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茜茜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血吸虫
  • 6篇日本血吸虫
  • 6篇吸虫
  • 3篇凋亡
  • 3篇细胞
  • 3篇细胞凋亡
  • 2篇凋亡基因
  • 2篇诊断抗原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特异性IGG
  • 2篇重组蛋白
  • 2篇抗血吸虫
  • 2篇基因
  • 2篇BAD
  • 2篇促凋亡
  • 2篇促凋亡基因
  • 1篇凋亡诱导
  • 1篇凋亡诱导因子
  • 1篇血吸虫病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洪炀
  • 6篇傅志强
  • 6篇林矫矫
  • 6篇刘艳涛
  • 6篇马帅
  • 6篇马茜茜
  • 5篇陆珂
  • 5篇韩倩
  • 4篇王涛
  • 3篇曹晓丹
  • 3篇韩宏晓
  • 2篇李祥瑞
  • 2篇李浩
  • 2篇张祖航
  • 2篇吕超
  • 1篇韩艳辉
  • 1篇张旻

传媒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是由含日本血吸虫Vamp2基因的重组载体经表达而制得。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作为日本血吸虫诊断抗原的应用,以及该重组蛋白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血吸虫病的疫苗或药物中的应...
林矫矫傅志强韩倩曹晓丹洪炀陆珂刘艳涛马帅马茜茜陆看吕超王涛宰金丽贾秉光张祖航
日本血吸虫四跨膜孤儿受体(TOR)克隆及其第一个膜外区基因的表达被引量:3
2014年
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四跨膜孤儿受体(trispanning orphan receptors,TOR)受体可以结合补体C2a,可能在血吸虫免疫逃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日本血吸虫TOR受体的特性和功能,利用PCR扩增到Sj TOR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克隆了Sj TOR基因N端第一个膜外区(ed1)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 ET-28a-Sj TOR-ed1,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后用组蛋白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Sj TOR-ed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 Sj TOR-ed1能被日本血吸虫阳性小鼠血清识别。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日本血吸虫TOR受体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马帅韩艳辉洪炀张旻曹晓丹韩倩刘艳涛陆看马茜茜陆珂贾秉光林矫矫傅志强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BLOT
日本血吸虫凋亡诱导因子SjAIF功能区片段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5年
目的克隆表达日本血吸虫凋亡诱导因子(SjAIF)功能区片段,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日本血吸虫凋亡诱导因子的功能区片段,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并诱导其表达,实时定量PCR分析其在不同发育时期童虫和成虫的转录水平,通过Western-blot和间接ELISA法分析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应用免疫组化分析该蛋白在虫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克隆了SjAIF功能区片段,大小为831bp。成功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jAIF,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重组蛋白分子量35kD。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SjAIF基因在童虫和成虫的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转录,其中7d^21d虫体表达量较低,42d和28d虫体表达量较高,雌虫表达量高于雄虫。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后诱导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该蛋白主要存在于日本血吸虫体被,少部分分布于实质组织中。结论成功表达了SjAIF基因的功能区片段,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提供了基础。
陆看韩宏晓洪炀马茜茜刘艳涛韩倩马帅傅志强林矫矫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细胞凋亡凋亡诱导因子
日本血吸虫促凋亡基因SjBAD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日本血吸虫促凋亡基因Sj BAD的生物学、免疫学和转录表达特征,评估Sj BAD重组蛋白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的潜力。方法根据Sj BAD的参考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Sj BAD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Sj BAD。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Sj BAD基因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期及42 d雌、雄虫体内的转录水平;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法分析Sj BAD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用重组抗原Sj BAD免疫BALB/c小鼠,通过计算减虫率及肝脏减卵率,评估重组抗原作为血吸虫病候选疫苗分子的潜力。结果成功克隆了日本血吸虫Sj BAD基因,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Sj BAD,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22 k Da。Western blotting表明Sj BAD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间接ELISA法检测表明重组蛋白免疫小鼠产生了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Ig G。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Sj BAD基因在日本血吸虫的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转录,以14 d表达量最高,且在雄虫体内的表达量高于雌虫。两次动物免疫试验表明,重组蛋白Sj BAD在BALB/c小鼠体内诱导了30.82%和27.87%的减虫率,及42.52%和45.84%的肝脏虫卵减少率,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了日本血吸虫促凋亡相关基因Sj BAD,该基因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期虫体内均有表达。纯化的重组Sj BAD蛋白在小鼠体内能诱导产生部分抗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马茜茜洪炀韩宏晓陆看马帅王涛刘艳涛韩倩傅志强陆珂李浩李祥瑞林矫矫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细胞凋亡BAD
日本血吸虫促凋亡基因SjBAD真核表达及其功能研究
2015年
根据日本血吸虫促凋亡基因SjB AD的参考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SjB AD,选用pcD NA3.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pcDNA3.1(+)-SjB AD,并将其转染到293T细胞内,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SjB AD在转染入293T细胞培养不同时期后的转录水平;利用细胞流式术检测pcD NA3.1(+)-SjB AD转染入293T细胞后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成功克隆、表达了日本血吸虫SjB AD基因,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 NA3.1(+)-SjB AD,并将其转染入293T细胞内,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SjB AD在转染入293T细胞培养36h后转录水平最高。利用细胞流式术检测pcD NA3.1(+)-SjB AD转染入293T细胞后可以引起细胞凋亡。本文为研究线粒体细胞凋亡通路和血吸虫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
马茜茜洪炀韩宏晓陆看马帅王涛刘艳涛韩倩傅志强陆珂李浩李祥瑞林矫矫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真核细胞凋亡BAD
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是由含日本血吸虫Vamp2基因的重组载体经表达而制得。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作为日本血吸虫诊断抗原的应用,以及该重组蛋白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血吸虫病的疫苗或药物中的应...
林矫矫傅志强韩倩曹晓丹洪炀陆珂刘艳涛马帅马茜茜陆看吕超王涛宰金丽贾秉光张祖航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