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光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中医诊疗新工具的辨证论治智能计算系统的研发路径被引量:5
- 2018年
- 科学技术的知识创新离不开工具这个要素的推动,新工具会引领并带来科学发现与技术进步。分析中医学发展几千年来呈现"稳态"是因为一直缺少能够撬动中医理论的"新工具",伴随中医学历史进程的原始身化工具需要有物化新工具来替代。认为对辨证论治的心算过程,在阐明其内在逻辑路径与技术网络关系的前提下,可以运用智能计算技术建立起辨证论治智能计算系统,其具体研发路径包括四诊信息的定性与半定量、中医证候的结构数据、方药与证候-症状-疾病的对应网络关系、辨证论治单元信息数量的理论计算。用物化新工具来辅助或部分替代心算身化工具,有望成为中医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技术动力。
- 孙喜灵姜伟炜李有根林霞丁宝刚刘卓军黄冲张永光张涛
- 关键词:辨证论治
- 团粒结构分析法:一种复杂数据分析方法被引量:1
- 2024年
- 数据里变量之间存在复杂联系,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很多实际问题对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具有维度高,变量之间关联复杂,群组效应显著等特征的复杂数据提出了一个新的复杂数据处理方案:通过分析数据各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找出具有群组效应的若干变量构成的变量簇,称其为团粒.为了有效地发现团粒,还提出了GC算法,用以获取若干具有群组效应的变量组.在发现团粒以后,通过分析团粒内部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得到了反映团粒特征的内核变量.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分析复杂数据变量之间的关联性.
- 姜懋张永光刘卓军
- 关键词:复杂数据团粒结构
- 基于患者整体状态的病证关联数据分析方法探讨
- 2019年
- 通过剖析病证的密切关系、全面疏理病证关联的数据,总结出病证存在着层次、范围与程度三个方面的基本关系:在层次深浅方面,表现为疾病过程中证候存在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在范围大小方面,疾病的不同阶段对应着单一证候、复合证候或证候群;在程度轻重方面,疾病过程与不同证候之间的关联强度。结构层次方面,采用证候内在结构层次的拓扑学分析,通过疾病结构层次与证候结构层次构建病证关联层次的分析模型。关联范围方面,通过疾病波及范围与证候数量,建立病证关联范围复杂数据网络,构建病证关联范围的分析模型。关联程度方面,通过疾病轻重程度与证候复杂程度,进行病证关联强度多变量程度量化,构建病证关联程度的分析模型。通过上述复杂科学方法进行病证关联数据的分析,是深入认识病证关系的可行方法,并有望建立起基于整体状态的病证关联数据的分析方法学。
- 孙喜灵姜伟炜刘卓军黄冲林霞张永光丁宝刚张涛
- 关键词:病证关系证候复杂数据
- 人工生命的前世与来生
- 1,人工生命的诞生和代表性的工作 2,人工生命到底是研究什么问题从复杂系统看---研究具有进化的复杂系统从生命科学来看--是数字化的生命系统 3,人工生命研究的难点与当前的困境 4,人工生命的研究从哪里突破---与生物信...
- 张永光
- 语义网络的结构:我们怎样学习语义知识(英文)
- 分析了2个大型语义网络HowNet和WordNet的全局意义结构.发现两者都是具有小世界和无尺度特征的复杂网络,但具有一些独特的属性.两者连接度分布的幂律指数介于1.0和2.0之间.而不是像许多常见的无尺度网络一样接近于...
- 唐璐张永光付雪
- 关键词:语义网络复杂网络小世界
- 文献传递
- 中医学缺失的技术内容与技术体系被引量:2
- 2018年
- 在中医学的研究与应用过程中,更多时候提及的是中医理论体系,而忽略了还有多种技术和技术体系的存在。实际上,中医学应用于临床的技术比理论出现得要早,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医学的技术内容并没有被很好地分化出来,亦未建立起符合自身规律的技术体系。中医学缺失的技术内容包括技术理论、技术操作能力、技术框架内涵三个方面,明确提出中医学特色的技术概念,明确各项具体技术的内涵,系统阐明不同技术之间的关系,这是建立中医学技术体系的基础。
- 孙喜灵姜伟炜丁宝刚刘卓军黄冲张永光张涛
- 关键词:中医学
- 基于模糊理论的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被引量:2
- 2014年
- 在分析消费品伤害事件的不确定性因素基础上,研究消费品导致伤害的人因物因及环境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伤害风险评估的维度,将各维度的输入值转化为模糊数,通过区间运算计算暴露时间及风险,从而为消费品质量安全因子的风险评估提供了方法基础,最后通过实例计算描述工具的特性.
- 于彭刘卓军张永光
- 关键词:风险评估模糊集
- 用BHTA方法研究糖调节与中医体质的关联关系被引量:1
- 2014年
- 体质可分、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是中医体质理论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其中体病相关对于"治未病"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目前糖尿病已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慢性非传染疾病,研究中医体质与糖尿病的关联关系对于糖尿病防治的意义显而易见.对于相关性问题的研究,传统统计方法一般能判断研究对象之间的两两线性关系,但很难发现对象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或多个对象对某个对象的非线性关系.将根据现代统计方法提出的BHTA算法引入到体病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BHTA算法对所收集的中医体质与糖调节的体检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气虚、阳虚及湿热三种体质与糖调节有关联关系,并应用中医理论与病例分析了这种结果的合理性.
- 刘卓军黄冲张永光
- 关键词:中医体质糖调节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