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嘉猷
- 作品数:9 被引量:15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气烟囱的形成机理及其与油气的关系探讨被引量:40
- 2000年
- 气烟囱是由热流体活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伴生构造。其一经形成后 ,对后期幕式活动的热流体或油气运移仍为一种特殊的运移通道 ,而且影响油气的聚集成藏。本文对气烟囱形成机理和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气烟囱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关系 ,并通过光测弹性力学模拟和物理相似模拟等实验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在中国东部油气勘探中 ,气烟囱研究不仅可预测浅层油气藏分布 ,而且为寻找深层有机。
- 张为民李继亮钟嘉猷付永涛陈绍海姜亮王建平李明远
- 关键词:气烟囱热流体活动油气勘探油气藏
- 大型走滑断层——碰撞后陆内变形的重要形式被引量:104
- 1989年
- 研究陆内变形是当代大地构造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然而,人们对陆内地块间的大规模滑移和转动而引起的岩石变形,变质和岩浆活动研究得非常不够。本文以云南西部哀牢山-红河断裂为例,说明陆内大规模韧性变形带的几何学、运动学,以及相关的地质演化过程。
- 钟大赉P.Tapponnier吴海威张连生嵇少丞钟嘉猷刘小汉U.SchaererR.LacassinP.Leloup
- 关键词:陆内变形走滑断层碰撞
- 新疆喀什河吉林台水电站地区稳定性研究
- 1994年
- 新疆喀什河吉林台水电站地区是地壳现代构造运动仍十分活跃的地区,工程的安全有可能会受到断层新活动的威胁,必须提供有关区域稳定性资料作为建设的依据,本文应用显微构造分析,同位素法测年,石英形貌法研究综合确定可能威胁工程的断层最后一次较强烈活动的时间为中更新世晚期,其活动的下限时间是13-20万年,上限时间为9-15万年。结合模拟实验的结果指出,在继续遭受到区域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工程区会作整体的抬升,不会产生新的断裂系统和应力集中区,因此选取的工程场址是优良的。
- 钟嘉猷史兰斌唐汉军李祖信陈孝德林传勇刘行松
- 关键词:断层活动性水电站
- 构造活动地区工程构造稳定性研究
- 1995年
- 拟建的新疆喀拉喀什河乌鲁瓦提水电站位于现代地壳运动十分活跃的区域。野外证据显示出,坝区的F_(12)断层新活动延续到晚更新世,电站附近的石门北断层在第四纪有活动。对采自坝区及附近几条断层的断层物质样品进行了变形显微构造、石英颗粒表面形貌和微结构类型、TL年龄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F_(12)最新活动的上限时间不晚于3万年,F_(30)和石门断层的活动持续到晚更新世,石门北断层最新的活动的上限时间约2万年。根据区域断裂的分布和应力场的情况,进行了构造模拟实验,预测出工程区在区域应力场的继续作用下,应力集中在远离坝址的部位,坝址附近不会出现新的应力集中点。总体看,所选坝址是地壳活动区中相对较稳定的地段。
- 刘行松钟嘉猷史兰斌李祖信唐汉军陈孝德林传勇
- 关键词:工程构造稳定性断层活动
- 地球北纬30°构造形变带讨论
- 2012年
- 北纬30°构造形变带是地球形变最为活跃的区段,许多地震、电、磁等与地质演化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奇异现象"都发生在地球北纬20°~40°的环带上。研究表明,这主要与地球内部应力作用分布状态有关。地球作为一个球体(忽略球体的不规则性),在相对固定的旋转轴运动下,其内部应力分布形式,在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区(即20°~40°间)均为应力集中和应力转换区,使之成为地球上的"特殊地段",出现了各种物理与地质构造变迁现象。
- 钟嘉猷
- 关键词:北纬30°
- 青藏高原南北向地堑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2003年
- 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及与其伴生的地堑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对其成因的认识分歧颇大 ,它们与高原隆升的关系则还处于推论阶段。本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检验了其中的主要观点 ,结果表明 :南北向正断层及与其伴生的地堑是南北向挤压的结果 ,是在挤压中期横张裂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 ,它不代表高原已抬升到了最大高度后的塌陷 ,而是伴随高原隆升过程中的产物。
- 潘裕生钟嘉猷周勇
-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原隆升拉张
- 和老师在一起的日子
- 2009年
- 我记得刚来所时,是1955年年末,正至深秋,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东四牌楼沙滩后街老北京大学的地学楼,它建于1923年,院内古朴大方,院中央一座圆形的花坛,坛前是一栋灰色有点欧式风格的小楼,楼大门的左侧有一尊白色大理岩雕刻的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的半身像,但他躲在了楼前一片迎春花的后面,似乎凝视着什么,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庄重而又和谐。那时所里来一个人几乎全体所领导都要见一见,
- 钟嘉猷
- 关键词:老师欧式风格地质学家大理岩迎春花
- 滇西地区构造形变特征被引量:2
- 1992年
- 作者根据多年来在滇两地区的野外考察和大量物理模拟实验结果,提出:1.本区处在印度板块向北推移时的东北端点的强烈挤压、剪切部位;2.由于这种特殊的受力形式,使得该区构造形变随挤压块体推进过程中几何形态在空间上的变化而改变着它们的活动方式和各部位的形态特征;3.由于受来自西南部印度板块与东部扬子断块的相向挤压,使得该区构造形变特征从北部开始,逐步向南由蠕滑变为冲断推覆,再过渡演变为走滑剪切带,区域上并伴有顺时针的旋扭作用;4.该区主要形变期为喜马拉雅期。
- 钟嘉猷
- 关键词:推覆构造
- 实验构造地质学及其应用
- 钟嘉猷
- 实验构造地质学Experimental structural Geology是用模拟实验方法,再现自然界中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的形成过程并用来解释构造地质学中不同规模构造形式的生成机制,对认识地球岩石圈构造的形成与形变有重要...
- 关键词:
-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