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莉莉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病
  • 3篇冠心病
  • 2篇NAD(P)...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症
  • 1篇氧化酶
  • 1篇乙醇
  • 1篇乙醇脱氢酶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早发冠心病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 1篇逆转录聚合酶...
  • 1篇转录
  • 1篇酶链反应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克隆

机构

  • 4篇山东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王莉莉
  • 2篇房盛夏
  • 2篇贾崇奇
  • 1篇丁晓燕
  • 1篇张日民
  • 1篇刘同涛
  • 1篇刘兆兰
  • 1篇王立新
  • 1篇孔庆暖
  • 1篇郭成浩

传媒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AD(P)H氧化酶p22phox基因A640G变异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研究背景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近年来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是当前我国及大多数国家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深入探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对冠心病高危人群的确定以及...
王莉莉
关键词:冠心病
文献传递
乙醇脱氢酶1B基因变异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对早发冠心病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乙醇脱氢酶(ADH)1B基因变异(ADH1B*1/2)与高甘油三酯血症(HTG)交互作用对早发冠心病的影响。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新诊断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5岁及55岁以前和女性65岁及65岁以前患冠心病为早发冠心病,男性55岁以后和女性65岁以后患冠心病为迟发冠心病。以167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以235例迟发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TG>2.26 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运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ADH1B*1/2基因变异;用多元Logistic回归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及估计比值比(OR)。用相加模型分析ADH1B*1/2基因变异与HTG间交互作用。结果ADH1B*1/2基因变异与HTG之间对早发冠心病具有正交互作用,协同效应指数(S)为1.72;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1.78;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AP)为33.77%。用多元Logistic回归调整性别、吸烟指数、饮酒指数、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及舒张压后,ADH1B*1/2基因变异与HTG之间对早发冠心病仍具有正交互作用。调整上述混杂因素后,S为2.96;RERI为3.01;AP为54.29%。结论ADH1B*1/2基因变异与HTG在早发冠心病的患病中存在明显的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使早发冠心病患病危险性增加约3倍;ADH1B*1/2基因变异与HTG同时存在时,在早发冠心病患病危险性中约54%是由两者交互作用所导致。
王莉莉刘兆兰房盛夏贾崇奇
关键词:乙醇脱氢酶基因高甘油三酯血症冠心病
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OATP-B和OATP-D mRNA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人类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polypeptide,OATP)OATP-B、OATP-D mRNA表达的方法,了解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OATP-B、OATP-D 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用TA克隆的方法将基因片段插入到PGEM-T质粒载体中,在Line-Gene荧光定量检测系统上建立检测OATP-B、OATP-D mRNA表达的标准曲线,并通过40例肺癌及正常肺组织标本进行验证。结果成功构建了OATP基因的质粒重组子,建立了在mRNA水平定量检测OATP-B、OATP-D基因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8。以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OATP-B、OATP-D的mRNA在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肺癌中OATP-B、OATP-D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荧光定量RT-PCR检测OATP-B、OATP-D mRNA表达的方法,检测结果用绝对拷贝数表示,定量准确可靠,敏感性高。
丁晓燕王立新孔庆暖张日民王莉莉郭成浩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TA克隆
冠心病与NAD(P)H氧化酶p22phox基因C242T多态性
2012年
目的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氧化酶[NAD(P)H氧化酶]p22phox基因C242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早发冠心病患者309例,迟发冠心病患者437例,对照47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对p22phox基因C242T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p22phox基因C242T多态性与冠心病风险的OR值及95%C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发冠心病组携带TC+TT基因型的个体比携带CC基因型更容易患冠心病,OR=1.58,95%CI=1.07~2.34;迟发冠心病组OR=1.48,95%CI=1.03~2.13;多因素调整后,与对照组比较,早发冠心病组OR=1.74,95%CI=1.16~2.62;2个病例组比较,携带TC+TT基因型与携带CC基因型的患病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22phox基因C242T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房盛夏刘同涛王莉莉贾崇奇
关键词:多态性冠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