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东

作品数:348 被引量:5,108H指数:49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2篇期刊文章
  • 129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3篇农业科学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生物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8篇小麦
  • 80篇籽粒
  • 48篇栽培
  • 39篇淀粉
  • 38篇小麦籽粒
  • 35篇氮素
  • 35篇蛋白质
  • 34篇冬小麦
  • 34篇栽培容器
  • 33篇根系
  • 31篇高通量
  • 27篇作物
  • 27篇表型
  • 24篇渍水
  • 19篇基因
  • 18篇植物
  • 18篇花后
  • 17篇植株
  • 14篇氮肥
  • 13篇籽粒淀粉

机构

  • 331篇南京农业大学
  • 47篇南京慧瞳作物...
  • 20篇山东农业大学
  • 8篇江苏省信息农...
  • 7篇石河子大学
  • 6篇浙江大学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扬州大学
  • 3篇安徽科技学院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江苏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江苏省农林厅
  • 2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48篇姜东
  • 171篇戴廷波
  • 158篇曹卫星
  • 93篇荆奇
  • 76篇蔡剑
  • 63篇周琴
  • 49篇王笑
  • 18篇丁艳锋
  • 16篇傅秀清
  • 16篇于振文
  • 15篇田中伟
  • 13篇朱艳
  • 13篇吕钊彦
  • 12篇范雪梅
  • 10篇张传辉
  • 10篇李庆
  • 10篇余松烈
  • 10篇刁明
  • 9篇李永庚
  • 8篇顾振新

传媒

  • 33篇作物学报
  • 29篇麦类作物学报
  • 19篇中国农业科学
  • 18篇应用生态学报
  • 14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生态学报
  • 5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土壤学报
  • 4篇新疆农业科学
  • 4篇农家致富
  • 3篇中国农村科技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食品科学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植物生理学通...
  • 3篇2018中国...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1篇2023
  • 15篇2022
  • 34篇2021
  • 55篇2020
  • 12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15篇2010
  • 15篇2009
  • 11篇2008
  • 15篇2007
  • 27篇2006
  • 25篇2005
3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为能量投入对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以鲁西南地区为例
2013年
为了确定影响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因子,在收集2000—2006年鲁西南地区农业生产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农田人为能量投入现状,并利用回归和逐步回归的方法研究了鲁西南地区人为能量投入对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结果表明:鲁西南地区农田人为能量投入中农膜的投入逐年增加,由2000年的14.6 kg/hm2增长到2006年的20.5 kg/hm2;化肥投入相对稳定(1200-1300 kg/hm2),但总量仍增加;农药的投入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04年达到最高(11.03 kg/hm2);排灌机械、农用车辆的投入呈增长趋势,而单位面积劳动力的投入不断下降,2006年与2000年相比约减少0.65人/hm2。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NPP存在着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历年均以东部(枣庄、济宁)高,平均NPP分别为616 g C/(m2·a)和588 g C/(m2·a),西部(菏泽)低,仅有448 g C/(m2·a);年际间呈现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体呈上升趋势。该地区农田NPP主要受人为能量投入的影响而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不大。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单位面积农膜使用量和农田灌溉比例在逐步回归模型中可以解释本区农田NPP方差的74.6%。因此,化肥、农膜、有效灌溉比等人为能量投入是影响该地区农田NPP提升的主要因素。
周美华苏本营许宏苏华姜东李永庚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
不同水分条件下氮素供应对小麦植株氮代谢及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49
2006年
土壤水分逆境是限制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重要生态因子,明确土壤水分逆境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及调优技术途径,对于深化小麦品质生理生态研究和指导小麦调优栽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在防雨池栽条件下,设置渍水、干旱和对照3个水分处理,每个水分处理下再设置120和240 kg.hm-2两个施氮水平,研究了花后渍水和干旱逆境下氮素对两个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植株氮代谢和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水分处理相比,花后干旱和渍水均降低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片总氮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干旱处理提高了茎鞘总氮与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而渍水处理则使其降低。水分逆境下增施氮肥提高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片与茎鞘总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籽粒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花后干旱和渍水均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增施氮肥提高适宜水分和水分亏缺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但不利于渍水下小麦产量的提高。这说明,花后渍水和干旱逆境下施用氮肥对小麦植株氮代谢和籽粒蛋白质积累有明显的调节效应。
范雪梅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
关键词:小麦渍水氮代谢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HMW-GS及GMP含量动态的影响被引量:23
2006年
采用SDS-PAGE电泳和切胶比色进行亚基定量的方法,研究施氮量对2个小麦品种籽粒HMW-GS和GMP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蛋白小麦品种徐州26在花后14 d HMW-GS就开始形成,低蛋白品种宁麦9号在花后21 d才开始形成。增施氮肥对小麦灌浆前期HMW-GS的形成作用不明显,而有利于徐州26 HMW-GS积累速度的提高和HMW-GS快速积累期的延长,及宁麦9号灌浆后期HMW-GS的积累,导致成熟期徐州26 HMW-GS和GMP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但施氮过多则降低宁麦9号籽粒HMW-GS和GMP含量。相同氮素水平下,籽粒HMW-GS各亚基含量徐州26均高于宁麦9号,表明籽粒HMW-GS亚基含量与小麦品质性状密切相关。
岳鸿伟秦晓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姜东
关键词:小麦施氮量
水稻强化栽培对植株生理与群体发育的影响被引量:85
2003年
以粳稻品种武香粳 9号为材料 ,研究了 SRI(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下植株生理特性、群体发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在 SRI方式下 ,水稻根系活力增强 ,叶片可溶性糖、非蛋白氮、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 ,营养器官的物质转运率提高 ,群体质量明显改善 ;但群体茎蘖数和穗数不足 ,限制了 SRI的产量。在 SRI条件下 ,双本栽插能显著提高水稻群体茎蘖数 ,改善营养器官物质的运转和群体质量 ,有助于提高 SRI的产量 ;增施氮肥在提高水稻群体茎蘖数的同时降低了营养器官物质的转运 ,因此不宜过分依赖增加氮肥来提高
王绍华曹卫星姜东戴廷波朱艳
关键词:强化栽培植株生理群体发育水稻节水栽培高产栽培
一种田间高通量作物表型监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田间高通量作物表型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平台,用于搭载传感器及相关设备;控制机构,安装在平台上,用于控制整个监测系统;定位机构,安装在平台上,用于定位平台运动轨迹;成像机构,安装在定位机构上,用于扫描...
刘守阳姜东范超昱朱辰
文献传递
氮素和钾素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阐明氮、钾施肥对小麦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两个品质类型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宁麦9号’(弱筋)和‘扬麦10号’(中筋)为材料,研究氮、钾施肥对小麦籽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及其与开花期旗叶氮、钾营养的关系。【结果】与不施氮、钾肥的对照处理相比,氮、钾施肥明显提高了花后籽粒中的蔗糖含量及蔗糖合成酶(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的活性,提高了淀粉产量,但降低了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两小麦品种的表现基本一致,其中氮肥的作用大于钾肥,施氮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施钾提高了直链淀粉含量,宁麦9号高于扬麦10号。【结论】相关分析表明,氮钾肥料配合提高开花期旗叶氮、钾营养并维持适宜的氮/钾比,是氮、钾施肥提高籽粒SSS和GBSS活性,进而促进小麦籽粒淀粉合成、改善籽粒品质的主要生理因素。施钾提高两小麦品种GBSS活性是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的酶学基础。较高的SS、SSS和GBSS活性是弱筋品种宁麦9号较高淀粉含量的酶学保障。
邹铁祥戴廷波姜东荆奇曹卫星
关键词:氮肥钾肥淀粉酶活性
长期弱光对小麦旗叶光合与荧光特性及其衰老的影响
以耐弱光性不同的两个冬小麦品种扬麦158和扬麦11为材料,研究从拔节至成熟期进行遮荫处理对小麦旗叶的光合、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衰老生理.结果表明,遮荫降低了小麦旗叶光合速率(Pn).灌浆前中期,长期弱光对较耐荫的品种扬麦1...
牟会荣姜东
关键词: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衰老冬小麦
文献传递
灌浆期高温和水分逆境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0
2006年
灌浆期高温和水分逆境是影响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以扬麦9号、徐州26和豫麦34三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灌浆期高温和水分胁迫环境,研究了花后高温及温度和水分互作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但降低了谷蛋白含量,导致麦谷蛋白/醇溶蛋白比值降低。高温显著降低了籽粒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及支/直比。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及其组分形成所需的适宜昼夜温差随小麦品质类型而异,但温度水平对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的影响较温差大。在高温和水分逆境下,温度对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较水分逆境大,且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干旱>对照>渍水,以高温干旱最高,适温渍水最低;淀粉含量为对照>干旱>渍水,以适温对照最高,而高温渍水最低。高温和水分逆境显著提高了籽粒醇溶蛋白含量而降低了谷蛋白含量及支链淀粉含量,使蛋白质谷/醇比和淀粉支/直比降低,以高温渍水对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组分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品种之间,高蛋白小麦籽粒蛋白质和组分的形成受高温和水分逆境的影响更大,而低蛋白品种籽粒淀粉形成显著受温度和水分逆境的调节。分析表明,在高温和水分逆境下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清蛋白和醇溶蛋白显著正相关,籽粒淀粉含量与谷蛋白、支链淀粉含量及支/直比显著正相关。
戴廷波赵辉荆奇姜东曹卫星
关键词:小麦水分逆境蛋白质淀粉
花后土壤干旱和渍水对不同专用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7
2004年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以4个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花后土壤干旱(SRWC=45%~50%)、渍水和适宜水分条件(SRWC=75%~80%)下小麦籽粒主要品质特性。干旱显著提高各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谷蛋白含量及谷蛋白/醇溶蛋白比值,并显著提高面粉干/湿面筋含量。渍水显著降低了籽粒谷蛋白含量及谷蛋白/醇溶蛋白比值。干旱和渍水均显著降低籽粒淀粉产量和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从而不同程度地降低籽粒直/支链淀粉比。干旱和渍水对各品种籽粒面筋指数、沉降值和降落值的影响因品种而异。与对照相比,干旱和渍水下小麦籽粒各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降低,表明土壤水分逆境下各籽粒品质特征值与正常水分条件下差异明显,从而改变了专用小麦的籽粒品质特性。
兰涛姜东谢祝捷戴廷波荆奇曹卫星
关键词:开花后期土壤干旱渍水专用小麦籽粒品质
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基因型与生态变异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通过比色法测定了在江苏省6个生态点种植的6个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籽粒戊聚糖含量,以探讨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基因型与生态变异。结果发现,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在基因型和生态环境间差异达显著水平,6个小麦基因型品种戊聚糖含量变幅为6.35%~7.02%,以皖麦38戊聚糖含量最高,且在各个生态点变异最小,宁麦9号戊聚糖含量最低,扬麦10号在各个生态点变异最大。6个生态点各品种戊聚糖平均含量为6.42%~6.70%,以赣榆点最高,吴江点最低;戊聚糖含量在赣榆变异最小,在姜堰变异最大。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与花后气象因子关系密切,与小麦主要面粉品质性状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参数也存在相关关系。
王莉芳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
关键词:小麦戊聚糖品质性状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