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兆彬
-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凯里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以贵州苗族学生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本文以英语词汇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3所职业技术学院482名苗族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卷中所有策略中,社会策略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而认知策略是使用频率最低的策略;男女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无明显差异;同时苗族学生也有与苗族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的一些策略。文章最后对词汇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 彭思祥何碧韦建华杨奕榕万兆彬吴春兰
- 关键词:高职高专苗族学生词汇学习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路径——以民族地区为例被引量:7
- 2017年
- 中国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是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职业教育备受关注,在职业教育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可能。在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传承人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认为从传承人培养在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的纵向衔接以及培养模式、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五个方面的横向探索对二者的融合发展路径进行具体探讨,可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 万兆彬
- 关键词: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职业教育
- 关于黔东南州对外开放中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
- 2007年
- 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是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业的主要载体,是开发入境旅游市场吸引海外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欧美和日本游客是黔东南州主要的两大客源市场群体,由于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他们来黔东南旅游的目的各不相同,要求和感受也不相同。因此,发现和解决黔东南州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不同市场群体客人的不同旅游需求,设计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是黔东南州拓开入境旅游市场、实施民族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 万兆彬
- 关键词: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业
- 基于协同创新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这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挑战和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者和传承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息息相关。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本文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协同创新培养的必要性与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应从增强传承人传承意愿、提升传承人传承能力、优化传承的外部环境三方面通过多方协同合作,创新传承人培养模式;并据此提出了模式实施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 万兆彬
- 关键词:协同创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村寨旅游与非遗保护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民族村寨旅游,保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持续发展,还应该做好重构新型城镇化环境下的民族村寨生态系统,促进民族村寨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对该自治州内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开发民族村寨旅游业、保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相应对策。
- 万兆彬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 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现状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文章通过对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现状的分析,在系统总结其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揭示了当前传承人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绩效,促进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 万兆彬
- 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