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镇痛
  • 5篇自控镇痛
  • 4篇曲马多
  • 4篇静脉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氯诺昔康
  • 3篇病人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曲马多复合
  • 2篇麻醉
  • 2篇静脉病人自控...
  • 2篇病人控制
  • 2篇病人自控
  • 2篇病人自控镇痛
  • 2篇布托
  • 2篇布托啡诺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机构

  • 10篇广州市番禺区...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黄芳
  • 9篇程平瑞
  • 8篇江伟航
  • 6篇黄政通
  • 6篇董静毅
  • 3篇黄雁
  • 3篇彭惠华
  • 2篇梁健华
  • 2篇陈汝福
  • 1篇梁伟华
  • 1篇林丽田
  • 1篇郭秀仪
  • 1篇陈翊
  • 1篇何颖宜

传媒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医学信息(内...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诺昔康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用于断指再植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分次静注氯诺昔康16mg,对照组不加氯诺昔康,评定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评分及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有显著差异,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氯诺昔康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以减少术后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黄芳程平瑞彭惠华江伟航陈汝福
关键词:断指再植氯诺昔康镇痛
布托啡诺配伍曲马多用于腰椎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可行性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 观察布托啡配伍曲马多诺用于腰椎内固定术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择期腰椎内固定手术54例,ASAI~Ⅱ级,年龄35~65岁.术后随机分为曲马多、布托啡诺、曲马多配伍布托啡诺3组,每组18例,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3组病例均行气管插管全麻,术毕拔管前静脉推注氯诺昔康16 mg作为负荷量.3组镇痛液分别为:曲马多800 mg(Ⅰ组),布托啡诺8 mg(Ⅱ组),曲马多400 mg+布托啡诺4 mg(Ⅲ组),各加氟哌利多5 mg和0.9%生理盐水至100 ml,采用LCP模式给药(背景剂量1.5~1.8 ml,PCA为1.8~2.0 ml,锁定时间为15 min).术后1、4、8、16、24、48 h进行镇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SS),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Ⅱ组和Ⅲ组术后24 h前各时间段VAS评分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镇静评分在4 h内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Ⅰ组的恶心呕吐、出汗的发生率明显多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 腰椎手术术后采用曲马多复合布托啡诺静脉病人自控镇痛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程平瑞董静毅黄雁江伟航黄芳黄政通
关键词:曲马多布托啡诺镇痛静脉
硬膜外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对比观察
2002年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麻醉效果和可行性。方法56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双盲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硬膜外阻滞(E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两种方法均采用L3-4穿刺,硬膜外用2%利多卡因,腰硬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针内针,见脑脊液后注入0.75%布比卡因1.2~1.4ml,控制麻醉平面T10以下。评定术中麻醉效果,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副作用。结果CSEA组麻醉效果满意,明显高于EA组(P<0.01),并且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副作用两组相似(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安全有效,与单用硬膜外阻滞相比,其镇痛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但应注意年龄与容量的关系问题。
程平瑞黄芳黄政通江伟航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阻滞老年人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曲马多复合氯诺昔康用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价曲马多复合氯诺昔康用于下肢手术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下肢择期手术ASAI^II级60例,术后随机均分硬膜外镇痛组和静脉镇痛组。硬外组术毕首剂量为吗啡2 mg+0.25%布比卡因5 m l+氟哌利多2 mg,镇痛液为0.125%布比卡因100 m l+吗啡8 mg+氟哌利多3 mg,采用LCP模式给药(背景剂量1.8~2 m l,PCA为2 m l,锁定时间为15 m in);静脉组术毕注射负荷量氯诺昔康8 mg+曲马多100 mg+氟哌利多2 mg,镇痛液为0.9%生理盐水100 m l+氯诺昔康24mg+曲马多800 mg+氟哌利多3 mg,使用方法同硬外组。结果2组术后48 h VAS评分平均分别为1.81±0.69和2.31±0.83(P>0.05),2组镇痛效果都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副作用总发生率硬外组为26%,静脉组为12%(P<0.05),硬外组瘙痒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组,2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手术术后采用曲马多复合氯诺昔康静脉病人自控镇痛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微。
江伟航程平瑞黄雁董静毅黄芳黄政通
关键词:曲马多氯诺昔康投药镇痛病人控制
曲马多复合氯诺昔康用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评价
<正>目的:评价曲马多复合氯诺昔康用于下肢手术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下肢择期手术ASAⅠ-Ⅱ级60例,术后随机均分硬膜外镇痛组和静脉镇痛组。硬外组术毕首剂量为吗啡2mg+0.25%布比卡因5ml+氟哌...
江伟航程平瑞董静毅黄芳黄政通
文献传递
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超前镇痛对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超前镇痛组(P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均行硬膜外镇痛(PEA),镇痛药液均为5μg/ml芬太尼+0.15%罗哌卡因。P组切皮前20min硬膜外腔注入镇痛液15ml,接镇痛泵以3ml/h速度持续PEA;C组手术结束后开始PEA。于硬膜外穿刺前(T0)、术后2h(T1)及次日早晨8时(T2)测定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术后2、6、12、24h的疼痛评分。结果T1时P组镇痛效果优于C组(P<0.05)。两组T1及T2时血浆Cor、ACTH和CRP含量均高于T0时(P<0.05);T1及T2时血浆Cor、ACTH和CRP含量P组均低于C组(P<0.05)。结论5μg/ml芬太尼复合0.15%罗哌卡因PEA可为上腹部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硬膜外超前镇痛较硬膜外术后镇痛能更有效地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
程平瑞董静毅黄政通郭秀仪黄芳梁健华何颖宜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超前镇痛应激反应芬太尼罗哌卡因
长托宁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前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长托宁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前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将40例腹腔镜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长托宁组(Ⅰ组,n=20)和阿托品组(Ⅱ组,n=20)选择气管内静吸全身麻醉,入室前已开放静脉。全麻诱导前静注长托宁0.01 mg/kg或阿托品0.01 mg/kg。记录注药前(基础值),注药后(5 min、15 min、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用药后1 h,2 h口腔分泌物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给药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患儿给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明显变化,II组给药后5 min、15 min、30 min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并且明显高于I组相应时点(P<0.05),两组SpO2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患儿用药后1 h均未发现口腔内分泌物,2 hⅠ组未发现口腔分泌物,II组有12例(60%)口腔内有不同程度的分泌物。结论长托宁作为麻醉前用药对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SpO2无明显影响,术前静注长托宁可有效抑制呼吸道和消化道腺体分泌,且作用时间长。
彭惠华黄芳林丽田
关键词:长托宁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
穴位水针辅助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研究穴位水针辅助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探讨其临床效果和对母婴的安全性。【方法】选取不接受分娩镇痛者50为例对照组(Ⅰ组)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者100例,随机分成硬膜外自控镇痛组(Ⅱ组)和穴位水针辅助硬膜外自控镇痛组(Ⅲ组),每给各约50例。镇痛组选择在临产后宫口扩张至活跃期(宫口开大2~3cm),Ⅱ组和Ⅲ组L2-3硬膜外椎间隙,先给2g/L罗哌卡因3mL作为试验剂量,5-10mL建立镇痛平面即T10以下。镇痛液为1.25g/L罗哌卡因(含芬太尼2μg/mL),采用韩国奥美电子泵,参数设定为PCA:2~3mL、锁定时间10min,4h最大限量为40mL。当宫口扩张至8~10cm时停泵,等待产妇自然分娩。Ⅲ组在硬膜外穿刺前先行穴位水针注射,参照姚天一等方法,在第5腰椎棘突划一纵行中线,左右旁开和由此点上下2cm为注射点,共6点,每点各皮内注射水0.5mL。记录3组的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统计两镇痛组的起效时间、总按压次数、用药量。【结果】两镇痛组的第二产程时间与Ⅰ组相比有所延长(P<0.05),剖宫产率Ⅰ组明显多于两镇痛组(P<0.01),胎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镇痛组起效时间、总按压次数、用药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水针可快速减轻部分产痛。
江伟航黄政通程平瑞董静毅黄芳陈翊梁伟华
关键词:分娩镇痛水针硬膜外自控镇痛起效时间自愿
纤维支气管镜清醒插管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的效果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FOB)清醒插管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的效果。方法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病人48例,年龄35~45岁,ASA均为Ⅰ级,Mallampati分级为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单纯表面麻醉组(L组)、表面麻醉+瑞芬太尼0.6μg/kg+咪达唑仑60μg/kg组(R1组)和表面麻醉+瑞芬太尼1.0μg/kg+咪达唑仑60μg/kg组(R2组),每组16例。3组病人均用1%地卡因行鼻腔、咽喉表面麻醉,R1组和R2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60μg/kg,3min后两组分别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6μg/kg、1.0μg/kg,1min后采用F1-10P型FOB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前(T0)、FOB进入鼻腔或咽腔即刻(T1)、挑起会咽进入声门即刻(T2)、插入气管导管即刻(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插管过程中有无躁动、呛咳、恶心等插管反应,术后随访插管过程中病人的知晓情况。结果与T0比较,L组T1、T2时MAP及HR明显升高,R2组T1和T2时SpO2下降,T1时HR明显降低,3组T3时MAP明显降低(P<0.05);与L组比较,R1组和R2组T1、T2时MAP降低,T1时HR降低(P<0.01);与R1组比较,R2组T1时HR降低,T1、T2时SpO2下降(P<0.05)。与L组比较,R1组呛咳、躁动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R2组各插管反应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与R1组比较,R2组躁动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表面麻醉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0μg/kg复合咪达唑仑60μg/kg可为病人FOB清醒插管提供良好的条件。
程平瑞江伟航董静毅黄芳黄雁梁健华
关键词:哌啶类咪达唑仑清醒镇静
布托啡诺复合曲马多用于乳腺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采用布托啡诺配伍曲马多与单独应用布托啡诺或曲马多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60例乳腺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曲马多组,B组为布托啡诺组,C组为曲马多配伍布托啡诺组,术毕拔管前各组分别静注氯诺昔康16mg作为负荷量,接奥美电子泵行PCA治疗。结果术后1h、4h、8h,A、B组VA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12h、24h、48hC组同A、B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A、B组恶心、呕吐、眩晕、嗜睡明显多于C组(P<0.05)。结论本研究三种方法中,C组具有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乳腺癌术后镇痛的好方法。
黄芳程平瑞彭惠华江伟航陈汝福
关键词:布托啡诺曲马多镇痛病人控制乳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