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旭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脑出血
  • 2篇开颅
  • 2篇基底
  • 2篇基底节
  • 2篇基底节区
  • 2篇基底节区高血...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出血
  • 1篇导航引导
  • 1篇多靶点
  • 1篇血肿
  • 1篇血肿清除
  • 1篇血肿清除率
  • 1篇血肿清除术
  • 1篇腰大池
  • 1篇腰大池置管
  • 1篇腰大池置管引...
  • 1篇腰椎

机构

  • 4篇西安市第一医...

作者

  • 4篇崔健
  • 4篇刘旭
  • 3篇王钢
  • 1篇杭军

传媒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术前腰大池置管引流在后颅窝占位切除术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术前腰大池置管引流在后颅窝占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后颅窝占位切除术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后颅窝占位患者手术前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中后颅窝占位全切率92.75%,术后无脑积水发生。结论:术前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可降低颅内压,术中手术视野显露增大,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减少蛛网膜粘连和脑积水的发生。
崔健刘旭
关键词:颅窝腰椎引流术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进行分组,手术时间在6 h以内者纳入超早期组(n=52),手术时间7~24 h者纳入早期组(n=63),所有患者均接受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术后14 d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良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表(ADL)中预后良好(1~2级)率及WHOQOL-BREF评分。结果超早期组患者中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21.15%,与早期组的15.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超早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23.08%,与早期组的28.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超早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70.21%,明显高于早期组的51.85%,WHOQOL-BREF评分为(80.4±12.8)分,明显高于早期组的(72.5±1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能及时清除血肿,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更好,患者预后较好。
崔健王钢刘旭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小骨窗手术手术时机
脑干神经节神经胶质瘤的临床特点、手术策略与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脑干神经节神经胶质瘤(GG)的临床特征、手术策略以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6例脑干G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46例脑干GG患者年龄(22.5±4.6)岁,病程(38.1±8.9)个月,主要首发症状为头晕头痛占47.8%(22/46)。MRI结果显示,内生型5例,外生型10例,内生-外生型31例。将外生型作为非浸润脑干组(10例),将内生型和内生-外生型作为浸润脑干组(36例)。肿瘤轴位T1WI呈"新月征"20例(43.5%,20/46),矢状位T1WI呈特征性"斑片状"31例(67.4%,31/46)。行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16例,部分切除7例,仅活检1例,无一例手术相关性死亡。随访3~87(40.6±12.8)个月,5例死亡,均为浸润脑干组;非浸润脑干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浸润脑干组[(46.0±13.1)个月比(19.5±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脑干GG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外生型脑干GG应尽量行全切除,该类患者长期预后较好。
崔健王钢温大平杭军刘旭
关键词:脑干肿瘤显微外科手术预后
神经导航引导下硬通道多靶点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导航引导下硬通道多靶点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神经导航引导下硬通道多靶点穿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对比。并对2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门诊随访观察,评估对比2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复查头部CT显示,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残余血肿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内统计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2%(4/49),低于对照组患者为24.5%(12/49)(P<0.05)。术后3月时观察组GOS评分、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引导下硬通道多靶点穿刺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均能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但神经导航引导下硬通道多靶点穿刺治疗的清除效果更好、安全性更好,且患者的预后效果也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荐。
崔健王钢温大平刘旭
关键词: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神经导航血肿清除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