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继奋

作品数:34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 13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文学
  • 6篇教育
  • 6篇教学
  • 5篇语文
  • 5篇文本
  • 4篇叙事
  • 4篇视阈
  • 3篇审美
  • 3篇文教
  • 3篇文学教育
  • 3篇小说
  • 3篇伦理
  • 2篇学科反思
  • 2篇阅读教学
  • 2篇正传
  • 2篇人性
  • 2篇人学
  • 2篇日记
  • 2篇人格
  • 2篇主题

机构

  • 30篇宁波大学

作者

  • 30篇叶继奋
  • 2篇夏敏
  • 1篇邹林芳
  • 1篇任利利

传媒

  • 4篇宁波大学学报...
  • 3篇语文学习
  • 3篇鲁迅研究月刊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 3篇现代语文(中...
  • 2篇语文教学通讯...
  • 2篇美育学刊
  • 1篇语文建设
  • 1篇中学语文教学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浙江教育学院...
  • 1篇湖南人文科技...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现代语文(下...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还宗经诰”谈刘勰的通变观被引量:4
2000年
本文试图从刘勰的文学史观及文学评价标准的角度,探讨其“还宗经诰”的实质意义及在此思想指导下的通变观的深刻内涵,并将其置于南北朝特定的背景下,考察了刘勰宗经思想的积极作用。本文同时阐述并肯定了刘勰通变观中的辨证思想对文学创作及文学发展的指导意义。
叶继奋
关键词:通变观
双重叙事与“复调”主题——《祝福》主题的叙事学阐释被引量:2
2007年
叶继奋
关键词:叙事学《祝福》主题小说文本故事层
文本阐释的“自由”与“限制”——从作者、文本、读者关系的角度切入
2017年
近年来文学阅读教学出现的“乱象”,有特定“读者”生涩与阐释方法陌生等因素,但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文本内部规律的专业认知与实践的科学理性。阅读教学必须“回归文本”,即遵循文本自身的运行规则展开阐释。此外,要处理好作者、文本与读者三方的辩证关系。
叶继奋
关键词:文本阐释
浅议隐喻在文学语篇中的建构作用——以钱钟书《围城》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以钱钟书《围城》为例,从文学语篇的视角对隐喻进行研究,强调隐喻在文学语篇中的建构作用,从而将隐喻从词汇和句子的研究领域扩大到语篇领域,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邹林芳叶继奋
关键词:隐喻文学语篇《围城》
从作品到文本意味着什么?——兼谈文学作品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2017年
新世纪语文课改以来,我们常用的'作品'概念悄然变为'文本',在今天'文本'已基本取代了'作品',成为语文教师耳熟能详且广泛使用的教学术语。从'作品'到'文本'的变迁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一进入讨论之前,有必要先判别'文本'(text)和'作品'(work)
叶继奋
关键词:情感态度文本理论课堂教学过程文学
以沉思、探究的方式逗留于世界近旁——《呐喊》《彷徨》的文本间性及时间之思
2008年
叶继奋
关键词:文本间性《彷徨》《呐喊》《狂人日记》沉思
基于PISA阅读素养价值取向的阅读教学策略被引量:6
2015年
PISA阅读历程包括"获取与检索""理解与解释"以及"反思与评价",由此反映出PISA阅读素养的价值取向,即"接码能力""解码能力"以及"语用能力"。PISA阅读素养的价值取向在教学策略的启示,转向阅读素养的教学目标、言语实践的教学内容、阅读历程的教学过程及标准体系的教学评价。
夏敏叶继奋
关键词:阅读教学
六十年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鲁迅接受研究概略被引量:2
2008年
对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基础教育领域鲁迅接受史料的大致搜集和梳理,涉及到鲁迅作品选篇、教参诠释、接受方法、学术界的介入和研究实践以及最新成果等几个方面,试图尽可能客观地呈现历史原貌和发展动态,揭示其中规律。
叶继奋
关键词:基础教育鲁迅接受史实
关于《药》的叙事视点与主题
2008年
视点是作者为了更好地展开叙述而选择的一个角度。在整个叙事过程中,作者选择以何种视点展开叙事,或以何种人物视点作为叙事角度,以及选择一个还是多个视点组成文本视域。往往体现着作者对叙事旨意的控制与对所叙事件的评价,它决定着一部作品的主题,甚至影响其总体风格。因此,视点的选择是作者叙事的枢纽。鲁迅的小说《药》取材于民间旧俗却能写出历史深度,得益于作者对视点的选择与安排。
叶继奋
关键词:叙事视点《药》主题叙事角度取材
语文教材史视阈中的文体意识及学科反思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语文教材史,考察不同历史时期文体意识的衍变。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反思:应强化文体意识,加深对文学文体功能的多层面认识;寻找相关上位学术领域生产学科新知识;细化文体知识与能力的分级描述并优化终极评价。
叶继奋
关键词:视阈文体意识学科反思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