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国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肩袖滑囊面Ⅱ度撕裂单纯清理术与双滑轮缝合处理的疗效比较
- 2019年
-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单纯清理与双滑轮缝合治疗肩袖滑囊面Ⅱ度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6月68例肩袖滑囊面Ⅱ度撕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处理方式分为两组,单纯清理组(n=34)和双滑轮缝合组(n=34),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和撕裂扩大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3.3个月)。单纯清理组:VAS评分由术前(7.35±0.83)分降至末次随访时(1.12±2.11)分,ASES评分由术前(48.88±12.1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90.80±16.10)分,Constant评分由术前(48.38±18.0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8.02±11.77)分。前屈上举活动度从术前(78.40±25.60)°提高到术后(168.20±10.20)°,外展上举从术前(73.30±32.10)°到术后(171.00±7.50)°。缝合组:VAS评分由术前(8.04±1.72)分降至末次随访时(1.05±1.88)分,ASES评分由术前(51.99±14.10)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8.78±10.10)分,Constant评分由术前(49.56±18.4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7.12±12.06)分。前屈上举活动度从术前(75.40±33.50)°提高到术后(170.50±12.00)°,外展上举从术前(70.50±25.50)°提高到术后(169.50±20.70)°。单纯清理组和缝合组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撕裂扩大程度,单纯清理组6例(17.6%),缝合组1例(2.9%)。结论关节镜下单纯清理与双滑轮缝合治疗肩袖滑囊面Ⅱ度撕裂,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缝合技术在防止肩袖扩大撕裂上可能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不是临床上患者满意的主要因素。
- 范国明陈刚潘界恩黄成龙沈杰尹海波徐海超
- 关键词:肩袖关节镜检查
- Danis-WeberA/B型踝关节骨折关节镜辅助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16例报告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利用关节镜辅助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Danis-WeberA/B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16例Danis-WeberA/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在关节镜可视条件下进行关节清理复位,同时经皮微创内固定。在关节镜可视条件下,清除嵌插撕裂韧带、水肿滑膜,摘除游离体,修整损伤关节软骨面,然后用顶棒及克式针撬拨复位固定,用克式针或在克式针导向下,改空心螺钉固定。结果术后根据Burwell-Charnley骨折放射标准,全部骨折解剖复位,术后平均随访7.5个月,按照Kofoed功能评分标准:优14例,良2例,平均93.5分,无功能障碍、疼痛等并发症,患者恢复术前正常的体力活动。结论利用关节镜辅助复位Danis-WeberA/B型踝关节骨折经皮内固定创伤小,骨折复位精确,并发症少,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微创技术。
- 范国明陈刚龚遂良
- 关键词:关节镜踝关节骨折微创内固定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对骨科患者感染的诊断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在骨科患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3月医院骨科进行I类手术的患者6253例,发生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在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00例作为非感染组,术后1d,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NAP,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 6253例患者中共282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4.5%;感染组NAP阳性率、NAP积分、CRP和PCT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2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6株,占44.68%,革兰阴性菌120株,占42.55%,支原体14株,占4.96%,病毒12株,占4.26%,其他菌株10株,占3.5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NAP阳性率(99.53±0.15)和积分(452.36±65.28)均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86.33±5.17)和(292.15±46.3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CRP和P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CRP(246.18±50.52)mg/L和PCT(1.25±0.26)ug/L显著高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135.35±35.15)mg/L和PCT(1.01±0.33)ug/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革兰阳性菌和支原体感染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P活性检测在骨科患者感染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对于快速诊断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范国明贾少华周红梅张中伟沈杰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骨科
- 股神经阻滞对兔血清、脊髓、滑膜P物质的影响
- 目的:通过股神经阻滞对兔血清脊髓滑膜P物质的影响探讨其对膝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3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空白组(A组),对照组(B组)和实验组(C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制成骨关节炎模型,实验组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1周,...
- 范国明
- 关键词:股神经P物质
- 影响正常人群骨盆入射角调节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因素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研究正常人群骨盆入射角调节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6月门诊筛选正常人群全长脊柱X线片106例,测量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人群按不同骨盆姿势分为38例高SS/低PT组:PI和LL均值各为(50.85±10.01)°,(49.41±9.84)°,回归方程LL=0.571PI+20.395,68例低SS/高PT组:PI和LL均值各为(49.14±12.00)°,(39.17°±10.98)°,回归方程LL=0.531PI+13.079。组内显示PI与SS、LL,SS与LL正相关,呈线性回归,组间显示PI无统计学差异,SS、PT、LL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1)PI不能单纯确定LL变化,必须考虑骨盆姿势的影响。(2)相同PI下,骨盆越前倾,LL越大;相同骨盆姿势下,PI越大,LL越大。
- 范国明陈其昕龚遂良李方财
- 股神经阻滞对兔血清、脊髓、骨膜P物质的影响
- 目的:通过股神经阻滞对兔血清脊髓滑膜P物质的影响探讨其对膝疼痛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择3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空白组(A组),对照组(B组)和实验组(C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制成骨关节炎模型,实验组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
- 范国明
- 关键词:镇痛治疗神经阻滞
- 文献传递
- 63例健康成人人群骨盆骶骨失状面形态和空间定位参数的相关性
- 目的探讨骨盆骶骨角和骨盆入射角的相关性,介绍描述骨盆骶骨失状面形态和空间定向的新的影像学角度参数。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门诊选择63例成人健康自愿人群拍摄以腰5骶1为中心的站立位腰椎侧位片,包含脊柱、骨盆和...
- 范国明龚遂良陈刚
- 文献传递
- 股神经阻滞对骨关节炎模型兔血清P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对骨关节炎致痛后兔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制成骨关节炎模型,实验组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1周,ELISA法测三组血清P物质的变化。结果:股神经阻滞后一周,空白组血清P物质29.34±1.43,对照组43.18±15.55,实验组28.66±2.92,空白组和对照组及对照组和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骨关节炎模型致痛后兔血清P物质增高,股神经阻滞能使血清中P物质释放受抑制,镇痛作用与兔行为学及关节病理学表现一致。
- 范国明龚遂良戴加平周红梅陈刚
- 关键词:股神经P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