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琰

作品数:10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SIV
  • 6篇病毒
  • 4篇拷贝数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定量
  • 3篇载量
  • 3篇实时荧光
  • 3篇实时荧光定量
  • 3篇恒河猴
  • 3篇RNA拷贝数
  • 3篇病毒载量
  • 2篇中国恒河猴
  • 2篇实时定量RT...
  • 2篇探针
  • 2篇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病毒
  • 2篇猴免疫缺陷病...
  • 2篇SYBR

机构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0篇许琰
  • 10篇丛喆
  • 10篇魏强
  • 9篇蒋虹
  • 8篇佟巍
  • 7篇王卫
  • 6篇冯育芳
  • 3篇涂新明
  • 2篇卢圣栋
  • 2篇秦川
  • 2篇李兆忠
  • 1篇乔红伟
  • 1篇卢耀增
  • 1篇刘强
  • 1篇吴小闲

传媒

  • 6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RNA拷贝数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1
2006年
目的建立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实时定量RT-PCR方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RNA拷贝数。方法巢式RT-PCR扩增SIV病毒RNAgag基因上1360-1837之间的长度为477 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构建pGEM-SIVgag477质粒。该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NotⅠ酶切后,进行体外转录,转录出的RNA产物(RS)纯化后10倍系列稀释,作出标准曲线,作为SIV病毒RNA荧光定量检测的外标准品。结果应用Qiagen公司QuantiTect SYBR GREEN RT-PCR Kit,该标准品可精确定量到100 copies/μL。结论制备的RS外标准品纯度高,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实时定量RT-PCR法特异性、敏感性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定量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RNA拷贝数。
丛喆李兆忠魏强许琰蒋虹佟巍卢圣栋涂新明
关键词:SIV实时荧光定量RT-PCRSYBR
SHIV-KB9感染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证SHIV-KB9感染中国恒河猴的病毒浓度范围,测试动物对病毒的适应性,明确该动物模型的可重复性。方法实验前采集猴血清并进行血清学检查。选出4只无SIV、STLV、SRV/D和B病毒感染的恒河猴,分别用10倍系列稀释的病毒液静脉感染实验猴,使用流氏细胞术、血常规、病毒分离、DNA-PCR和RT-PCR等方法确定实验猴是否被感染,以及感染后恒河猴体内病毒复制和免疫细胞损伤情况。结果实验猴的血浆病毒载量、病毒分离结果、CD4+/CD8+比值和CD4+T细胞数等证实,4.8×105 copies/mL以上浓度的SHIV-KB9病毒液能成功感染中国恒河猴。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SHIV-KB9感染中国恒河猴的有效病毒浓度范围,确定了SHIV-KB9病毒感染中国恒河猴的病毒学、免疫学的测定指标,成功的建立了SHIV-KB9/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
王卫刘强许琰冯育芳丛喆佟巍蒋虹杨贵波魏强秦川
关键词:恒河猴艾滋病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SIV/SHIV病毒RNA拷贝数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及SHIV病毒的RNA拷贝数。方法利用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本室SIV/SHIV病毒RNA定量外标准品...
许琰冯育芳王卫丛喆蒋虹佟巍魏强
关键词:SIV病毒载量实时定量RT-PCRTAQMAN探针
文献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被引量:24
2007年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mRNA表达的研究、DNA拷贝数的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测定等。由于传统的PCR技术不能准确定量,使其在实际应用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对PCR产物进行准确定量,尤其是病毒性病原的动态监控,成为迫切需要。
许琰丛喆魏强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核酸扩增技术病毒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前病毒DNA拷贝数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前病毒DNA。方法巢式RT-PCR扩增SIVmac251病毒RNA gag基因上1360-1837之间的长度为477 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 T载体上,构建pGEM-SIVgag477质粒。该质粒经大量扩增纯化后定量,10倍系列稀释后,做出标准曲线,作为SIV前病毒DNA荧光定量检测的外标准品。结果应用Roche公司FastStart DNA Master SYBR GreenⅠKit,该标准品可精确定量到10 copies/μL。结论制备的pGEM-SIVgag477质粒外标准品纯度高,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法特异性、敏感性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定量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前病毒DNA载量。
丛喆涂新明李兆忠许琰蒋虹佟巍卢圣栋魏强
关键词:猴免疫缺陷病毒SYBR
ELISPOT方法检测SIVmac239感染猴特异性细胞免疫水平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为了完善现有的SIV/恒河猴模型,掌握恒河猴被SIV感染后体内细胞免疫应答状态,为评价HIV疫苗提供方法和数据上的参考,我们测定了SIV感染猴体内病毒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水平。方法实验前选出4只无SIV、STLV、SRV/D和B病毒感染的恒河猴,用SIVmac239病毒液静脉感染实验猴,使用RT-PCR、流氏细胞术和ELISPOT等方法,监测SIVmac239病毒在恒河猴体内复制情况、感染猴的外周免疫损伤情况和细胞免疫情况,持续测定一年。结果实验结果显示IFN-γELISPOT方法能有效的评估实验猴的细胞免疫情况,IFN-γELISPOT结果和CD4+T细胞数无相关性,与血浆病毒载量稍有相关。结论本实验明确了SIVmac239感染中国恒河猴体内CTL的基本趋势和范围,了解了外周血病毒载量、外周免疫损伤与细胞免疫状况之间的联系,完善了SIV/SAIDS模型评价指标,为使用此模型评价抗病毒药物或疫苗提供了基础条件。
王卫冯育芳许琰丛喆佟巍蒋虹乔红伟涂新明魏强
关键词:SIVIFN-Γ细胞免疫
全血及血浆病毒分离方法在SHIV-KB9感染猴模型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使用全血和血浆病毒分离方法分离SHIV-KB9感染标本,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方法将SHIV-KB9感染恒河猴的血浆和全血标本与CEMx174细胞共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测定感染猴血浆病毒载量。结果全血病毒分离的滴度与血浆病毒载量测定结果趋势相符,高峰相同,但血浆病毒分离阳性分离率较低。结论全血病毒分离敏感性高于血浆病毒分离,可用于SHIV-KB9感染猴模型。
丛喆王卫许琰蒋虹杨贵波魏强
关键词:SHIV病毒分离病毒载量
SIVmac251不同途径感染恒河猴急性期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建立SIV黏膜感染的恒河猴模型,并与静脉感染相比较,研究不同途径感染后病程进展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SIVmac251经静脉、阴道、直肠3种途径分别感染恒河猴,定期采血,进行全血病毒分离,测定血浆病毒载量、CD4+/CD8+比值及抗体检测。结果感染后7d至目前56d为止,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中前病毒DNA检测、全血病毒分离全部呈现阳性,只有直肠感染猴S172在7d和42d时出现较高病毒滴度;血浆病毒载量检测阳性出现先后顺序为静脉感染、直肠感染、阴道感染,14d达到高峰,然后迅速下降,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血浆抗体检测从第14天开始3种途径感染的恒河猴体内抗体均为阳性;感染后CD4+/CD8+比值下降,在第28天时出现比例倒置。结论经不同途径均成功感染恒河猴后在病毒分离和血浆病毒载量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
冯育芳王卫许琰丛喆蒋虹佟巍吴小闲卢耀增魏强
关键词:SIV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SIV/SHIV病毒RNA拷贝数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建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及SHIV病毒的RNA拷贝数。方法利用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本室SIV/SHIV病毒RNA定量外标准品RS的定量分析,优化反应体系,检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4.60×101copies/μL,特异性及重复性良好,对同一样品进行16次重复检测,其循环阈值的平均标准偏差为0.066。结论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特异性、敏感性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定量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及SHIV病毒RNA载量。
许琰冯育芳王卫丛喆蒋虹佟巍魏强
关键词:SIV病毒载量实时定量RT-PCRTAQMAN探针
SHIV-KB9感染中国恒河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研究SHIV-KB9感染中国恒河猴的可能性,确定其有效病毒浓度,明确实验猴感染SHIV-KB9后的病毒复制和免疫反应情况,建立SHIV/SAIDS模型,并确定、完善SHIV/SAIDS模型评价指标。方法实验前采集猴血清并进行血清学检查。选出6只无SIV、STLV、SRV/D和B病毒感染的恒河猴,分别用10倍系列稀释的病毒液静脉感染实验猴,使用流式细胞术、血常规检测、病毒分离、DNA-PCR和RT-PCR等方法确定实验猴是否被感染,以及感染后恒河猴体内病毒复制和免疫细胞损伤情况,持续测定3个月。结果实验猴的血浆病毒载量、病毒分离结果、CD4+/CD8+比值和CD4+细胞数等证实,4.8×106copies/mL以上浓度的SHIV-KB9病毒液能成功感染中国恒河猴。结论SHIV-KB9成功感染中国恒河猴为进一步建立SHIV/SAIDS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为使用此模型评价抗病毒药物或疫苗提供了条件。
王卫刘强许琰冯育芳丛喆佟巍蒋虹杨贵波魏强秦川
关键词:恒河猴MD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