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亮
- 作品数:59 被引量:146H指数:6
-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大学军事仿真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 动态加载多层数据库实时图像生成系统被引量:1
- 2001年
- 设计了一种具有多层数据库的计算机图像生成系统。采用分页、分时动态加载数据的方法 ,生成了大地景、不同高度具有相应分辨率的实时图像 ,较好地解决了逼真度、纹理内存、抗混迭和实时性之间的矛盾。
- 姚连钰王勇亮李小奇李松维
- 关键词:动态加载数据库图像生成系统计算机
- 协同式三自由度运动系统设计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设计研究了电液伺服控制的飞行仿真器三缸协同式运动系统。该系统是由数字计算机控制的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可按飞行条件和操纵量实时解算,并输出驱动信号控制协同式三自由度运动平台和仿真座舱,实现飞行运动仿真。
- 卢颖王勇亮王占林
- 关键词:飞行仿真器电液伺服控制
- 飞行模拟器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分析
- 本文通过对飞行模拟器运动平台系统的液压系统的组成分析,提出了该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三种方法,并论述了优缺点。分析了当利用仪器检测诊断方法来诊断故障时所应遵循的一般步骤。设计了一套方框图分析方法,用该方法诊断能够快速地进行液...
- 盖永军卢颖王勇亮
- 关键词:飞行模拟器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框图
- 文献传递
- 基于Intel 8254的运动平台数/模转换电路设计
- 2011年
-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运动平台数/模转换(D/A)电路。利用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4具有可编程单次脉冲、对主频进行分频等特点,设计了一种数/模转换电路。实际应用表明,这种数/模转换电路简单实用,工作稳定,且成本低、抗干扰能力较强、实时性好,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某型飞行模拟器三自由度运动平台控制系统中。该电路还可推广应用于飞行模拟器的仪表控制系统、操纵负荷仿真系统的数/模转换电路中。
- 卢颖王勇亮侯士豪孙方义
- 基于XFDTD电磁环境仿真中的雷达天线建模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阐述研究电磁环境仿真的重要意义,尤其是电磁环境仿真中的信号仿真,应用FDTD算法对雷达信号特征进行分析。为提电磁环境模拟逼真度,以雷达天线为例,通过三维电磁仿真平台XFDTD软件,完成天线的仿真,并给出天线指定点的电磁场信息,实现了全软件的方法进行仿真模拟,将仿真出的结果进行分析,为电磁环境仿真模拟的纯软件建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
- 董智超王勇亮
- 关键词:雷达信号雷达天线仿真
- 运动平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 2001年
- 本文介绍了协同式三自由度运动平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及实现方法。采用调制脉宽的方法实现了 D/A变换;依据飞行仿真系统的有关参数,通过坐标变换,信号洗出和超前补偿等,形成运动平台的驱动信号。
- 梁建民王勇亮潘春萍盖永军
- 关键词:飞机计算机控制系统
- 论国际法渊源中“一般法律原则”的法律性质被引量:7
- 1995年
- 论国际法渊源中“一般法律原则”的法律性质王勇亮"一般法律原则"作为国际法的渊源是于1945年6月26日与条约、国际习惯法一起被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款明文规定的。它起始于1920年为设立国际常设法院而拟就的法律草案之中。1920年6月16日国际联盟理事...
- 王勇亮
- 关键词:一般法律原则国际法渊源国际法规则法律性质
- 数字式杆力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本文介绍数字式杆力(驾驶杆力和脚蹬力)的全部功能均在数字计算机中通过软件来实现的一种模拟系统.采用脉宽调制的方法实现了D/A变换;力矩电机式力伺服加载;滚动螺旋传动使弹簧力体现在驾驶杆或脚蹬上一个逼真度高和稳定平滑的力.
- 盖永军王勇亮方兴
- 关键词:脉宽调制力矩电机飞行模拟器操纵负荷系统
- 文献传递
- 广角无限视景显示系统后投射屏的设计与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根据球面反射镜成像理论,利用改变光轴的方法,推导出了广角无限视景显示系统后投射屏面形的计算公式,完成了后投射屏最佳面形的设计。对后投射屏外表面散射层的材料和厚度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最佳的选择方案。首次通过热吹模具成型法研制了高精度的整体投射屏。通过试验验证,该投射屏满足设计要求。使用该投射屏的广角无限显示系统具有图像清晰、视场角大、纵深感强等优点,同时观察者的视点还可在一定的出瞳范围内移动。
- 卢颖范贤德王勇亮
- 关键词:面形飞行模拟器
- 电动式人感仿真系统原理样机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 2016年
- 为提高某型直升机飞行模拟器人感仿真系统操纵力感逼真度,研制了人感仿真系统原理样机,建立了电动式力伺服加载系统模型,将模型应用于人感仿真系统原理样机并进行力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人感仿真系统原理样机设计合理,能够通过模型力时域跟踪和杆力-位移轨迹跟踪等来研究系统的力感跟踪性能;同时控制算法研究也表明:常规PID控制方式难以满足系统模型力的实时精确跟踪,为提高系统的跟踪速度和精度,应采用前馈补偿加PI控制和反馈-前馈迭代学习控制等控制策略。
- 王勇亮卢颖孙方义
- 关键词:原理样机仿真验证PID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