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淑

作品数:16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胚胎
  • 7篇干细胞
  • 5篇细胞
  • 4篇人胚
  • 4篇人胚胎
  • 4篇胚胎干细胞
  • 4篇分化
  • 3篇诱导分化
  • 3篇人胚胎干细胞
  • 3篇凝血
  • 3篇胚胎型
  • 3篇红细胞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蛋白
  • 2篇蛋白原
  • 2篇杂交瘤
  • 2篇生物安全性
  • 2篇试剂
  • 2篇体外

机构

  • 16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四川新生命干...
  • 1篇四川省脐带血...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6篇黄淑
  • 7篇毛斌
  • 6篇马峰
  • 5篇肖小璞
  • 5篇赵青蓉
  • 5篇肖玲
  • 4篇孙小成
  • 4篇林方昭
  • 4篇杨显福
  • 4篇李晴
  • 4篇孙文翠
  • 4篇潘旭
  • 3篇陈静娴
  • 3篇陈强
  • 3篇周家喜
  • 3篇周涯
  • 3篇曾宪波
  • 2篇刘桂
  • 1篇郑忠伟
  • 1篇周琼秀

传媒

  • 1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 1篇血液学和干细...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 2篇2002
  • 1篇199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纤维蛋白原检测试剂的质量考察与评价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考察自制纤维蛋白原检测试剂质量。方法 用自制和进口纤维蛋白原检测试剂测定标准曲线及两种试剂对样品纤维蛋白原含量、不同稀释度正常参比血浆凝固时间的测定结果加以比较并考察自制试剂稳定性。结果 自制与进口试剂测定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 >0O - 0 .990O(P <0 .0 1 ) ,测定样品纤维蛋白原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同批或连续 3批试剂测定不同稀释度正常参比血浆凝固时间的变异系数 (CV) <5 %。稳定性试验显示 :试剂 4℃存放 2 .5年 ,37℃存放 1 0d相关指标无明显变化 ;试剂溶解后 4℃存放 1 4d ,2 2℃存放 8d和 37℃存放 8h ,凝血酶凝固活性无明显变化。
林方昭肖小璞孙小成黄淑杨显福吕福洪赵青蓉肖玲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试剂
人凝血因子X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鉴定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用于提取高纯度凝血因子X(FX)和制备缺乏FX血浆 ,以及建立FX抗原的ELISA检测方法等 .方法 用较高纯度的FX免疫Balb/C小鼠 ,经过 2次基础免疫 ,1次加强免疫 ,3d后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SP2 /0 Ag14细胞在PEG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 ,经间接ELISA法筛选杂交瘤细胞株 ,通过免疫印迹试验、交叉反应试验、相加试验和二价金属离子依赖性试验等 ,对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 .结果 经 3~ 4次克隆化后获得了 10株能稳定分泌FX单克隆抗体 (FX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 ,Ig亚类均为IgG1型 ,小鼠腹水效价均在 10 6以上 ,FXMcAb只与FX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FXMcAb与FX抗原的结合不同程度地依赖于二价金属离子Zn2 + .结论 所筛选出的FXMcAb为高纯度FX的提取和缺乏FX血浆的制备以及FX抗原的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提供了试剂准备 .
林方昭肖小璞黄淑周昌华肖玲周宇赵青蓉李湘
关键词:凝血因子X抗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红系细胞膜蛋白表达的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人胚胎干细胞(h ESCs)来源红系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其膜蛋白,包括膜表型分子、膜骨架蛋白和跨膜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h ESCs与小鼠主动脉-性腺-中肾(m AGM-S3)基质细胞共培养产生造血干祖细胞(CD34+CD45+)和GPA+细胞,挑取共培养12 d的细胞,同时磁珠分选人脐血中的CD34^+细胞,在多种特定细胞因子SCF、IL-6、IL-3、FLT3-L、TPO、EPO等诱导下,分别进行集落培养12-14 d产生红系爆发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运用流式细胞术(FACs)、q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并比较hESCs和人脐血CD34^+细胞2种来源的红系细胞膜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以后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hESCs来源BFU-E的膜蛋白的表达趋势与对照组相近:其膜骨架蛋白和跨膜蛋白的基因,如SPTA、SPTB、ANK1、EPB41等基因转录水平都在逐渐增强,而一些膜蛋白如黏附分子CD49d、CD29、CD71等的表达逐渐降低,CD47基本不表达;带3蛋白(Band 3)表达量较高且与成体型血红蛋白β-globin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在hESCs向红系诱导生成过程中,一些膜表型分子表达在逐渐降低,而膜蛋白表达逐渐增强。
李晴邹庆毛斌黄淑赖默温潘旭孙文翠陈谊金刘嘉馨马峰
关键词:红系细胞带3蛋白
人胚胎干细胞向嗜酸性粒细胞高效定向诱导分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从人胚胎干细胞向成熟嗜酸性粒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高效体外培养模型。方法采用人胚胎干细胞与小鼠主动脉-性腺-中肾(m AGM)基质细胞共培养的方法,进行早期造血干细胞诱导分化,将诱导分化的造血干细胞进行悬浮培养,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中,分阶段添加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进行成熟嗜酸性粒细胞的定向分化和增殖。结果获得从CD34+CD45+细胞扩增了约651倍,且纯度高达95%以上,CD88+Siglec-8+EPO+的成熟嗜酸性粒细胞。结论本研究建立了1种人胚胎干细胞高效定向分化为成熟嗜酸性粒细胞的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嗜酸性粒细胞的早期发育调控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潘旭杨文钰孙文翠毛斌郁金凤路旭琳黄淑赖默温周涯邹庆李晴曾宪波周家喜马峰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定向诱导分化
抗人ATⅢ杂交瘤的建立
1996年
抗人ATⅢ杂交瘤的建立610081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寸珩,杨安,周义英,黄淑抗凝血酶Ⅲ(ATⅢ)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性抗凝血因子,对维持血液的凝血与抗凝血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理条件下ATⅢ占血浆总抗凝血活性的75%~80%,当血浆中ATⅢ浓度...
寸珩杨安周义英黄淑
关键词:抗凝血酶杂交瘤单克隆抗体
正常凝血质控血浆质量考察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考察自制冻干正常凝血质控血浆的性能。方法测定连续3批自制血浆各凝血因子活性等指标,以考察制备工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以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pH为测定指标,评价正常凝血质控血浆的批内均一性和稳定性;同时以新鲜混合血浆为对照,将自制产品与进口试剂进行比较。结果连续3批自制血浆的APTT、PT、TT均在正常值范围内,pH值稳定,各凝血因子的活性均>0.80IU/ml。变异系数APTT为0.6%(n=20),PT为0.8%(n=20),TT为2.2%(n=20)。血浆复溶后,4℃冰箱和室温下放置,8 h内血浆的APTT、PT、TT及pH均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其中变化最大的APTT极差为2.26s。冻干血浆4℃及-20℃存放条件下,30个月内血浆的APTT、PT、TT及pH亦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其中变化最大的APTT极差为3.29s。以新鲜混合血浆为对照,自制的正常凝血质控血浆与新鲜混合血浆其APTT均值相差0.52s,TT均值相差1.0s,PT无明显差别;德国DADE BEHRING正常凝血质控血浆与新鲜混合血浆其APTT均值相差6.82s,TT均值相差3.2 s,PT无明显差别。结论自制的正常凝血质控血浆具有正常凝血特性,产品的稳定性和批内均一性良好,可满足作为凝血试验质控血浆的要求。
黄淑孙小成杨显福肖玲林方昭赵青蓉肖小璞
关键词:凝血试验质控血浆
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考察
<正>目的:观察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长期传代培养过程中其生物学特性是否能够保持稳定,是否会发生恶性转化,以此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腹产的脐带,剔除动静脉,剪碎,胶原酶消化后于DMEM/...
黄淑刘桂陈强陈静娴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安全
文献传递
胚胎型与成体型红细胞表型分子的差异研究
毛斌黄淑马峰
文献传递
凝血活酶试剂国际敏感度指数值估测方法应用可行性探讨
2002年
目的 对凝血活酶的国际敏感度指数 (ISI)估测方法应用可行性探讨。方法 参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 1985年公布的暂定参考方法[1 ] ,分别用接受口服抗凝剂治疗患者 (心脏换瓣手术 )血浆和人工缺乏维生素K(Vit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血浆 ,对凝血活酶试剂进行ISI值标定的比较。结果  3批凝血活酶试剂用口服抗凝剂治疗患者血浆 ,标定的ISI结果为 :2 .0 9、2 .0 2、2 .0 4 ;人工缺乏VitK依赖性凝血因子血浆估测的ISI值相应为 :2 .2 8、2 .34、2 .2 0。结论 应用估测方法估测的结果可用于凝血活酶试剂ISI值高低的初步判定。
赵青蓉肖小璞杨显福林芳昭孙小成黄淑肖玲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国际敏感指数血液学检验
人胚胎干细胞高效诱导产生巨噬细胞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利用人胚胎干细胞(h ESCs)建立高效巨噬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体系,并与人脐带血CD34+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将h ESCs与小鼠主动脉-性腺-中肾(m AGM)来源的基质细胞共培养产生CD34+CD45+造血干祖细胞,在多种细胞因子的诱导下悬浮培养14 d,利用May-Grünwald Giemsa染色、流式表面抗原及功能检测等方法对我们培养的巨噬细胞和人脐带血CD34+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进行比较鉴定。结果该方法可产生大量高纯度的巨噬细胞,成功的建立了体外高效诱导的巨噬细胞分化体系,并且该体系获得的巨噬细胞与人脐带血CD34+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具有相似的表型和功能。结论建立高效巨噬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体系,为进一步研究人类巨噬细胞的早期发育和建立相关疾病模型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郁金凤孙文翠路旭琳边国慧潘旭毛斌黄淑赖默温周涯邹庆李晴曾宪波李玉佳陈利民周家喜马峰
关键词:巨噬细胞诱导分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