举朱旭慧管青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
中南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中南地区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及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多重PCR方法对MRSA菌株进行SCCmec(staphylococcalcassettechromosomemec)和agr(accessorygeneregulator)分型。用MHAST(含有5μg/ml替考拉宁的M—H琼脂)初筛hVISA(heterogeneousvall-comycin—intermediateStapylococcusaarells)菌株,MHAST初筛阳性的菌株用金标准PAP/AUC法(popu—lationanalysisprofile/areaunderthecurve)进行确证。结果3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血液标本(40.1%)和分泌物标本(24.7%),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18株,检出率为33.5%。MRSA菌株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利福平、克林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显著高于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对氯霉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嗯唑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0.2%和7.4%,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及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118株MRSA中共检测出hVISA20株,检出率为16.9%。MRSA菌株主要为SCCmecⅢ型,占80.5%;其次是Ⅳ型占8.5%。agr分型主要为agr.1型,占81.4%;其次为agr-2型,占15.3%。结论中南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象严重,MRSA基因型主要为SCCmecllI型和agr-1型,hVISA流行率极高,达16.9%,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糖肽类药物,以避免VISA和VRSA(vancomycin—resistantStapylococcusattreus)株的产生,致使临床治疗失败。
刘彩林陈中举孙自镛曹伟冯羡菊王山梅曾吉邹明祥汪明孙明月侯红艳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VISASCCMEC
用酵母双杂交筛选与HIV Tat相互作用的宿主因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酵母双杂交试验筛选与HIV Tat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因子。方法对构建的pGBKT7-tat进行自激活和半乳糖苷试验。运用酵母双杂交实验以HIV Tat作为诱饵,与人均一化基因库进行初筛。对筛选出来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构建的pGBKT7-tat无自激活特性和细胞毒性,然后进行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发现在DDO/X/A平板上出现47个阳性的蓝色斑点,在QDO/X/A平板上进行进一步筛选,对再次出现的8个蓝色斑点进行测序。在GenBank中对相互作用的人体基因进行BLAST分析,根据基因注释推测其在病毒与机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测出5个不同的基因,这5个不同的基因分别为羧肽酶N、酪氨酸磷酸酶受体M、ATP1B1、锌指蛋白MYM2和锌指蛋白MYM5。结论本研究新筛选出羧肽酶、酪氨酸磷酸酶受体和ATP1B1病程相关蛋白及两个锌指蛋白等5种功能蛋白与HIV Tat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HIV Tat蛋白功能提供依据。
路艳芳刘为勇乔龙汪峰侯红艳孙自镛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HIVTAT蛋白质相互作用天然免疫
铜绿假单胞菌对致病真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临床分离的24株铜绿假单胞菌(PA)对致病性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等)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临床上24株PA,通过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及API 20NE(法国梅里埃公司产品)进行鉴定;通过纸片法、十字交叉划线法及共培养检测PA对致病性真菌的抑制作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有抑制作用的PA和无抑制作用的PA分泌蛋白进行电泳。结果 24株PA中部分菌株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而部分PA菌株有一定抑制作用,另外一些完全没有抑制作用;共孵育试验显示PA可能是通过抑制真菌的菌丝生长而产生抑制作用。SDS-PAGE显示有抑制作用的PA和无抑制作用的PA分泌物蛋白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PA对常见的致病真菌具有抑制作用,推测可能与抑制真菌的菌丝生长及分泌抑制真菌生长的各种蛋白类物质有关。
徐令清汪峰侯红艳刘彩林欧国平孙明月孙自镛
关键词:真菌绿脓菌素
铜绿假单胞菌多位点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遗传基因型,明确铜绿假单胞菌携带株的流行特征。方法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以铜绿假单胞菌7个管家基因acsA、aroE、guaA、mutL、nuoD、ppsA和trpE的内部特定核酸片段作为检测的靶基因,对6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靶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eBURST方法对其进行进化聚类分析,同时通过SplitsTree软件进行菌株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MLST分析显示60株铜绿假单胞菌可分为11个ST型,即ST262、ST195、ST767、ST274、ST527、ST849、ST639、ST871、ST244、ST636和ST645型,未发现新的型别;其中ST244和ST274是优势ST型别,分别占26.67%,18.33%;且ST244型在ICU及呼吸内科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科室(P<0.05)。结论本地区以ST244和ST274为优势克隆株,尤其在ICU及呼吸内科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科室,提示医院内存在小范围的传播;MLST对于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徐令清王欢温伟洪李介华汪峰侯红艳孙自镛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流行病学MLST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念珠菌抑制作用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对常见念珠菌属,如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临床上20株SMA,通过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及API 20NE(法国梅里埃公司产品)进行鉴定;通过纸片法、十字交叉划线试验及共孵育试验检测SMA对念珠菌属的抑制作用。结果 20株SMA中部分菌株对常见念珠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953)没有抑制作用。结论 SMA对常见念珠菌具有抑制作用,推测可能是与分泌一些代谢产物抑制真菌的菌丝形成有关。
徐令清王欢温伟洪李介华钟国权汪峰侯红艳孙自镛
关键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念珠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