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若铭

作品数:21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重症
  • 5篇耐药
  • 4篇重症监护
  • 4篇监护
  • 4篇病房
  • 3篇预后
  • 3篇脓毒
  • 3篇重症监护病房
  • 3篇监护病房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传感
  • 2篇电化学传感器
  • 2篇电聚合
  • 2篇炎症
  • 2篇预聚
  • 2篇预聚合
  • 2篇碳化钼
  • 2篇头孢
  • 2篇头孢他啶
  • 2篇脓毒症

机构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包钢医...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21篇谭若铭
  • 19篇瞿洪平
  • 13篇刘嘉琳
  • 11篇王晓丽
  • 8篇潘婷婷
  • 4篇李梅玲
  • 4篇王枫
  • 3篇李磊
  • 2篇黄洁
  • 2篇刘召军
  • 2篇闵东
  • 2篇吴静
  • 2篇黄菁菁
  • 1篇孙同文
  • 1篇张惟郁
  • 1篇徐喜媛
  • 1篇王石磊
  • 1篇邢丽华
  • 1篇阎锡新
  • 1篇尹建永

传媒

  • 3篇中国感染与化...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重症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调查中国大陆地区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性队列研究。收集2016年3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中国大陆19家医院的20个ICU内符合柏林ARDS标准定义的老年(≥65岁)ARDS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ARDS高危因素、呼吸支持数据和预后数据,描绘老年ARDS预后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170例老年ARDS患者,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分别为15例(8.8%)、73例(42.9%)和82例(48.2%)。老年ARDS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肺炎(134例,78.8%)。在ICU住院期间,共64例(37%)老年患者接受了无创通气,其中28例(43.8%)转为有创机械通气。ICU期间使用有创通气的老年ARDS患者为130例(76.5%),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最终全部使用了有创通气。88例(51.8%)患者合并了其他脏器功能衰竭。105例(61.8%)患者发生院内死亡。多因素分析提示入组24 h后的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SOFA)评分和氧合指数、入ICU前7 d累积液体平衡及休克为院内存活的独立影响因素(入组24 h氧合指数:P=0.0300,RR=0.196,95%CI为0.045~0.853;入组24 h SOFA:P=0.030,RR=0.725,95%CI为0.543~0.969;前7 d累积液体平衡:P=0.026,RR=1.000,95%CI为1.000~1.000;合并休克:P=0.034,RR=0.140,95%CI为0.023~0.863)。结论入住ICU的老年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高,入组24 h后更高的SOFA评分、更低的氧合指数、入ICU前7 d更高的累积液体正平衡及休克会增加老年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入ICU后的前7 d在循环稳定的前提下维持液体负平衡可能改善ARDS的住院存活。
黄絮吴大玮卢海宁王导新邓旺孙同文邢丽华刘韶华王石磊罗红张晗刘嘉琳谭若铭杨敬平徐喜媛乌日娜阎锡新徐海博徐思成罗霞赵蓓蕾潘滨海腾鸿陈丽娟田野蔡莹詹庆元
关键词:老年预后
万古霉素对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万古霉素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布、MIC值与预后的关系以及高MIC值MRSA菌株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 HAP,采用E试验法测定MRSA菌株的MIC值,分析比较不同MIC值菌株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82例,43例(52.4%)MRSA菌株具有较高的MIC值;在基础疾病状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情况下,低MIC值和高MIC值患者万古霉素应用7 d后病原菌未清除率分别为15.4%和37.2%(P=0.026);万古霉素应用3 d后临床治疗无效率分别为25.6%和44.2%(P=0.079);28 d内肺炎复发率分别为5.7%和20.5%(P=0.129);万古霉素治疗前90 d内MRSA感染史与高MIC值MRSA感染发生明显相关(P=0.033)。结论高MIC值MRSA HAP患者万古霉素应用3 d后临床治疗无效率、7 d后病原菌未清除率及28 d内肺炎复发率高于低MIC值患者,万古霉素治疗前90 d内有MRSA感染史是HAP中高MIC值MRSA菌株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晓丽刘嘉琳孙景勇谭若铭李梅玲尹建永瞿洪平
关键词: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获得性肺炎
一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方法及传感方法
一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方法及传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丝网印刷电极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的丝网印刷电极上滴涂氮修饰的碳化钼分散液;通过电聚合的方法在电极上制备双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混合并溶解...
刘嘉琳李迎春瞿洪平杨娇王晓丽刘育坚黄菁菁谭若铭吴静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交叉感染降阶梯防控策略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高耐药菌群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不易清除,易导致交叉传播,为防控耐药菌的交叉感染实施降阶梯防控策略,以期减少耐药菌定植与感染,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前后对比、干预对照研究上海瑞金医院外科ICU(SICU)从2013年8月—2014年7月的危重患者,进行主动性、多部位筛查耐药菌,后半年干预组实施组合式降阶梯集束化防控措施。结果 SICU共184例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检出耐药菌69株,干预组为41株。其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75.0%和44.6%,P<0.001。去除带入细菌,ICU内获得性耐药菌株分别为55株和26株,耐药菌株检出率为59.8%和28.3%,P<0.001。无菌病例数分别为49例和59例,所占比例为53.3%和64.1%,P=0.13。经过分级防控的综合策略,对照组和干预组的ICU获得性耐药菌感染千日率分别为14.12‰和7.64‰,P=0.16。ICU获得性耐药菌血流感染千日率分别为3.14‰和0.69‰,P=0.45。ICU获得性耐药菌肺炎千日率分别为6.28‰和1.39‰,P=0.16。ICU获得性耐药菌腹腔感染千日率分别为4.18‰和2.78‰,P=0.88。从预后角度来看,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期间病死率、28 d病死率及90 d病死率均有下降,其中以感染归因病死率有明显下降趋势(13.04‰和5.43‰,P=0.07)。结论经降阶梯防控措施能有效减少患者ICU获得性耐药菌定植与感染,缩短ICU患者住院时间,降低ICU患者因感染引起的病死率。
李梅玲黄洁赵昱瑾顾秋莹王晓丽谭若铭李磊武均闵东瞿洪平
关键词:多重耐药
生物标记物在成人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脓毒症是严重感染、创伤、烧伤等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有随人口老龄化及感染耐药微生物和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1].由于严重脓毒症的尽早诊断及恰当的初始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寻找一种或一组能进行有效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并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理想的生物标记物应具有易检测性、高精确性、可重复性、低本高效性以及易解读性等特点.临床医师能通过生物标记物的变化在病程早期进行疾病诊断以及治疗干预[2].现逐一介绍目前主要应用于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诊断及预后评价的生物标记物.
谭若铭刘嘉琳瞿洪平
关键词:脓毒症生物标记物预后
中医辨证施治联合标准集束化方案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评估中医辨证定量评分系统是否有效可行,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标准集束化方案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通过中医辨证符合急性虚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参附组.两组均早期应用标准化集束化治疗;参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60 mL静脉滴注,持续7 d.应用中医脱证症状分级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循环和组织灌注、病情严重程度、器官功能、炎症反应、辅助治疗使用情况及28 d病死率.结果共5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纳入分析,对照组和参附组各25例.参附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显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0.0%(15/25)比16.0%(4/25),P<0.01〕.两组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观察指标均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参附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幅度更大〔mmHg(1 mmHg=0.133 kPa):13.0(2.5,28.5)比6.0(0,13.5)〕,血乳酸(Lac)和降钙素原(PCT)下降幅度更大〔Lac(mmol/L):0.8(0.1,3.7)比0.5(-0.6,1.7), PCT(μg/L):2.0(0.7,32.3)比0(-1.8,3.8)〕,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幅度更大〔s :8.5(0,12.9)比0(-7.2,10.0)〕,白细胞介素(IL-2受体、IL-6)水平下降幅度更大〔IL-2受体(ng/L):1 031.0(533.0,1 840.0)比525.5(186.0,1 166.8),IL-6(ng/L):153.1(21.4,406.8)比35.1(16.3,1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病情严重程度及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参附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有缩短趋势(d :5.48±4.81比8.28±7.83),28 d病死率有下降趋势〔8.0%(2/25)比20.0%(5/25)〕.结论中医证候评分有助于中医辨证施治的疗效评估,临床应用有效可行.中医辨证施治联合标准集束化方案治疗�
李梅玲潘婷婷吕玲玲张惟郁谭若铭刘召军王晓丽李磊刘嘉琳郑岚瞿洪平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治参附注射液感染性休克中医证候评分
一种具有持久抗感染水凝胶涂层的气管导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持久抗感染水凝胶涂层的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表面的一端设有套设有用于膨胀的气囊,气囊表面连通设有用于充气的气管,导管本体表面的另一端套设有呈T型的牙垫。本实用新型便于牙垫与导管本体进行连...
瞿洪平潘婷婷刘嘉琳王晓丽谭若铭
急性低氧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 :研究急性低氧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早期识别HFNC失败的高危患者,从而避免延迟插管,为该类患者合理运用HFNC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HFNC的急性低氧呼吸衰竭患者资料。根据HFNC后是否进行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死亡或放弃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失败组和治疗成功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急性低氧呼吸衰竭原因、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吸入气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 oxygen,FiO2)],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中任意1种或以上)、无创正压通气等,并比较2组患者运用HFNC后2、12、24、48 h以及插管前生命体征变化,动脉血气变化,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ICU 28 d病死率。结果:共4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治疗成功32例(71%),治疗失败13例(29%)。2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病死率、HFNC应用时间、初始PaO2/FiO2、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否交替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应用HFNC后2、12、24、48 h的动脉血气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肺内原因[优势比(odds ratio,OR)=0.68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544~0.868, P=0.022]、初始PaO2/FiO2<100 mmHg (1 mmHg=0.133 kPa)(OR=6.000,95%CI:1.323~27.219, P=0.014)、初始流量>55 L/min(OR=0.208,95%CI:0.053~0.823, P=0.020)是HFNC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初始PaO2/FiO2<100 mmHg (OR=5.429,95%CI:1.059~27.833, P=0.043)是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初始PaO2/FiO2<100 mmHg为导致HFNC治
徐国芳何德华潘婷婷王枫瞿洪平谭若铭刘嘉琳
关键词:血气分析
一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方法及传感方法
一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电化学传感器制备方法及传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丝网印刷电极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的丝网印刷电极上滴涂氮修饰的碳化钼分散液;通过电聚合的方法在电极上制备双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混合并溶解...
刘嘉琳李迎春瞿洪平杨娇王晓丽刘育坚黄菁菁谭若铭吴静
瑞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和烧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监测和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监测并分析瑞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及烧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 bacterbaumannii,Ab)的检出率和耐药率的变化趋势,为临床预防和治疗Ab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细菌耐药监测软件WHONET5.4回顾分析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和烧伤病房患者体液和导管标本中检出的Ab,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从我院4个病房患者中检出332株Ab,2006至2008年分别为85株、111株、136株,其中来自血液株数占3.7%,导管株数占11.2%,伤口和创面株数占31.9%,痰液株数占46.7%。4个病房中,Ab是最常见的检出菌种之一。相对于2006年,2008年Ab对临床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显著上升(P<0.05),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3年内4个病房共检出PDR-Ab57株。2007年RICU检出4株PDR-Ab,通过临床资料和PFGE分析证实为同源菌株,结合临床资料分析,高度提示为交叉感染;2008年RICU检出2株PDR-Ab虽为同源菌株,但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可排除交叉感染的可能。结论:Ab在ICU和烧伤病房都是重要的检出细菌之一,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交叉感染可能是引起Ab检出率和耐药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于沁刘嘉琳谭若铭丁玲杨莉瞿洪平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重症监护病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