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白云
- 作品数:19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教书最美是清欢
- 2019年
- 十七八岁的时候,最害怕将来变成女教师——那种短发齐耳,眼镜遮目,神情冷峻,思想古板的女教师。结果几十年教师做下来,心底潜伏着某种反叛,倒幸运地成为学生的“白云姐姐”。学生为我编电影、写歌曲、做网页,编印所谓的《白云语录》;在我的讲台上放上热水;在高三最紧张的学习阶段里对我认真许诺:我们带你出去玩,我们会保护好你。
- 王白云
- 关键词:教书女教师
- 语文教学应关注人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
- 2012年
- 为人师者都会基于对"学生需要"的判断,在"学生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下做出认真考量。就语文教学而言,"中低年级注重修养,毕业班级教会考试",是一个在乎"学生的需要"的教师的双轨选择。教书育人就是要利用教书过程中埋伏的诸多育人契机,帮助学生做最有活力的自己。
- 王白云
-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书育人效益最大化师者修养
- 以人定教教《师说》
- 2012年
- 《师说》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一篇经典文章。任何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对这篇文章都应该是烂熟于胸的,但是,教什么,为什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实事求是地说,很多教师并未多加思索。按照经验和惯性,大多数教师讲这篇文章中的古汉语常用词,讲古汉语特殊句式,讲文章的对比手法,分析"教师的价值功用",鼓励学生要"真诚向学"。
- 王白云
- 关键词:《师说》语文课本实事求是特殊句式对比手法古汉语
- 审视语文教学与研究中的“问题”
- 2008年
- 笔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课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改新理念。为什么说“以学生为本”是教改“新”理念?想必言者认为“教学是否应该以学生为本”是语文教改中的“新”问题。其实不然,早在上世纪20年代,“以学生为本位”就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当初从事多年国文教学的朱自清先生就说过:“新的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位,教员只加以协助。”
- 王白云
- 关键词:语文教改国文教学教育界教学法
- “第三届上海市暨华东六省一市写作教学峰会”综述
- 2011年
- “当前作文教学所暴露的问题已经到了一个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这是从第三届“上海市暨华东六省一市写作教学峰会”中传递出的声音。为了“充分地思考、充分地交流。充分地碰撞”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010年11月20日-21日,由上海市写作学会、《语文学习》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上海市暨华东六省一市写作教学峰会”在复旦附中隆重举行。
- 王白云
- 关键词:写作教学峰会作文教学
- 从“经师”到“人师”: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出入
- 2009年
- 跟我那个年代的大多数教师一样,做教师是命运的选择,而不是兴趣的选择。但是,我也跟大多数的教师一样,服从了命运的选择之后,职业逐渐变成了事业。
- 王白云
- 关键词:人师经师教师
- 文质彬彬 个性斐然——谈语言的锤炼被引量:1
- 2010年
- 优秀的文章在语言上应该别具风采。当年孔子强调“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自居易表示“根情、苗言”,语言不仅是内容的载体,也是表现艺术魅力的所在。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之所以脍炙人口,不仅因为汪先生在文章中惟妙惟肖地演绎了“胡同文化”的特质,也因为其“将白话白到了家,又典雅到了极致”的语言,给人“如同水中磨洗过的白石子,干净圆润清清爽爽”的感受。
- 王白云
- 关键词:语言文质彬彬《胡同文化》自居易汪曾祺
- 离开了“语言”就离开了“语文”
- 2007年
- 2007年第9期上,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的讨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王白云老师就这个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王白云
- 关键词:语文学科
- 教学中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被引量:1
- 2006年
- 教学活动既是“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活动。也是教师表达自己的教学能力、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的活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教师在角色意义上、实践意义上的重要技巧。教师个体对待教学过程中“事件”和“风波”的处理的态度和方法,往往折射出教师个体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能力和素养。
- 王白云
- 关键词:教师个体教学能力教学理念师表
- 开创“草根科研”的生长空间被引量:1
- 2015年
- 近两年来,上海市杨浦区科研室组织学校科研负责人和基层志愿者开展了关于草根科研管理方式和重心的研究,通过打破资格限制、实行民间互助、提供专业支持等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基层学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已有近千名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实践表明,面向草根的区域科研管理,"发动""指导",比"监管"更有实际价值。
- 王白云
- 关键词:科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