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斌

作品数:32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会议论文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1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生物群
  • 11篇埃迪卡拉纪
  • 8篇细胞
  • 8篇化石
  • 7篇纳米
  • 6篇碳纳米管
  • 6篇纳米管
  • 6篇巨噬细胞
  • 6篇埃迪卡拉系
  • 5篇单壁
  • 5篇单壁碳纳米管
  • 5篇地质
  • 5篇地质意义
  • 5篇岩石
  • 5篇元古代
  • 5篇石地
  • 4篇地层
  • 4篇新元古代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南...
  • 1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香港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2篇万斌
  • 15篇关成国
  • 15篇袁训来
  • 15篇周传明
  • 12篇陈哲
  • 9篇庞科
  • 6篇王伟
  • 4篇唐卿
  • 3篇孟凡巍
  • 3篇陈翔
  • 3篇王伟
  • 2篇华洪
  • 2篇傅强
  • 1篇尹磊明
  • 1篇肖书海
  • 1篇欧志吉
  • 1篇蔡耀平
  • 1篇陈哲
  • 1篇曹瑞骥
  • 1篇饶馨

传媒

  • 5篇地层学杂志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古生物学报
  • 2篇中国古生物学...
  • 2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岩石学报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埃迪卡拉纪化石保存方式及其时空分布被引量:5
2013年
埃迪卡拉纪化石保存方式具有多样性,包括:磷酸盐化、有机碳质压膜、黄铁矿化、硅化、以及粘土矿物交代。文中综述了以上各种化石保存方式在地层中的时代分布规律、埋藏特征和形成机理,并分析了这些类型的化石库在我国埃迪卡拉纪地层中的地理分布规律和埋藏学意义。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埃迪卡拉纪化石库的保存方式主要以有机碳质压膜为主;磷酸盐化和硅化保存方式分布较广;黄铁矿化和粘土矿物交代方式在中国埃迪卡拉纪地层保存较少。有机碳质压膜、黄铁矿化多见于粉砂岩、泥岩中;磷酸盐化、硅化多出现于磷块岩、燧石层或碳酸盐岩的磷质、硅质结核中,化石多为微体化石。另外,多种化石保存方式常常同时出现在同一化石库中,形成复合式的保存模式。
王伟蔡耀平关成国万斌陈哲周传明袁训来
关键词:化石埋藏学埃迪卡拉纪
淮南地区中——新元古界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淮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宏体碳质压膜化石和有机质壁微体化石,是新元古代大冰期之前生命演化的重要实证材料。然而,淮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时间仍未得到较好的约束,碎屑锆石年龄随地层层序的变化特征也未明确。为此本文对碎屑锆石数据较少的淮南寿县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开展了系统的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八公山组碎屑锆石以古元古代锆石为主体,无小于1600 Ma的锆石;刘老碑组和寿县组碎屑锆石以中元古代锆石为主体,中元古代之前的锆石较少。综合已知的碎屑锆石年龄以及与邻区地层的对比,约束寿县组沉积时间为~950—~945 Ma,刘老碑组沉积时间为~1110—~945 Ma。淮南与鲁西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的碎屑锆石年龄谱、沉积序列、沉积环境和化石产出相似,两地地层可相互对比。淮南地区中元古代早期及之前的碎屑锆石源区可能在华北克拉通东部,而中元古代晚期的碎屑锆石的源区则可能不在华北克拉通。
李光金王霄鹏孙云鹏庞科万斌万斌
关键词:碎屑锆石U-PB年龄
埃迪卡拉纪早期“蓝田生物群”中可能的后生动物化石的系统描述
<正>我国华南埃迪卡拉系蓝田组二段的黑色页岩中产出的蓝田生物群是迄今最古老的复杂宏体生物群,时代为埃迪卡拉纪早期,包括形态各样的宏体藻类和可能的后生动物。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中的宏体藻类,对于后生动物化石还未进行系统描...
万斌袁训来陈哲关成国庞科唐卿肖书海
关键词:后生动物生物群埃迪卡拉纪
文献传递
碳纳米管对免疫细胞的毒性效应及机制研究
碳纳米管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已经大量用于体育器材等日常用品,而且在纳米医疗和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对碳纳米管的生物安全性评估意义重大。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针对碳纳米管在实验动物上显示的免疫...
崔雪晶董平轩汪子霞万斌郭良宏
关键词:碳纳米管免疫毒性巨噬细胞溶酶体
文献传递
复杂生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被引量:2
2023年
复杂生物,包括动物、陆生植物、真菌和宏体藻类等,它们是寒武纪至现今地球生物圈的主体.根据化石记录,地球生命自38亿年前起源以来,有近30亿年是单细胞的微体生物世界,直到距今10~8亿年的新元古代早期,复杂生命才开始出现.成冰纪可靠的化石记录极少,我们对这近1亿年生命史的认识非常有限.在埃迪卡拉纪,丰富的化石记录和分子钟的估算结果均指示,复杂生物已经发生了适应辐射,也进一步诠释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如今,如果还以宏体复杂生物化石的大量出现来定义“显生宙”,它应该包括埃迪卡拉纪更为合适.距今18~8亿年的元古宙中期是地质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环境最为稳定的时期,生物演化也似乎处于停滞状态,被地质学家称为“枯燥的十亿年”.本文根据现代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结合以往报道的化石资料,特别是对近年来中国一系列新化石的发现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正是在这长期稳定的环境中,原生生物和原核生物悄然地发生了寄生、共生和基因转移等一系列相互作用,演化出了复杂生物各大类型的单细胞祖先,并进一步实现了多细胞化和细胞分化,“枯燥的十亿年”并不“枯燥”,它建造了复杂生命的根基.
袁训来庞科庞科李光金肖书海周传明陈哲周传明万斌陈哲关成国万斌牛长泰王伟刘雅榕
埃迪卡拉纪早期“蓝田生物群”中可能的后生动物化石的系统描述
万斌袁训来陈哲关成国庞科唐卿肖书海
蓝田生物群:一个认识多细胞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新窗口被引量:7
2012年
蓝田生物群位于安徽省休宁县蓝田镇,保存在埃迪卡拉纪早期蓝田组的黑色页岩中,是已知最古老的复杂宏体生物群,既包含了扇状、丛状生长的海藻,也有具触手和类似肠道特征、形态可与现代腔肠动物相比较的后生动物.这一特殊埋藏的生物群为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带来了新的启示:微体真核生物在新元古代大冰期结束后迅速演化出宏体形态,它们底栖固着生活在较深水的安静环境中.也许,早期多细胞生物形态复杂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有性繁殖方式和世代交替现象的出现紧密相关.该时期海洋水体复杂多变的氧化-还原条件,很可能是蓝田生物群繁盛和特殊埋藏的重要原因.
袁训来陈哲肖书海万斌关成国王伟周传明华洪
关键词:埃迪卡拉纪多细胞生物
埃迪卡拉纪早期“蓝田生物群”中疑难化石Chuarids的再研究
“蓝田生物群”为认识埃迪卡拉纪早期复杂多细胞真核生物提供了一个独特窗口,其中化石数量最为丰富的类型便是疑难化石Chuarids.然而,这类化石的生物属性却长期存在争议,阻碍了对其化石生物学和古生态学意义的深入认识.本研究...
万斌王霄鹏庞科牛长泰关成国陈哲袁训来
关键词:蓝藻
华南埃迪卡拉系底部钾质斑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万斌关成国周传明孟凡巍庞科唐卿
关键词:埃迪卡拉系钾质斑脱岩
皖南新元古代冰期地层再认识
新元古代冰期地层在我国华南广泛出露。在湖北、湖南和贵州等地,由于间冰期地层特征明显(黑色页岩和菱锰矿),关于冰期和间冰期的认识基本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在皖南地区,由于没有明显的间冰期地层出露,因此关于皖南地区发育的新元古...
关成国万斌陈哲傅强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